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成功

記得在洛杉磯時,我與一幫喜劇演員情投意合,他們像我一樣,都在努力奮斗,想在喜劇舞臺上出人頭地。我在那里努力學習一切我可以學習到的東西,在世界上最富于競爭性的市場上摸爬滾打。那是1985年,喜劇就是新的搖滾樂:成功意味著財富、榮耀以及出入城中任何一家賓館的能力,外加上豪華車、漂亮女人以及貝弗利山上富麗堂皇的公寓。這就是我們夢想的回報,人人都企求得到的福果。

我在那里工作了六個月,逐步接近了俱樂部的圈子,盡管還沒有人為我付酬,但至少我在周末有事可做。這里常常有被發現蹬機遇,那種我們人人都會抓住不放的機遇。當然了,幾乎從來都沒有人被發現。因此,對我們這幫人來說,每場演出之后,通常的事情就是去某家酒吧消磨掉我們回家前的時光;回家的路上,我們則針對某些喜劇演員比較好的表演作出批評性的剖析。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當我與另外一幫喜劇演員一起坐在徹夜營業的熟食店里,專心于我們喜愛的話題時——我開始注意到,幾乎想都不想,我們就習慣性地把我們所討論的演員分作兩種明顯的類型:一種是甚至還沒有我們做得好的演員。我們認為,他們都有一定的才能,但幾乎從來沒有什么機會將自己的才能展現出來從而使自己成為一流演員;另一類是明顯地比我們更為成功的演員,我們往往把他們歸類為“幸運兒”。

我們認為,“幸運”是成功中壓倒一切的、決定性的因素,它說不定會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突然降臨到我們的頭上。我們都希望有某種東西將我們推向事業的巔峰,渴望著“幸運”會使我們出類拔萃。但我們對成功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實際上,成功者對“成功”從來都不只是希望,而是相信。這就是差異——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異。

自那天晚上之后,很多不同尋常的體驗使我徹底改變了對自己和自己的潛力的看法。隨后,在經商時與客戶的聚會中,我還多聰聽到與我1985年在洛杉磯時碰上的那些談話相類似的種種看法。在隨后的商業交往過程中——我還多次聽到與我們1985年在洛杉磯時那些談話相類似的種種看法。

我敢肯定,成功不是幸運不幸運的問題:幸運是游移不定的機會,而成功則是靠設計。

“成功靠的是幸運。”如果你想得到這種說法的例證,去請教失敗者好了。

——厄爾·威爾遜

如果說成功是設計出來的,那么“藍圖”在哪?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成功意味著什么。如果問你最想從生活中得到什么,你如何回答?

金錢、名聲和自由,這是從個人的角度說;正像很多公司希望得到利益、發展與承認那樣。

但是金錢本身會使你成功嗎?當然不能,否則的話,中獎、搶劫銀行或是繼承大筆遺產自然也會被認為是巨大的成功。如何看待名聲?歷史證明名聲并不是成功或幸福的保證,它至多意味著對個人自由的追求與實現罷了。

我認為這個問題另有答案,成功最好的定義是你在個人生活與事業兩個方面逐步實現你的目標。財富、名聲等等只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副產品。

問一下成功者從生活中要得到什么,回答不會含糊不清,他們會清楚地告訴你成功意味著什么,他們要達到并仍在追求的目標是什么。這種目標不會是在銀行中存一筆錢或某種普通的歡樂,實現這種非同尋常的目標會使人心靈得到寬慰與滿足。

明確目標的能力是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者與你我一樣面臨著同樣的機遇和挫折,使成功者長期立于不敗之地的,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他們對待問題的態度,這是任何一個人在生活中都要牢牢把握好的兩個重要問題。

成功不是幸運而是謀略。成功者并沒有被給予多于常人的機遇,他們創造了機遇,淡化了挫折,把挫折看成是偽裝的機遇和走向成功的必要鋪墊。

無論你對未來有什么夢想,只要它們是在可能的范圍之內,它們也就在實現的范圍之內。但目標的實現并不是閱讀某本書(甚至是這本書)的結果——別指望某本書為你解譯密碼或是為你提供致富捷徑的方案——因為如果你真的想在生活中走向成功和幸福,你就需要下定決心,樹立堅強的自我信念,滿腔熱情、心無旁騖地去實現你的追求。

成功者很會生活,笑口常開,愛人愛己。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1894)

幸運并不一定屬于你,但看問題的方式與對待問題的態度取決于你。

你的成功是你的責任,不是別人的責任。當我第一次開始我的培訓工作時,約見一個未來的培訓對象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我幾乎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忘了它吧。”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大多數的公司要么認為培訓是浪費時間,要么就是它們有自己相當滿意的人選。這樣,當一個未來的培訓對象最終要求我作出成立培訓小組的正式計劃時,我原來那種欣喜若狂的勁頭一下子沒了。問題是,盡管我有建立培訓小組的一套設想,但我沒有建立培訓小組的經驗,不太明白如何去設立一套有效的小組培訓課程。

這時,一個朋友幫我與在郝里福德城的SAS(英國特種航空隊)的一位前教練取得了聯系。在建立小組方面,真是難以想像還會有誰能比他講得更好。我從他和他的小組那里學到的東西是一種新的發現。SAS的基本信條是耐力、毅力和個人的責任感。我在郝里福德城遇到的教練們告訴我,凡是在體能訓練選拔課程中被淘汰的應征者最終都會失敗。這或是因為他們沒有準備,或是出于更簡單的理由:他們自己選擇了放棄。當你放棄時,你就只有失敗了:這是SAS哲學不斷強調的要旨。教練們說,通過了體能選拔的人比沒通過的人所受的苦楚并不少:肺部同樣灼熱、腳上同樣創痛、肌肉同樣扭傷。不同的只是,通過者發現,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毅力進一步加強了;他們不責備別人,或是指望某個寬宏大量的教練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也不為失敗尋找借口,他們做好了準備,下定了決心,為自己的成功盡了職責。

有些人做大事,有些人看人做大事,還有一些人驚奇于別人做的大事。

——佚名

我還了解到,在進行體能選拔的第三天,遠在真正的嚴峻時刻開始之前,教練們就能看出誰能最終通過。他們在此覺察到的東西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我們都遇到過某些很有個性的人,魅力、領袖才能、強烈的自信使他們出類拔萃,他們以人格的力量吸引著別人,使一切事情變得輕松容易。他們有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良好感覺,我們可以像SAS的教練挑選體能過關者那樣輕松地將他們挑選出來。

他們的共同之處表現為,他們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設想,并有實現這種設想的計劃以及不可動搖的信心。我們常人大多都有一定的能力,但卻不知道怎樣去施展自己的能力。生活在塑造著我們形象的同時又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態度,我們對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逐漸變得只敢夢想而不敢奢望。但實際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都是天生的贏家,如果我們真的渴望成功,就要重新回到我們心靈的深處。

當有準備的頭腦遇上機會

求取成功是你的職責,與運氣無關。機會在你成功的道路上并不起多大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你對機會的洞察力,以及抓住機會,實現目標的能力。因為只有當你一心致力于你的目標時,才能把握好命運給你的機會。

有準備的頭腦遇上機會,這就叫幸運。

——塞內加

羅馬演說家與作家

讓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決定去一個氣候宜人的地方度短假,你第一步要做什么?選擇你要去的地方和時間,這是需要你明確決定的事情。當然了,你可以把這個問題留給“機會”去解決。心血來潮時,你就跳上車,根本就不想什么目的地,但在第一個十字路口是向左還是向右轉彎的問題,很快就會浪費掉你一整天的時間。

計劃好了時間和地點之后,就要考慮怎么去的問題。你設計路線、買地圖、制定一個替補方案、預算一下費用。你可能有機會找到住處,多給自己留點余地,你得在你的預算之內了解所有你要去的地方。實際上,在你走之前,你基本上不用考慮什么碰巧的事。正是因為你把這些都計劃好了,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靈活自如。舉個例子說,你正在路上,感到餓了,忽然碰上一家你不知道的不錯的飯館,它又恰好在去目的地的途中,你便可以享受這家飯館為你提供的便利。

只是當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我們才能享受偶然的機會帶來的好處,也只有此時才能發現緣分為我們提供的機會。換言之,如果你在生活中不知道明確的長期目標而只是在尋找好運,那么,大概可以說,即使碰上了機會,你也不會知道的。

機會經過時,一刻不停留。

——佚名

18歲那年,我獨自沿途搭車在歐洲旅行。在為期六周的歷險中,我常常受到人們的熱情款待。有一次在意大利,司機忽然很奇怪地停下來要我下車,那大約是晚上十點,我孤獨地站在通向米蘭的高速公路上。沒人會在這里停下車來,因此我向遠處的燈光走去。不一會兒我來到一個小村莊,那里的人們正坐在長長的桌子旁吃喝著,很快我就受到了歡迎,食物與飲料擺在我的面前。沒人會講英語,我也不會講意大利語,但我記得那真是一段愉快的時光。晚上,人們為我安排了床鋪。清晨醒來后,早點已經做好,我離開村莊時,很多前一天晚上相識的當地人為我送行。還有一次,當我生病時有個醫生為我免費開了藥方。整個旅途中我遇到了很多使我大大受益的好運氣。機運常常伴隨著挑戰,有時甚至是危險,但我能很快認識到自己的處境,并采取適當的行動來避免麻煩。我認識到我的經歷本身并不是簡單的好或壞,關鍵是將它們放到整個旅行背景之中的能力。機會來時便緊緊抓住并加以利用,危險來時要竭力避免。這兩種類型的反應關涉到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問題。

機會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機會的把握。在開始實施某個特定的計劃之前,我們對結果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想法,但一切并沒有保證。有個美國人在生活中經歷了巨大的創傷,兩次幾乎致命的事故給他留下嚴重的創傷,只能生活在輪椅上。他因此二次失業,但他卻致力于第三次創業的活動之中,并取得了成功。當被問及成功的秘密時,他只是簡單地說道:“重要的不是你在生活中的遭遇,而是你怎樣對待它。”

如果你尋求的成功只是依賴于幸運,我祝愿你有好運,因為你得長時間地等待。

我是最好的

你認識到的你就是你將成就的你在1960年出版的經典著作《心理控制論》中,馬克思韋爾·馬爾茨描述了他在加利福尼亞做整形外科醫生時接待美容者的經歷:有個漂亮女孩想把臉上一個小小的瑕疵去掉,她發現那瑕疵不雅觀,因此感到自己不迷人。看到她不愿多聽解釋,他便同意為她美容。此時,他碰巧注意到女孩的男朋友,一個缺乏魅力的矮個子,臉上有個丑陋的痣。當醫生說他可以為他消掉時,那人卻大惑不解地說:“我的面部沒什么毛病。”

那人覺得自我強有力的形象很吸引人,這自然會影響到他的行動以及商業經營的方式,更關鍵的是他認識自我的方式,這使他成就了他自己。而他的女朋友則正好相反,盡管很漂亮,但她對自己的容貌沒有真正的自信,小小的瑕疵在她的心里成了大事,強化了她內在的信念:她不吸引人。

自我形象在本質上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直接關系到你事業成功的潛在可能性。

拿小孩子學習走路來做個例子。一般來說,小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前,要經歷240次以上的失敗,大概是本能在告訴他說:“不要放棄,因為你放棄時,你就只能失敗了。”

這里的情形是,跌倒的小孩子自己爬了起來,運用他學到并儲存于大腦之中的不斷反復的信息,自動加以調整,以便糾正他腦子里形成的走路的形象。他學習、吸納并成功的能力與生俱來,不可戰勝,不管跌倒多少次,他能學會走路的自我信念堅不可摧。他不會喪氣,遇到挫折時不會認為自己就是失敗者,他在潛意識里知道他能從失敗中走向成功。

成年之后,對內在潛力的天生信念在大多數人那里都萎縮了,但是有趣的是,凡成功者都有堅定不移的自我信念,他們絲毫也不懷疑自己能實現目標。這樣的人把跌倒與失敗的過程當作走向成功的組成部分,毫不氣餒。這種接受失敗的能力并不表明你實現了自我,但卻是實現自我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96%的四歲兒童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我信念,他們相信世界受他們的支配:他們能成為宇航員、芭蕾舞女明星、醫生、牛仔、舵手等等他們想成為的角色。他們充滿幻想的游戲清楚地表明他們能夠夢想成真。這項研究的驚人之處是,18歲時只有不足5%的人還有著良好的自我信念。他們總是被告知:“你不能唱歌,你真笨,傻瓜,你以為你是誰?你永遠不會成功。”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我們的自我信念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一天天在減少。無論是老師說我們沒能力獲得好成績,還是家長認為我們很笨,甚至是朋友好意地說我們的烹飪技術很成問題,這些都會被儲存于我們的潛意識里,腐蝕著我們本真的自我信念,并使我們的信念發生懷疑與動搖。問題是,如果你的自我信念不強,你便總會尋找證據來反思并驗證它。如果你相信自己不會做飯,你又處于不得不做飯的境地之中時,問題便出現了。你在瞬間里的第一反應就是:“我知道自己不會做飯。”這與你通常的自我信念完全吻合了。在你的潛意識里,你就是一個不會做飯的人,這就是你自己了,你總會尋找證據來加強你的這種信念。

如果你認為你能成功或是認為自己不能成功,通常情況下你都是正確的。

——亨利·福特(1863—1947)

堅強的自我信念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在被問及英國特種航空隊所取得的最偉大的業績是什么時,該隊前教練為我提供了幾種選擇:伊朗大使館拯救行動,在福克蘭島和海灣戰爭中的貢獻。我對此不敢茍同,我告訴他我個人的看法:這個團體最大的貢獻是它本身的創建并自我命名為特種航空隊——它自認為是特殊的,更重要的是,連它的敵人也認為它是特殊的。這種特殊感因為選撥過程的嚴厲而進一步加強了,教練們不斷提及SAS的輝煌業績也加強了其成員的精英意識。有了這種堅定的信念,不難想像其成員的自信心。

同樣,企業界也有這樣的公司,它們塑造了一種堅強有力、無往不勝的形象,即使在最困難的境遇中也能挺過來。任何一家公司有了這種自信,再加上以往的成功感、堅強而有眼光的領導班子,它便不僅能夠制定出,而且也能夠實現看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本田公司在1959年為自己制定了這樣的一個目標,30年之后成為美國汽車行業中的主角。這看上去是個愚蠢的計劃:美國的制造商在當時實際上壟斷了本國的汽車銷售業,外國的制造商在這種奢侈品市場上基本沒有什么競爭力。然而,本田卻在它估算的時間內實現了預定的目標。

當加利福尼亞立法機關決定提出一項議案,規定轎車必須配置不超過50公里一加侖的低耗油量發動機時,美國汽車工業界的反應是力圖推翻這項議案。他們投入上百萬元的資金舉行抗議活動,雇用華盛頓的說客為他們說情。相反,本田公司的反應卻不一樣,他們接受挑戰,盡管他們在這種技術革新方面沒有什么真正的準備,他們仍聲明要制造這種發動機。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這確實是有關毅力、創造性和專心致志的動人故事。本田最終戰勝了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制造出目前仍在批量生產的技術上最為先進的發動機,這就是本田VTEC。

他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

——維吉爾

羅馬詩人

笨人標簽

自信,確立目標,實現目標的決心和毅力,有時也被人說成是“命運”。人們談到命運時,常常把它當作一個近乎神秘的詞語,意味著命中注定了一切,成功由無形的力量控制著。20世紀很多成功的人物也有某種命運感,盡管他們沒有什么人是命中注定要成功。

我崇拜的高爾夫球手塞夫·巴萊斯特羅斯,22歲贏得1979年全英公開賽冠軍時說,勝利屬于他的命運。實際上,像每一個達到事業巔峰的偉大的運動員一樣,他一直堅信,無論怎樣,總有一天他會取得成功的。

我們稱之為命運的東西,我覺得是極為明確的目標的結果,這種目標是我們每一個人追求成功的驅動力。雖然不能證明這一點,但我認為沒有一個溫布爾登或英國足協杯的冠軍得主不是從童年時代起就想到了他最終要到達的頂點的。不可否認,某些天才人物有時會將他們取得的重大成功歸之于幸運或競技狀態的超常發揮,但深入地挖掘一下,你就會發現他們那遠大的理想無意中已為他們種下了成功的種子。他們也許會把它說成是“命”或是“命運”,但我認為還是蕭伯納說得好:“人們常常埋怨自己的環境不好,而我是不相信環境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都是在成長中尋找著自己所想要的環境,如果找不到,就要自己創造。”這種人注定能成大事。我不相信人的未來都是固定好了的,決定我們未來的是我們現在的行動。

我們的命運大多由我們所確定的目標所決定。你想成就偉大的事業,還是已經不再向往什么以免失望?

凡事都可做,夢想皆成真,開始吧。勇氣中蘊藏著天才、力量和奇跡。

——歌德(1749—1832)

德國詩人、戲劇家、小說家和科學家

事情搞糟時,很多人都以下面的話來表達他們的失望情緒:“我知道這事會發生的。”語氣中堅信自己的運氣不好,或是愚蠢,或是注定不可能成功,“我為什么總是這樣不幸?”他們認為問題的要害是,命運一次次地證明他們的運氣不好,總是不好,因此他們安于現狀了。但事實上是他們創造了自己命運不幸的強大信念,因此對他們來說,任何事情都會進一步加強這種信念。他們把自己的體驗儲存于下意識里,不斷加強著他們那可憐的自我信念。另一方面,當他們有好運時,他們又覺得好運與自己一貫不成功的形象極不協調,因而不去慎重地對待它,以避免它與自我信念的沖突。

我記得在與一個事業上取得極大成功的商人的談話中,他認為自己很笨,小時候就經常磕磕碰碰、丟三拉四的。我認為,他與你我小時候的情況沒有什么不同,惟一的差別可能是每次他丟失或是碰撞了什么東西時,他的父母就說他是個笨孩子。然而與此同時他又自豪地告訴我他作為一個飛行員和攀巖運動員所取得的成就。飛行與攀登無疑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相當的團體協作精神。業余活動中他很有成績,而在社會環境中他依然認為自己很笨。只是在向他指明這種差異時,他才最終拋棄了這么多年來一直掛在他脖子上的笨人標簽。如果你有意或無意地認為自己笨、丑陋、無法成功、與社會格格不入,那么,這種潛意識便會蓄意破壞或有意排除掉與你的自我信念相對立的任何信息。正是這種自我信念決定著你如何對待成功道路上的障礙。

永不放棄

對待挫折的兩種態度個人與事業同樣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如果我們對于要實現的目標有堅定的信仰和不斷向前的決心,那么,我們便能戰勝逆境。如果能夠樹立起一種“永不放棄”的個人哲學觀,那么,我們便會把挫折僅僅看成是我們要越過的障礙,看成是對我們的智慧的挑戰。相反,如果缺乏這種堅強的力量,挫折就會變成摧毀我們自我信念的工具,變成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不可逾越的難關。

持消極態度的個人或公司甚至會將很小的挫折都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與缺乏明確目標的問題聯系在一起,常常導致人們把大量時間與精力浪費在大驚小怪上,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是超越了常規,并作出機械性的反應。

本田開發新型節能發動機與加利福尼亞立法的故事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本田沒有把這個立法看成一個重要挫折,而是把它當成是一個機會。盡管不知道怎么去做這種發動機,但他們堅信自己能夠成功。相反,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則一直把它看成是又一個破壞商業的提案,不是去解決它所提出的問題,而是要改變立法。這是對待同一個問題的兩種明顯不同的態度,一個是富有遠見并最終取得成功的態度,另一個則是軟弱并處于被動的態度。

成功者恰如其分地看待挫折。他們認識到有些事情是他們所無法控制的,如銀行利率、天氣、同行的可靠性等等,為此,他們采取接受、適應的態度,以使自己的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

我們大多數人把挫折當作不能實現既定目標的借口:“我的合伙人攜款潛逃了”,“銀行要求退還貸款”,“我們的主要供應商破產了”,這類因種種緣故而迫使我們屈服的挫折不勝枚舉。然而實際上,是我們自己放棄了,拿拳擊來作個比喻的話,我們所缺乏的是一種能力:在被擊倒之后十秒鐘內站起來,清醒我們的頭腦,集中我們的注意力,繼續去實現我們既定的目標。

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

最持久的感情

與使命感有關戰勝挫折,走向成功,不僅要求你有堅定的自信和明確的目標,它還要求你有某種使命感。使命感類似于決心,只不過決心可能會是一時的沖動,而使命感則是內在的堅定意志,它能經受住各種環境變化的考驗。作為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看不見摸不著,易于流于口頭而不落于實際,更可怕的是,在一定的情形下,它在本質上又特別容易變成一種偽裝。

不妨設想一下這類情形。工作中要實行一項新的計劃或是某種培訓方案,資方溫和地請求或是強行命令其職員對于新方針的貫徹執行要有一種使命感,當然了,表面上大家是同舟共濟,可實際上呢?

有時我們會懷著崇高的意愿,下定決心改變生活中慣常存在著的、應該改變的東西,比如體重或是健康,我們買了書,加入了體操隊,從事一切我們認為是必須開始的活動。接下來的通常的情形會是怎樣?我想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不去貫徹執行,好的想法無異于一個好的夢想。

——愛默生(1803—1882)

美國散文家,詩人

這次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了,你真的要去做了,情況將會不同于以往。你下定了決心,不惜血本買下了高級的熱量消耗自動計量機,買了大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甚至加入了體操隊,買好了讓你能充分發揮效率的名牌運動衣,你極其投入。

清晨早早起床,來上一碗燕麥粥,外加半杯葡萄酒和一杯玫瑰茶。隨后,你完成了體操隊規定的活動,感覺良好地回到了家里。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效果并不理想。你感到熱情開始減退,起初還不明顯,但幾周過后你的意志便消磨得差不多了。到最后,你實在不愿再折騰自己了,于是,你的飲食起居習慣便又依然故我。你的努力的每一次失敗,都會在你心靈深處進一步加深未來可能還會失敗的想法。

最終的結果是一切努力都失敗了——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期待著失敗,不管我們內心是否愿意承認。真正的使命感實際上是渴望。有人曾說,感恩圖報是一種生命力最短的感情,我想此話不假,并且認為熱情與此也相差無幾。熱情在團體項目比賽中能激發出極大的能量,但它無法取代使命感。設想一下你在一場事故中受了傷,來到醫院后,你發現有兩位醫生等在那里,一位很熱情,另一位很有使命感,你喜歡誰給你治病?

當你獻身于某一目標時,你必須百分之百地相信你能實現這一目標。使命感只有兩種趨向,要么是執著,要么是放棄,兩者之外沒有其他,你不可能既對某一事業有一定的獻身精神,同時又有其他的想法。正是成功者心目中強烈的獻身精神使他們永不放棄,使他們身處逆境卻不失信念和毅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最終能取得成功。

考察一下自己熱衷的事情或對你的親人及你愛的人的獻身精神,想像一下當他們身處逆境時如何幫助他們——那是一種堅強的感情。成功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感情和獻身精神。

你的生活取決于你,生活提供的是畫布,在畫布上作畫的是你。

——佚名

退縮并不安全

與勇敢不同的東西除了真正的使命感之外,成功還需要膽識。我們常常將膽識與勇敢聯系在一起,盡管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勇敢可能更多地表現為生活處于危險境地時而自然產生的非同尋常的個人反應。這種勇敢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是永遠都無法加以驗明的東西,相反,膽識則是我們人人具有、每天都要用到的一種品質,認識到這一點并付諸行動,我們就能有很大的進步。

膽識是一種能力,它幫助我們去做某種說不清什么原因使們在本能上感到害怕的事情,它可能是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到的東西,比如,害怕被人嘲笑,害怕失敗,害怕意想不到的變化,或是其他什么使我們內心里想要退縮的事情。我們之所以退縮,是因為只有在退縮之后,我們才感到安全。如此一來,盡管我們得到的不是我們內心里期待的東西,但它至少是令我們感到舒適并為我們所熟悉的事物。

然而當我們對周圍的一切熟視無睹時,周圍的一切卻在發生著飛速的變化。我們越來越感到自己不合時宜,這進一步強化了生活中的障礙,使我們心甘情愿地任憑事情自己發展。只有對成功充滿自信和激情,并總結經驗、戰勝恐懼時,成功才會出現。

只有敢于面臨巨大失敗的人才能取得巨大成功。

——羅伯特·F·肯尼迪(1925—1968)

就像一個人坐在飛蕩著的高空秋千上的情形一樣,他不敢松手,不敢去開始他要表演的雜技藝術的第一步。因為只要他抓緊了,他就是安全的,直到最后,他疲倦了,秋千也不再晃動了,他降落到安全網上。相反,夢想成為新星的雜技演員,盡管也害怕松手,但卻相信事情的可為性,因為即使最壞的事情發生了,她也會落在安全網上,并從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與此相似為了到達目的地,我們常常要運用自己的膽識去發現我們目前的處境,無所畏懼,并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開展業務、開拓處女地或是單純地學習一項新的技術,都需要我們的膽識,膽識來源于堅強的信念:不僅可以取得成功,而且有保障取得成功。

對于以成功為目的的人來說,害怕的不是失敗,而是自己的生活沒有充分實現,以及對于他們沒有去做想要做的事情的后悔。

生命結束時,我們不會后悔我們沒做成功的事情,我們后悔的是我們盼望著去做卻從沒有去做的事情。

假設你現在要開始你自己的業務,你在臥室里安上了傳真機,印好了你的信箋信封,分發了很多小傳單,向潛在的客戶送出了上百封的信函。但一切都是白費功夫。于是你決定把與客戶見面當作下一個步驟,無事先接觸或任何緣由而徑自給潛在的客戶打電話。問題是你雖然努力去試驗了,但你卻干不成事,因為每次打電話你都是半途而廢。即使你遇到了成功的機會,也會特別緊張,說話不得要領,為自己冒昧的電話而抱歉,無法獲得見面的機會。為什么?因為對被人拒絕、被人瞧不起的恐懼使我們退縮。想像中的失敗感超出了想像中的成功感。奇怪的是,克服這種恐懼心理所需要的膽識與個人英雄主義沒什么兩樣,它需要毅力,確定的目標,對成功的堅定信念,并一心致力于目標,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不放棄。

當你對打這類電話感到極為恐懼時,每天先打5個,然后換成20個,再下去是一天50個,直到你解除了自己的心理限制,這時你便會發現給客戶打電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生活中要戰勝的最主要的恐懼是對失敗本身的恐懼。失敗既然已經發生,就要從中吸取教訓,失敗并不能證明你總是要走向失敗。現代最偉大的高爾夫球手杰克·尼克洛,對一個從事這項活動的青年職業球手說,他永遠不會忘記,他失敗的次數遠遠超出成功的次數。

我們必須懂得,失敗是進步曲線的一個組成部分:失敗只是意味著我們做的不對,無論我們做的是什么事。考察一下成功的美國推銷員,高銷售額的推銷員的一個共同之處是,只是在有了六七次接觸之后,他們才開始與人約見并賣出產品;這些推銷員并不是什么幸運者,他們只是具備了充分的信心與膽識,戰勝了被人拒絕的恐懼心理。

如何發現自己的膽識?答案很簡單。一心致力于自己的目標,把通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看成是必要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做令你恐懼的事,恐懼必死無疑。

——R.W.愛默生

真正的信念

前文說到自我形象的重要性。我們人人都有一個自我形象,大家都清楚某人是一個“假貨”時會是什么情形,世上弄虛作假的人都不可能長期掩飾他可憐的自我形象。

你在公司和個人(更為重要)兩方面的信念代表著你最基本的價值觀,它支配著你如何對待問題,對處境做何種反應,它指導著你的行為的方方面面。

這種基本的價值觀就好像是你身上的DNA一樣,不管從你身體的哪個部分采樣檢查,其所包含的信息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是這種信息為你的身體構成提供了模型圖。類似地,你的基本價值觀也指導著你的行為的各個方面,使其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因此,只要你絕對地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基本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堅強的信念本身可以演化成一種系統,這種系統可以使人取得看來不可能的成就,能使人戰勝恐懼、嘲笑、艱難甚至是疼痛,能使人擺脫困難與挫折。

但是堅強的自我信念系統并不是模糊的生活目標,比如什么“我想開展自己的業務但我不知道這業務將是什么……”或“我希望幸運能將降到我的頭上,使我能長一級工資……”或“我企盼著能看到有什么好事發生……”

如果你的列車行進在錯誤的軌道上,那么你到達的每一個車站都是錯誤的。

——伯納德·馬拉默德(1914—1986)

美國小說家

我們真正的信念不是某種愿望的實現,而是相信我們所確立的目標已經存在于未來,百分之百地肯定能取得成功,而失敗只不過是生活賦予你的學習經驗,你將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勿須猶豫不定或是弄虛作假。你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在生活中有著明確目標的人,你的基本信仰不僅是你行動的基礎,而且占據著你的心靈,你如何思維直接影響著你如何行動、如何生活。

通過監獄的欄桿,兩個人觀望著,一個看到的是泥土,另一個看到的是星光。

——弗雷德里克·蘭布里奇(1849—1923)

恐懼是一個黑暗的房間

無論我們的決心與信仰多么堅定,也不論我們的勇氣多么堅強,它們都是用來幫助我們理解恐懼心理的。恐懼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它能使我們注意到未來的挑戰,為我們敲響采取行動的警鐘。恐懼反應是我們對極度的危險性保持警覺的本能,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常常是有危險但又不是極度危險的處境,在這種處境中,我們產生了各種不同程度的恐懼,從常見的憂郁癥到焦慮不安、恐慌以及極度的緊張。心理上的恐懼表現于身體,會使心跳加速,手掌出汗,胃感到惡心,正是因恐懼而產生的這類情緒反應使我們退縮。

商業中,對失敗和變化的恐懼是阻礙人們前行的兩個最常見的因素。而人們迫于生存又不得不改變或進行變革,有趣的是,有多少企業在做出這種變化抉擇之前已經失敗了。

我認為恐懼大多基于人們的想像中發生的事件。據說恐懼是一個黑暗的房間,從中滋生著消極不良的東西,它是幻想成真(False Expectation Appearing Real)的首字母縮寫詞。但是無論如何,令我們感到恐懼的事并不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而是我們相信很可能發生的事。后文我們還將較為詳盡地考察這個問題。但現在還是想一想你在因恐懼而導致的消極處境中所浪費掉的時間與精力吧,想像一下,你若是將同樣的時間與精力運用于對成功結果的思考,情形會有多么大的不同。

你生活中的幸福依賴于你思想的品質。

——馬克·安東尼(公元86—161)

有個故事講的是本世紀30年代中國監獄中的一個囚犯,庭審后一周,被判處死刑。看守嚴密地監視著他,以防他有什么不測,不能執行公開槍決。但每當他們視察他的單人牢房時,都發現他很高興:寫信,唱歌,并樂于與他們開玩笑。他們覺得他瘋了,一天天過去了,他的行為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在對他行刑那一天,看守給他送去了最后一頓飯,其中的一個看守再也忍不住了,他問那囚犯,知道自己就要死了,為什么還這樣高興。他回答說:“我現在活著,未來無論如何都是要到來的,所以我只管享受現在。”

問問你自己,害怕什么,為什么害怕。我現在談論的不是恐怖癥,恐怖癥根源于童年時代所受的創傷,不過即便是恐怖癥患者,他們面臨危險時也能戰勝恐懼。我現在談論的是那些你相信在未來會發生的“事件”,事實上,你越是確切相信它們的不可避免性,它們便會越來越強烈地在你的腦海中形成未來的真實事件,并且,一旦你過分強烈地相信,它多半便會發生。

說到商業,我知道,對大多數公司來說,冒險地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其結果可能會是破產。然而,根據我的經驗,當某項決定固有的危險將要來臨時,問題早已存在了即使不是幾年,也是幾個月了。可是,恐懼把他們折磨得越來越縮手縮腳,決策者不是去勇敢地面臨挑戰,而是去籌劃貸款,召集顧問會和預測會。

恐懼使我們陷入過去而不能自撥:很奇怪我們與朋友和同事在一起時常常幸福地回憶“過去那美好的時光”,那時的一切都更安全。當然如此,過去總是要比現在更為穩定,它不再發生變化。當我們回想過去時,我們總是要選擇愉快的經歷,但是對于未來,我們卻不會覺得如此的開懷與好玩了。沉思一下在個人生活和事業兩個方面我們為什么遲遲不能做出積極變化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在固守著延緩者的座右銘:“明年再做吧”。同時,我們停留在原地不動,因為與想像中等著我們去做的事情相比,過去是個相當安全的港灣。

應當切記的是,你擔憂未來將要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它看上去顯得多么真實,但實際上并沒有發生。認識到恐懼的虛幻本質并擺脫恐懼,想像成功的結果并以之取代恐懼,努力使這種新的未來變成真實。

找到動力

某天晚上,有個人下了夜班之后,決定抄近道穿過一片墓地回家。雨下得很大,還刮著風,黑喑中他忽然掉進了一個新掘的墓穴中。重重地摔下去之后,他渾身都濕透了,并沾滿了泥漿,他對自己的不幸感到非常惱火。他身體很棒,決定從墓穴中上來。他試著跳了幾次,發現不行;接著,他想借著跑幾步的慣力沖上來,結果依然不行。最后他想試著爬上去,但墓穴的四壁都是黏土,抓不住。最后,他只好決定蜷作一團蹲在一個角落,盡力保持著自己身上的熱量,天亮后喊人幫助。他慢慢靜下心來,不經意間睡著了。

湊巧,20分鐘后,另一個下了夜班的人也走同樣的近道,跌進了同一個墓穴。他也先是想跳出去,而后是爬上去,也都沒有成功,他折騰了大約15分鐘想擺脫困境,但都是徒勞。他感到精疲力盡,但在黑暗的雨夜之中,他忽然聽到來自墓穴某個角落中不祥的聲音:“你永遠不能從這里出去。”

但是,他卻出去了,一聽到那種不祥的聲音,他便跳出了墓穴。

動力,盡管常常表現為促使我們行動的外在事物,但實際上它是由我們控制的內在的行動。當公司考慮到要激發職員的熱情時,公司肯定要有令人興奮的舉措使人們行動起來。刺激物是強烈的催化劑,它催發著我們去行動,無論是有如饑餓一類的基本刺激因素,還是有如墓穴來聲一類的偶然性刺激因素,它們都能激發我們的夢想。除了饑餓,基本的刺激因素還包括生存與避難,饑餓驅使著我們去尋找食物,對溫暖的渴求促使我們去尋找庇護,等等。運動場上,教練創造著奇跡,他們知道運動員受到激勵就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對每個運動員來說,激情與決心是內在的體驗,它不同于興趣和注意力,是不可偽造的東西。但是,激情與決心卻像燃料發動機里的氧氣和汽油一樣,需要外在的火花來激發它創造能量。

成功的公司常常創造刺激因素并使其作用于職工,這些刺激因素有時基于恐懼(丟失工作、降職等),有時基于贊賞(提升、表揚、加薪等)。而另一些公司,那類庸碌無為、年復一年地消磨著時日的公司,高層管理內部滿足于現狀,對公司的未來缺乏明確的設想,他們阻礙著公司的發展,他們似乎是沾沾自喜地與其競爭者玩弄著游戲。直到某個可怕的日子里,他們發現自己要被對方吞并了。這種外在的突發性因素刺激了公司,首先它使公司凝聚成一個團體;其次它使公司專注于一個明確的行動綱領;最后,處境的極度危險迫使他們作出具體的決定。

迅速發展的公司不停地刺激著自己,從來不使自己陷于虛幻的安全感之中,它們不斷地為自己確立新的目標,他們制定企業計劃,精心考慮各種因素后確立明確的期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對于事業充滿熱情,成功欲望本身已變成了動力。

但是不能只是說“我已得到了動力”就算刺激了自己,這就像是走進健身房坐等著自己有一個強健身體的情形一樣,你需要將動力化于生活之中,讓動力發揮出作用,就像運用健身房中的健身器為你服務的道理一樣。

在一個報告會上,有個年輕人走過來問我怎樣能夠使他得到動力,我告訴他說,除了拿出一支槍之外,我別無辦法。我解釋說,我作報告的目的一直是與觀眾一起來分享我對生活的體驗和看法,在報告的過程中向觀眾傳遞信息并企求激勵他們行動,使他們相信自己有改變生活的能力。我希望我的談話激勵人們采取行動。決心與激情必須來自于你的內心,那是你的天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南宁市| 雷山县| 湘潭市| 元阳县| 当涂县| 昭苏县| 海门市| 偏关县| 育儿| 重庆市| 岑溪市| 松江区| 长阳| 遂宁市| 郎溪县| 祁连县| 乡城县| 西丰县| 内丘县| 二连浩特市| 城市| 泉州市| 兴隆县| 海淀区| 香河县| 常山县| 永康市| 利津县| 禄丰县| 铅山县| 普陀区| 宁安市| 法库县| 东源县| 衡水市| 江都市| 甘谷县| 贵州省| 泽普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