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運的舵手:塑造自我成功之路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導言
生活有時顯得很不公平。你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辛辛苦苦地工作,但凡事都沒有什么改觀,而別人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卻總能得其所愿。原因何在?
我的父親,一個普通從業者,在格拉斯哥城單獨一人開辦一家診所,52歲時死于勞累與緊張,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了他的家庭與病人,這使人覺得上天對他很不公正。接著,當我只有29歲,平生第一次要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時,我被診斷得了癌癥,但我沒有垮下去。
在此以前,我一直朦朦朧朧企盼著成功:命里注定我會有好運,我能過上安詳而富足的生活。然而奇怪的是,盡管知道對于未來的企盼需要自己行動,但我的確認為做與不做沒有什么兩樣。換句話說,我認為我的命運最終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因此,我沒有去爭取我渴望的成功,而是坐等成功。這其中的差別可是至關緊要的。結果,我一直過著一種沒有充分實現自我的生活,看著時光從我身邊流逝,我悶悶不樂,總是想埋怨別人或是寬慰自己——我對于命運過于樂觀以至于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直到有事發生之后。
甚至在小時候,我也是如此。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我想像著是否去實現童年的夢想,同時又覺得絕不可能——難免失敗,必然失望,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很難動搖。上學后,我感覺自己要失敗,結果如此;上大學時我甚至也這么想,結果又是如此。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本身自然會實現的預言。但偶爾我也竭力去做我堅信能夠成功的事,奇妙的是我竟也做成了。
只是在被診斷得了癌癥之后,我才最終明白其中的因果關系,我蘇醒過來,領悟到其中的奧秘。這種認識對我來說只是源自于生活變化中的一種體驗,它引導我最終寫下了這本書,它既不復雜,也不華麗;我沒去揭示宇宙的奧秘,也沒去尋找一步跨進幸福大門的簡單的訣竅,但我確實知道贏家為什么會羸。
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廣泛涉獵,深入鉆研,并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我將反復出現的基本原理性的東西凝化為簡潔、清晰的形式,并使之能產生直接的效力。我明白了知識本身并不是力量,只有恰當地加以利用,知識才能變成真正的力量。
我開始運用我的知識,以一種目標更明確、更為積極的方式過著自己的生活,生活戲劇性地發生了直接而顯著的變化。過去那種焦慮與壓迫感被堅強的自信心和寧靜的安詳感所取代,我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的和諧,正像我對朋友所說的那樣:“終于找到生活的感覺。”我的未來不再是一個令人無所適從的迷津了,而是一個我擁有并享受著的風雨旅程,我為此而感到幸福。
在我從自己的新哲學中大獲收益的同時,我滿腔熱忱地與他人交流,幫助別人取得成功。我將這套哲學簡化為兩天的教程,取名為“天生的贏家”。起初,我在當地免費授課,現在它已發展成為一項我所設想的活動:挖掘個人和團體取得成功的潛力。在培訓課程中,我們運用“天生的贏家哲學”講授領導能力、對變化的應對才能、關心顧客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它涉及到的實際上是事業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我們怎么想,而不是怎么做,更為直接地影響著事情的結果。
我在世界各國舉辦講座,自認為成功的內涵是普遍而永恒的,與其表象沒有多少關聯。成功不只是幸運的問題,就像贏不是簡單的第一,或幸福不僅僅意味著擁有大量的金錢一樣。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悖論:你可以擁有大量的金錢,但你依舊貧乏;你可以擁有高貴的身份,但你依舊可憐。
成功并不是表面的現象,而是一種內在的感受,它顯露于外的只是形式。這并不是說我發現了什么新事物,而是說我自己發現了這個道理。像我有時開玩笑說的那樣,我們來到世上,上帝并沒有給我們一本生活指南,然而我們天生有能力戰勝生活的挑戰;最接近我們的生活指南就存在于我們的內心,只是我們忘記它在那里罷了。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與你共享那種無時不在、普遍而永恒的知識,向你介紹一種實用且易于操作的方案來發掘你成功的潛力。
我沒有登上珠穆朗瑪峰,也沒有贏得奧運會的獎牌,但我對事理把握的過程是極其重要的。我體驗過自滿情緒給我帶來的挫折以及前程渺茫的焦慮。不論你經歷了什么樣的挫折,相信我知道你的處境。
無論你是誰,不管你的環境如何,這本書都將適用于你。我自認為這不是一本關于自助的書籍,而更多地是一本幫助你實現自我的書。學習這本書中的知識,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能夠加以運用,你會成為你該成為的贏家。如果你能運用你從中學到的知識來創造美好未來,你會發現生活會有新的起色。這并非易事:它需要你有意志、決心和毅力來堅持到底,當然你能做到這點。
我真誠地希望,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從熟悉的事物中所體驗到的東西會被認為是真正的事理。我們往往輕信自己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愿我能幫助你確立這樣的信念:你能成功,你將成功!
機會被大多數人錯過了,因為它一身工裝,看上去像是勞苦的化身。
——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