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智本論·滯脹時代
  • 智本社
  • 2351字
  • 2024-05-22 15:16:13

01 坎蒂隆效應vs休謨貨幣論

貨幣,何其復雜。人類最聰明的頭腦,都很難洞悉其真相。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論述貨幣的起源時,這樣說道:

“據說,阿比西尼亞以鹽為商業變換的媒介;印度沿海某些地方,以某種貝殼為媒介;弗吉尼亞用煙草;紐芬蘭用干魚丁;我國西印度殖民地用砂糖;其他若干國家則用獸皮或鞣皮。據我所聞,直到今日,蘇格蘭還有個鄉村,用鐵釘作媒介,購買麥酒和面包。”[2]

斯密緊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是什么決定了這些貨幣具有交換價值?比如說,水的使用價值很大,但是我們不能用水交換到任何東西。

這些貨幣是否存在一個本質的屬性?

斯密給出的答案是,貨幣里面凝結的是人類的勞動。這些勞動價值促使貨幣具備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及儲藏功能。

不過,斯密最好的朋友大衛·休謨的觀點則有些不同。

休謨是李嘉圖之前對貨幣問題論述最為系統的一位經濟學家。

休謨認為,貨幣只是用來計算或代表商品的價值符號。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只有在充當交換媒介時才有自己的價值。

休謨提出了最早的貨幣數量論。他認為,貨幣數量決定商品的價格,人為地增加貨幣的數量對一國并無好處。貨幣增加,并不會導致財富增加。

奧地利學派哈耶克將這種理論概括為“貨幣中性”。休謨可謂是貨幣中性理論最早最完整的表述者。

若貨幣中性成立,央行不論如何增加貨幣,對實際經濟產出都無影響。換言之,貨幣增加無法刺激經濟增長。

貨幣本身到底是否有價值?貨幣能否代表財富?貨幣增加真的對經濟增長毫無用處嗎?休謨的答案是否定的,斯密的觀點沒有休謨堅定,但他認為貨幣本身凝結的勞動是有價值的。

比休謨還早的一位經濟學家理查德·坎蒂隆,對貨幣的認知與休謨大不一樣。

坎蒂隆是一位極為精明、敢于冒險的金融家,他在約翰·羅制造的密西西比泡沫中大賺了一筆。坎蒂隆只寫過一本著作——《商業性質概論》,該著作已成為傳世經典。

在書中,坎蒂隆表達了與休謨完全不同的主張,強調貨幣流通的非均衡性。坎蒂隆觀察到,貨幣量增加會導致不同商品和要素價格漲幅不一致。貨幣增量并不會同一時間反映在所有的價格上,這一現象與貨幣中性相背離。貨幣量增加對經濟的影響,取決于貨幣注入的方式、渠道以及誰是新增貨幣的持有者。

坎蒂隆認為,貨幣量增加會對物價產生影響,但是在流通貨幣量增加水平和物價上漲水平之間,并不存在嚴格的比例關系。

這個理論被后人稱為“坎蒂隆效應”。

貨幣發給誰、以什么樣的方式注入對經濟的影響完全不同。比如,增發1萬億元貨幣,給房地產企業,或注入股市,或購買國債,抑或是直接發給低收入者,對經濟的影響完全不同。

根據坎蒂隆效應,我們可以看出發行貨幣并不是有利于所有人,或者對所有人的影響都是一樣的。因為貨幣發行之后,還有一個再分配的過程。先獲得貨幣的人更先推動價格上漲,對于后獲得貨幣或無法獲得貨幣的人來說,通脹將給他們帶來損失。

所以,貨幣增發容易導致貧富差距擴大或收入失衡。

坎蒂隆堅持的是貨幣非中性理論,現實的經濟狀況似乎也更符合坎蒂隆效應。過去40多年,全球貨幣發行量大規模增加,但并未引發通貨膨脹,雖然資產價格和債務規模大幅度上漲,但這與歐美國家的央行單一制目標有很大關系。

全球各主要國家央行都在利用坎蒂隆效應,試圖改變貨幣注入的方式,改變貨幣的傳導機制,以實現刺激經濟增長、避免通脹之目的。

比如,歐洲央行重啟QE,通過資產購買計劃,將資金直接注入債市。美國政府認為通脹率很低,希望美聯儲將利率降到負數,以幫助政府融資。中國長期使用各種公開市場操作手段,搞“精準滴灌”和定向降準,將貨幣發給特定的企業,同時嚴控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

坎蒂隆認為,貨幣用于消費可直接推動物價上漲,若用于再投資則未必會引發通脹。亞當·斯密和馬克斯·韋伯都主張節儉,認為節儉能帶來資本積累,促進資本主義再投資。

正如中國,高儲蓄和高貨幣轉化的巨量資金流入基建領域,將產能巨大的基建和房地產作為貨幣的蓄水池,而美國則把股市、債市作為貨幣的蓄水池。

在歐美高福利國家,通脹被壓制住了,資產價格高企,對窮人和富人都是有利的。窮人享受了低通脹和高福利的雙重好處,富人則享受了高資產價格帶來的財富膨脹。只有中產階級,既難以獲得更多公共福利,又承擔著因房價膨脹帶來的巨額債務負擔。

在坎蒂隆效應的作用下,全球中產階級資產逐步緊縮,世界正在陷入一種極右或極左的不穩定狀態。

坎蒂隆對貨幣及商業的觀察比休謨更加細致入微,他對均衡思想深表懷疑。

坎蒂隆思想深受前輩威廉·配第的影響。配第是勞動價值論的鼻祖,坎蒂隆繼承了這一思想。坎蒂隆推崇金銀,認為金銀是一種易于運輸、不會腐爛、可按重量分割的物質。

受勞動價值論的影響,坎蒂隆認為貨幣本身也是有價值的,而不僅僅是交易媒介。按照坎蒂隆的理論,改變貨幣供應量,調整貨幣傳導機制,顯然是對經濟增長有重要影響的。

坎蒂隆和休謨都是早期貨幣數量論的代表,但二者的主體思想完全不同:坎蒂隆強調貨幣非中性,支持貨幣政策具有有效性;休謨則強調貨幣中性,不支持貨幣政策。

到底是坎蒂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還是休謨過于理論化?

在后繼者中,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表現得都比較中庸。他們堅持勞動價值論,支持貨幣本身有價值,同時也支持休謨的貨幣中性理論。他們都認為,貨幣的價值取決于貨幣的供應量。斯圖亞特·穆勒的觀點稍有不同,他認為貨幣只是“一種機械”,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不支持貨幣非中性。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貨幣中性統治了古典主義理論體系。坎蒂隆的思想對法國魁奈、米拉波侯爵及重農主義者影響巨大,但是并未形成主流。英國杰出經濟學家杰文斯發現了坎蒂隆的思想的價值,但是新古典主義并未給他的思想留下太多生存空間。

后來,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費雪創立的費雪方程式、馬歇爾和庇古創立的劍橋方程式,為古典貨幣數量論蓋棺定論,即貨幣數量決定著物價水平,而不能影響社會總產出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正定县| 和林格尔县| 永兴县| 民县| 醴陵市| 岗巴县| 南京市| 青铜峡市| 安国市| 浦江县| 怀柔区| 宝山区| 蓬安县| 金秀| 柞水县| 石柱| 逊克县| 家居| 安塞县| 长阳| 同德县| 交城县| 嘉祥县| 邮箱| 瓮安县| 当雄县| 鱼台县| 安远县| 鲁山县| 若尔盖县| 琼结县| 伊宁县| 卢龙县| 馆陶县| 南充市| 文安县| 石首市| 洪泽县| 吴桥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