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綠色供應鏈前沿問題研究
- 鄭艷芳
- 1928字
- 2024-05-22 15:26:11
1.2.4 政府干預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
環境保護是一個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推動的工作,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地,政府主要通過兩種手段來引導企業和消費者的行為。
一種是懲罰機制,例如對企業征收碳稅、對制造企業征收廢舊品的處置費等。曹柬等(2013)通過建立一個對原制造品收稅,對再制造品免稅并給予補貼的模型,研究了政府激勵回收商積極再制造的契約設計。王文賓和達慶利(2013)通過對回收再制造企業的回收目標進行獎勵或者懲罰的比較,發現當回收的數量超過政府強制的回收量時,則給予獎勵,否則將受到處罰。將有獎懲機制的模型與無獎懲機制的模型進行對比,發現獎懲機制下回收再制造廢舊產品的制造商的回收率提高,表明制造商競爭獎懲機制可以引導制造商提高廢舊產品的回收率。
另一種是獎勵機制,通過對回收企業提供補貼來提高廢舊電器的回收量。Sheu和Chen(2012)分析比較了政府不引導和政府引導兩種模式下企業的最優行為。其中,政府引導又包含三種模式:政府僅對制造商征稅,政府僅對回收企業補貼,以及政府不僅對制造商征收稅收,而且補貼回收企業。Xu等(2020)分析對生產高碳排放產品的制造商征收碳稅,然后對購買低碳產品的消費者給予補貼,發現制造商和零售商橫向一體化會減少競爭,降低社會福利。Li等(2014)將碳減排補貼引入閉環供應鏈中,通過對比僅生產新產品、僅生產再制造品和政府補貼的前提下生產再制造品三種情況,結果卻發現只有當回收價格較低時,對于閉環供應鏈的各個主體來講,引入碳減排補貼的閉環供應鏈模式才是最優的,反之則不同。Shin和Kim(2010)則是在壟斷模型中,以政府提供的最低質量水平為標準,政府提供三種不同的補貼模式:固定補貼,對質量超過政府提供的質量水平限制值的企業產品總量給予一次性補貼;按照質量合格水平補貼,即根據企業產品質量達到政府給定的質量水平的限定值所提高的程度給予補貼;按照時間限制給予補貼,政府給定一個時間限制,在限定時間內給予企業補貼,一旦超過限定時間,政府將不再提供補貼。通過比較三種不同補貼模式,發現相較于其他兩種補貼方式,按照時間限制給予補貼的方式可以激勵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從而降低補貼成本。同樣是在政府依照產品的質量給予補貼的政策下,Liu和Li(2014)考慮了承擔一定比例的企業生產成本和按照產量給予企業補貼的兩種方式。通過分析,發現按照產量補貼的方式在提高企業產量、質量、利潤以及社會福利的方面均是高于分擔企業成本的方式。朱慶華等(2014)則是考慮了政府直接補貼低碳企業和政府補貼給購買低碳產品的消費者兩種方式,建立一個低碳產品制造商、一個普通產品制造商和一個零售商組成的二級供應鏈系統。基于消費者對低碳產品和普通產品的購買意愿不同,分析比較了兩種不同補貼模式下產品的產量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潤。結果發現,相比于直接補貼給消費者的模式,補貼低碳產品的生產商更有利于低碳生產企業的發展。不同于以上考慮政府的補貼形式下企業的行為,彭鴻廣(2012)通過建立環保產品和傳統產品的制造企業之間的古諾博弈模型,研究了在環保產品和傳統產品的市場競爭中,政府如何對購買創新產品的消費者給予價格補貼,才能刺激企業去生產環保產品。Ma等(2013)則是考慮政府對購買新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補貼,發現在競爭的閉環供應鏈模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會受益。
當然,也有極少一部分的學者將懲罰機制和獎勵機制混合在一起。Hong和Ke(2011)考慮一個由單個制造商和單個回收商構成的閉環供應鏈。在此模型中,政府對制造商征收處置費,并將處置費全部用于對回收商的補貼。李新然和吳義彪(2015)構建了由單個制造商和單個零售商組成的閉環供應鏈。分別構建了在有、無政府補貼下新產品和再制造品具有不同銷售渠道的閉環供應鏈模型,分析政府“以舊換再”補貼對閉環供應鏈的決策、系統各成員的利潤以及總利潤的影響問題。鄭艷芳等(2016,2017)則是考慮了一個制造商和兩個回收商構成的閉環供應鏈,研究了中國EPR制度下正規回收商和非正規回收商之間的競爭。王文賓等(2019)研究了由制造商、零售商、回收商構成的閉環供應鏈獎懲機制問題。通過構建對制造商、對回收商、同時對制造商和零售商及同時對制造商和回收商實施獎懲機制這四個博弈模型,分析了廢舊產品的回收率、批發價、總利潤等。Sheu(2011)同樣認為政府不應該有盈利,假設政府對制造商征收的稅收全部補貼給回收商,但是,該文將壟斷模型擴展成一個制造商與回收商可以討價還價的競爭模型。通過分析發現政府的干預可能會給社會福利和供應鏈中企業的利潤帶來負面的影響,本書也將論證這一結論。但是與以往文獻不同的是,本書將制造商繳納的處置費等于回收商得到的補貼這一條件放寬為回收商得到的補貼不大于制造商繳納的處置費,更符合當前我國廢舊電子電器回收的相關法規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