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
- 李永東等
- 1266字
- 2024-05-21 15:00:40
第三節 文化行為
人類借助文化符號進行文化行為,或者說,文化符號是文化行為發生的重要條件。不僅如此,文化行為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就連經濟活動也存在對文化符號的選擇與偏好等。實際上,由于文化活動的復雜性,我們很難清晰地界定人類不同的文化行為。本節主要討論人類文化行為的目的或者動機等心理問題。
一、創造力的自然發揮
多數文化行為的自然動機來自對創造力的展示。因為文化產品是多樣化、個性化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是唯一的,這種唯一性就是不同個體創造力的體現。
大量的文化行為是個體或者主體創造力的自然體現,而創造力也是人類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有些人具有先天性的創造力,并不可抑制地發揮這些創造力;而有些人則是通過后天感知等方式進行創造。心理學家對創造力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重大的創造性成果往往是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晚期才出現。也就是說,那些富有創造性的成果往往產生得比較晚,需要大量的前期積累。這些結論在科學行為和文化行為中得到了驗證。
二、表達情感和思想
表達情感和思想既是人類重要的活動內容,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文化符號是表達友好、憎恨等不同情感的方式。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電子信息符號能夠更加多元化地表達人們的情感,如憤怒、絕望和喜悅等。這已經在社交媒體中得到廣泛應用。這些情感的表達具有復雜的動機和行為模式,很多表達也體現出人的某種偏見或者分別心。
有些文化符號表達一種思想,或者是一種規律性的認知。例如,太極圖,就是將太極和陰陽的關系進行圖像化表達,讓人們領悟陰陽關系和陰陽轉化的哲學思想。數學符號則表示一些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或者數量關系,這已經是被廣泛接受的理論表達。
三、增進好感和信任感
文化符號或者文化活動具有增進好感和信任感的作用。比如,服飾文化具有增進好感的作用,在不同場合穿不同的服飾就是一種禮儀,表示對對方或者公眾的尊重。這種好感可能持續很久,并產生一定的正向效應。比如,很多人能夠記住幾十年前交往中相互表示好感的情景。顯然,這已經成為一種愉快的記憶。比如,很多用于表達好感和信任感的禮品也是一種文化符號。
四、滿足好奇心理
好奇是人類心理行為特征之一。一些文化行為實際上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理或者類似體驗。比如,有些文字考古就是為了搞清楚過去的人如何利用文字進行交流等。反過來說,好奇心也是文化行為的重要驅動力,好奇心驅動人們探索事物的規律,并著力利用這些規律改善目前的生存狀況和增加人們的生活福利。
不過諸多經驗事實表明,好奇心一旦得到滿足,人們對文化符號的偏好等就會發生變化。換句話說,多數人在滿足好奇心后就會淡化對文化符號的關注,只有少數人保持對文化符號的終身興趣。那些在各領域有重要發現的人,往往是能夠長期保持好奇心的人,這一點對于文化符號及其他領域的創新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五、更加廣泛的精神追求或者精神體驗
很多文化行為不僅僅停留在表達感覺的層面,而是達到了智慧的層面。一些境界高的人,希望通過文化符號或者文化活動來實現智慧的提升,這主要通過自我修養和自我身心狀態的調整來實現。已有大量經驗材料證實了這種修習行為的正向價值和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