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消費的作用、意義、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
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居民消費類型會發生大轉變,文化消費會快速增長;當人均GDP接近或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會“井噴”(齊勇鋒,2009)。2008年,我國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按照國際標準計算,文化消費支出將占總消費支出的23%,文化消費支出總量在4萬億元人民幣以上,而根據當時的統計,實際消費只有不到8000億元人民幣。[1]2014年,我國人均GDP已超過7000美元,但城鎮居民文化消費并未出現快速增長,更未出現“井噴”現象。2016年,我國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只有4.14%[2],首次超過4%,也就是說,我國近96%的產業部門都在生產物質產品,只有約4%的產業部門在生產精神文化產品,這一比例顯然是過低了。可見,居民文化消費的潛力遠未得到開發,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量還不夠,這都給我國文化產業留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