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跟杜星漢設想的一樣,蒙恬的出師不利,徹底點燃了人們反秦的決心。
【是否進行快速模擬?】
“是!”
杜星漢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一般彈出這種提示時,就預示著接下來,不會有大事發生。
【第一天,相親大會如期舉辦,現場共有97對新人牽手成功,期間發生了一點小摩擦,很快被平息下去。】
【第二天,韓信抵達豐縣后,縣令攜百姓主動歸降,你占據了一座新的城池。】
【1.宣布新的政策,在該城池實行募兵與征糧等事宜。(少量補充兵員與輜重)】
【2.縱兵劫掠該城池,搜刮鄉紳與官府的金庫和糧倉。(獲得大量物資)】
【3.下令屠城。(獲得全額物資)】
首先,排除性價比最低的屠城。
起義軍現在最缺的,就是兵力。
其次,縱兵搶劫,也不是不行。
可得分時候,如果真到了后勤保障難以為繼的時候,搶就搶了,沒啥大不了的。
但杜星漢現在根本不缺物資,沛縣的鄉紳們,基本都把錢壓在他身上了。
這種財團投資,就跟買股票一樣,而蒙恬的失利,就相當于利好消息。
一旦開盤,就是連板,會有源源不斷的買盤,匯集到他的賬戶上。
所以最完美的選擇,就是正常募兵,維持城池的運轉,持續榨取剩余價值。
【第三天,張良抵達薛郡境內,遭到當地鄉紳的激烈抵抗,起義軍最終陣亡30余人,攻下北線第一座城池。】
薛郡地處齊國境內,治所在魯縣,也就是現在的曲阜。
而王翦此時盡全力攻打的,則是齊國的國都臨淄。
兩者相距兩百多公里,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所以這地方的人,立場上極為動搖。
因為王翦大軍一旦南下,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
就憑起義軍這幾千人,能擋住人家十萬大軍?
到時候您吃了敗仗,拍拍屁股跑了,我們不都得跟著吃瓜落?
這就是鄉紳們的普遍心理,也是最令人氣憤的一點。
因為不管再怎么說,秦齊兩國都是敵對國,老子跋山涉水,來幫你打秦狗,你不領情就算了,還倒打一耙。
給你臉你不接著,好好好,那誰都別要臉了。
杜星漢傳令給張良,抵抗軍一個不留,全部處死,家產充公,親眷罰沒為奴。
就這么一折騰,算是發了筆橫財,光繳獲的馬匹,都有五百多,足夠裝備一小支騎兵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起義軍勢如破竹,連下30余座城池,兵力擴充到上萬人,繳獲糧草輜重無數。】
這其中大部分城池,都是兵不血刃拿下的,對這些自愿歸降的,杜星漢的政策也很明確。
那就是不殺你也不搶你,你要愿意加入起義軍,就免除賦稅,要是不愿意,那就交保護費。
然后拿收來的保護費,繼續募兵,如此良性循環下去。
人不出,錢也不給?來來來,放學別走,上小胡同里跟你說點事兒。
【第25天,前線傳來戰報,秦軍已攻破臨淄,齊王攜家眷與后宮嬪妃,集體自縊于稷下學宮,齊國宣告滅亡。】
“哎,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
齊國滅亡,是必然會發生的,因為齊王的宰相后勝,就是戰國歷史上最大的反骨仔。
此人在暗中收受秦國的賄賂,然后屢勸齊王躺平擺爛,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御秦。
自此,秦國在理論上,已經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但也僅僅是理論上,因為舉起反秦義旗的,已經不止杜星漢一個人。
【第28天,陳勝軍攻破泗水郡以南,大軍行至芒碭山一帶,與韓信軍不期而遇。】
【雙方短暫摩擦后,事后均稱誤會。】
【第29天,據情報得知,項梁在幾日前,發動吳中兵變,會稽郡守殷通遭項羽所殺,又陸續兼并楚地多股起義軍勢力,已成巨頭之勢。】
【第30天,陳勝軍和項梁軍分別派使者前來,欲與你在沛縣商議結盟事宜,聯手抗秦,你是否同意?】
“同意啊,這還用想嗎?”
杜星漢根本沒看其它選項,直接選擇同意。
歷史上秦朝能被推翻,靠的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一群人的努力。
這個節骨眼上,不結盟還玩個屁,等著被王翦大軍碾壓呢。
就在三股起義軍勢力如火如荼的搶占地盤時,秦朝國都咸陽的王宮內,已經人均自閉。
橫放在大殿之上的,是一口黑木棺材,棺材里躺著的,正是蒙恬本人。
盡管他的意志力很堅強,但仍是在剛剛進入潼關時,就帶著無盡的悔恨與不甘,一命嗚呼了。
這一路上,士兵們為了躲避刑罰,不斷地發生逃亡。
到最后,只剩下寥寥數十人,抬著他的尸體回到了咸陽。
尸體送到咸陽時,已經渾身生瘡,沖天的惡臭氣味,對誰都是種折磨。
但扶蘇堅持要這樣做,在他眼中,這不是一具尸體,而是對秦國的羞辱。
他委以重任的大將,走的時候還好好的,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回來時,不光帶出去的五千精銳打丟了,連自己的命,都沒能保住。
現場一片寂靜,百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吱聲。
“王上,人死為大,還是讓蒙將軍入土為安吧。”
李斯率先開口道,不管仗打沒打贏,這大熱天的,你再給大家伙熏出個好歹來。
“住口!”扶蘇這會兒正在氣頭上,怒叱了李斯一眼,看向棺材旁邊跪著的幾個秦兵:“寡人問你們,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就是這幾位忠心耿耿的義士,對蒙恬不離不棄,艱難地把他給運回來。
秦兵沉默了一陣,一位年長的老兵說道:“回稟王上,杜星漢此人,用兵如神,詭計多端,手下能人異士輩出,致使我軍疲于奔命,先是……再是……”
等老兵事無巨細地匯報完畢,扶蘇氣得抓起一物來,徑直砸向蒙恬的棺材板。
咚!骨碌碌……正好滾到李斯的腳邊。
李斯定睛一瞧,瞬間大驚失色,扶蘇所扔之物,乃是傳國玉璽。
“王上息怒啊,事已至此,當令擇良將,前往平息叛亂,何故如此生氣,傷及龍體,于國無利也。”
李斯雙手捧起玉璽,條理清晰地說道。
比起年輕氣盛的扶蘇來,他更多了份成熟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