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洗腦與謀劃
- 春秋:風起洛陽,重鑄春秋
- 深夜的豹紋貓
- 2053字
- 2024-03-11 02:12:02
就連本來還在鉆研棋局的斗成武都停止了思緒,轉頭看向了姬晉。
原來如此,此人便是那名滿天下的太子晉,斗成武心中不平靜的想著。
姬晉也不待眾人繼續(xù)喧嘩,便繼續(xù)開口道:“邀諸君前來,與會夕月,乃晉之心愿矣,晉只為天下之士,能有一個聚會之地,可暢談天下之勢、之物、之奇觀也。”
“今天下飽學之士皆聚于大周,故,晉欲立之學宮,學宮自今日起廣募群士,并設百家之學。”
“當然諸君大可放心,此學宮絕非大周之學宮,而是百家之學宮,天下群士之學宮,吾將聘汝等為學宮之師、士,并揚諸君之學于天下也。”
姬晉霸氣的說完他舉行夕月之會的目的,眾人聽完后,不禁錯愕,隨后在竊竊私語的議論聲中,又轉為了向往。
他們都是苦學、好學之人,若能將自己所學、所見、所聞與天下之士而論,該是多奇妙之事。
說不得還有名揚后世之機遇,可謂是天下飽學之士之圣地也。
“彩,太子之大義,吾等士人必當支持。”一位風度翩翩,看起來有些假公子樣的士人當先開口道。
“對,吾等必當支持。”
許是連鎖效應,很快便有一大半人,出聲支持姬晉,并揚言恨不得立刻馬上便去那學宮中與天下之士探討學術。
“說千道萬,吾不過是學宮發(fā)起人,諸君當為學宮之棟梁支柱,晉便在學宮等待著諸君。”
“也希望吾能同諸君一同論戰(zhàn)天下也。”
說完后,姬晉便走向了斗成武,然后躬身行禮說道。
“兄臺,此間事了,現(xiàn)去痛飲,可否?”
“自然。”斗成武匆忙間起身,回禮道。
一路上,斗成武反而因為知曉了姬晉的身份,有些放不開了。
“斗兄可是因為吾是太子,便束了手腳。”姬晉打量著斗成武,明言道。
“啊——也許吧!”乍一聽姬晉的詢問,斗成武有些不知所措的回應著。
“斗兄啊斗兄,在吾等士人眼中,身份可是阻礙,太子當如何?國君又當如何?”
“學無疆域之分,士無身份之別,此才當為學士也,斗兄以為呢?”
斗成武聽了姬晉一番話后,也是感覺念頭通達了不少,姬晉說的不無道理。
學無疆域之分,士無身份之別,自己何必著了此相。
“子喬兄真乃天人,只三言兩語,便解子旗之憂,子旗服之。”
“哈哈,吾等既為知音,何須在意這些。”
斗成武引著姬晉來到了住處,此處為城北處的一宅小院。
實為清幽獨居的好住處,宅院兄蔥郁的樹木搖曳著枝葉。
始一入門,一只小黃狗就顛顛的跑來過來。
小院中極為干凈整潔,物件的擺放也頗有章法。
進入屋內,蘭锜之上懸掛著五兵之器。
“子旗兄真乃仙人也,如此清幽小院,當為我輩向往之所吶!”姬晉打量著小院內的一切,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
看慣了宮殿廟堂,突然之間來到這種類似于籬笆小院的宅院中,不由的讓自己那浮躁的心都慢了下來。
“清貧之處,還望子喬兄莫怪才好。”斗成武很是客氣的說道。
“不瞞子旗兄,吾向來甚喜這清幽之地,入之,則感身心輕快,欲念漸消。
“今日來此,感覺更為真實,想那繁華喧鬧之室,怎比得上這靜心消欲之院。”
“哈哈!——”
兩人不約而同大笑了起來,也許這便是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音的共同之處。
斗成武一番折騰后,將酒水倒?jié)M了爵杯。
二人相視一飲,頓感那絲疏遠漸消。
“子旗兄來洛邑幾多時日了?”
“半年方前,自秦而來。”
“哦——那不知子旗兄游歷秦國,可有所獲。”
“秦國之強,國君贏石功不可沒。”
“與晉之戰(zhàn),秦楚雖有盟約,然,楚王之助甚微,秦晉之戰(zhàn),多勝少負,必離不開秦國軍民一心,君臣同力之因。”
許是因為幾杯水酒的緣故,斗成武也像是打開了話匣子,無遮無攔的與姬晉暢談了起來。
“如此說來,秦國國力強盛,當不可敵?”
“晉、楚、齊、秦乃匹敵之國,欲伐之,非結盟之道不可。”
聽著斗成武說的話,姬晉沉思了起來,他來春秋雖已有三年之久,但對秦國真的是一知半解。
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晉國掌握了崤函通道,徹底封死了秦國插手中原的命門,可以說在眼下這個時間,秦國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
可自秦穆公開始,晉秦背盟,兩國之間,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不下十次,雙方雖互有勝負,但秦國依舊被迫安于一隅。
到了秦景公時期(即嬴石)秦國國力如何,姬晉無從知曉,但根據(jù)秦景公死后的謚號便可以看出個大概。
謚號為“景”,按古人之意來解:“是由義而濟曰‘景’;布義行綱曰‘景’”。
什么意思呢?即通過正義或合理的行為取得成功,以品德高尚來傳播品性。
想想漢孝景皇帝死后謚號同樣為景,便可知,這一時期的秦景公絕非庸主。
況且,秦國自建國以來,便很少有公子篡位,權臣掌權的內亂事跡,一個沒有內耗的國家,又能弱到哪里去。
再聯(lián)想到自己欲盟齊秦,謀奪崤函通道,明顯是不可行的一件事。
先不說大周能否謀得崤函通道,就算得到了,能從秦國的虎嘴里保住嗎?
要知道崤函通道對秦國來說,就是生死之門,欲謀霸業(yè),此通道,秦必得。
而斗成武看見沉思的太子晉,雖是喝了幾爵酒水,但依然能猜到個大概。
在聯(lián)合大周當下的舉動,滅戎狄,惡鄭國,無不體現(xiàn)太子晉的野心。
“子喬兄可是對崤函通道有所謀劃?”斗成武不遮不掩的問道。
“不瞞子旗兄,鎬京、豐京大周必奪之,而欲奪鎬、豐二京,崤函通道至關重要。”
“不知子喬兄如何謀劃奪得崤函通道?”
“盟秦、齊兩國而伐晉,大周必得崤函之地。”
斗成武聽完后,思慮再三道:“此策并非良策,即使大周奪得崤函之地,又當如何應對強晉之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