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聞所未聞之棋局
- 春秋:風起洛陽,重鑄春秋
- 深夜的豹紋貓
- 2053字
- 2024-03-10 23:41:27
須臾之間,大棋盤上已落九手。
黑棋五手,均占上下左右中五星位,白棋四子占四方角地。
斗成武凝視棋盤,看黑子構成了一個縱橫天地的大“十”字,正色拱手道:“公子行棋,步步高位,全無根基,卻是何以將虛勢化為實地?”
姬晉不禁笑道:“豈有此理!若有高位,豈無實地?”
圍觀者多有晉國士人,立即一片呼應:“先生,但下便是!”“晉國一定要勝!”
斗成武不再說話,開始驅動“晉國”攻取實地。
代表“大周”的姬晉卻是騰挪有致,盡量避免纏斗。
幾十個回合后,“晉國”角邊盡占,仔細一看,卻都龜縮于三線以外。
“大周”卻是自四線以外圍起了廣闊深邃的大勢,莫名其妙地竟使“晉國”實地明顯落后于“大周”!
嗡嗡聲頓時響滿望洛廳,晉國的士子們急得連連嘆息,故意以議論的口吻高聲評點,以圖給“晉國”一點兒啟示和警告。
斗成武代表的“晉國”卻是不急不躁,沉思默想,突然打進“大周”腹地。
“好!”大盤一落子后,廳中齊聲叫好。
白婷在一旁微微皺眉,她也是懂棋之人,如今棋局之勢來看,斗成武所代表的晉國頃刻間占據了上風。
但是,姬晉代表的“大周”并沒有慌亂,而突然向“晉國”邊地切入。
“晉國”若被滲透,實地就有可能被搜刮凈盡,思忖良久,“晉國”只有回兵抵擋。
但是如此回防,“大周”本有隙縫的防線也因此成了銅墻鐵壁。
姬晉舍棄了滲透“晉國”邊地的零散“周兵”,搶得先手,突然向先前打入腹地的“晉軍”發動猛攻。
由于“大周”起手便占據了中央天元,一隊“晉軍”無論向哪個方向逃竄,都被中央“周軍”逼向了四周的銅墻鐵壁。
再次進行了數十回合,“晉軍”被四面合圍,局勢頓入絕境。
望洛廳一片愕然、沉寂,連嘆息聲也沒有了。
“彩——”一聲脆亮,白婷假扮的男子,鼓掌高叫。
隨著喊好聲,一片沉重的嘆息聲,嗡嗡哄哄地蔓延開來。
“晉國氣運不佳啊!”
“大周此等打法,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實屬匪夷所思吶!”
士子們的議論聲,不絕于耳。
斗成武站起身來肅然拱手:“公子棋道高遠,在下心服口服。”
白婷借機插話笑吟吟高聲問道:“在座諸君,可有不服?”
廳中頓時一片寂靜,片刻后,頓起一片掌聲,一士子高聲道:“吾等晉人皆是崇尚實力之人,吾等佩服。”
話音落地,望洛廳響起一陣喊好喝彩之聲。
又一人高聲道:“這位公子為棋道生輝,可否指點一番方才棋理,讓吾等以開茅塞。”
斗成武也拱手笑道:“在下也有此意,愿聞公子高見。”
眼見廳中人等,誠心請教,姬晉微笑起身。
春秋時期的風氣,素來沒有多余的自謙客套,胸有見解而遮遮掩掩,只會被人大為不齒,一眾名士更是不屑于虛己。
姬晉從容上前,指著墻上的大棋盤道:“圍棋之道,天道、人道交合而成也。
遠古洪荒,大地現出茫茫原野,大禹立井田之制,劃耕地為九九為大的無限方塊。
其中溝渠縱橫交織,國野之民星星點點布于其上,便成人間棋局也。
后有圣哲,感天地之星光點點,大地渠路之縱橫成方,神往遐思,便成奇想。
遙感天上星辰布于地上經緯,當成氣象萬千之大格局。
神思成技,做經緯交織于木,交叉點置石子而戲,是謂棋道之始也。”
轉了轉身子后,姬晉再次繼續說道。
“故,后有攻占征伐,圍城奪地,人世生滅愈演愈烈之兆,棋道便有了生殺攻占、圍地爭勝之規則,久而久之,棋道成矣,此乃人道、天道交相而生的棋道之理也。”
舉座無聲,眾人仿佛在聽一個天外來客的深奧論說。
白婷適時發問:“這棋,何以謂之為‘圍’?”
姬晉繼續侃侃而論:“人間諸象,天地萬物,皆環環相圍而生。
民為吏圍,吏為官圍,官為君圍,君為國圍,國為天下圍,天下為宇宙圍,宇宙為造物圍,造物終又被為天地萬物蕓蕓眾生之精神圍。
圍之愈廣,其勢愈大。勢大圍大,圍大勢大。此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也。
棋道圣手,以圍地為目標,然必以取勢為根基。子子樞要,方可成勢。勢堅則圍地,勢弱則地斷。
若方才之棋,‘晉國’處處與‘大周’糾結纏斗,則‘大周’則難以支撐。
若以勢圍地,勢地相生,則‘大周’自勝。
棋若無勢,猶如國無法度架構也。棋若有勢,則子子有序,若民有法可依,兵有營規可循也。圣手治棋,猶明君治國,名將治軍也。”
斗成武離席深深一躬:“公子真乃當世大才。在下五歲學棋,至今已有二十載,會無數名家高手,卻未聞,此等精深見解。
更無一人能像公子這般,講棋而超于棋,將棋道、天道、人道、治世之道融為一體!”
“今日得遇公子,當是三生之幸。不知可愿與在下長夜暢飲一番否?”
姬晉笑道:“既逢知音,自當痛飲。”
“好!還請公子去我居所去。”斗成武當下便拉起姬晉,舉步便走。
“兄臺且慢,汝吾二人既為知音,兄臺可否一等,容吾安排一番,自當與兄痛飲。”
斗成武當下再次深深鞠躬,“倒是吾唐突了,兄臺當先安排,吾等兄臺痛飲。”
“如此甚好!兄可先行歇坐一番。”姬晉躬身回禮后說道。
說完后,轉身來到了望洛廳的一處高臺上。
眾人看著陌上人如玉的翩翩玉公子,均有些不明所以。
臺上的姬晉沉聲開口:“諸君來洛邑皆是為了夕月之會,今日能同諸君相識,當為晉之大幸。”
話音還未落地,臺下眾人紛紛議論了起來,其中一位玉如人的公子翩翩開口道:“如此說來,汝為當今大周之太子。”
姬晉正色回復道:“正是。”
廳內頓起波瀾,眾人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