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宜陽鐵山的開發

此戰若勝,伊川河谷的洛南、華邑、陸渾三城便相當于將現在的王畿向南擴張近一千多里。

聽著二人的匯報,姬晉也徹底放心了下來。

看來將老子放到這里當縣令之事,是非常正確的,以老子的無為之道,不出十年,宜陽的戎狄思想便會徹底改變。

其實老子的無為之道,并非真的無欲無求之道,只不過是教人如何減少自己不切實際欲望之道。

而老子鉆研的道,實際上還是王道。

說來說去,還是為了方便一國之君能更好管理民眾。

第二日,姬晉帶著一眾人來到了宜陽鐵山。

整座鐵山內,工匠們正在忙忙碌碌的開挖著鐵礦。

春秋末期,鑄鐵(生鐵)冶煉技術與鑄鐵柔化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了。

要知道這可是比歐洲整整早了一千九百多年的技術。

目下春秋時期的煉鐵法叫做“塊煉法”,工藝十分簡陋,煉爐體積也小,構造也比較簡單。

冶鐵時將開采來的礦石與木炭一層夾一層,從爐子上面加進去,生火后,用一兩個槖鼓風進行風力的輸送。

最后產出表面粗糙、夾有渣滓的熟鐵塊,然后再拿出來經過長時期的鍛打,才能得到較純的鐵塊。

這也是為什么姬晉要成立百工坊的原因,就只是煉鐵一事,就需要幾百乃至上千工匠來操作,如此才能加快大周軍備的替換。

早在三個月前,姬晉就開始不斷地向宜陽鐵礦輸送工匠。

負責鐵礦的是周王室的一位大匠,名刑忌,此人已經為周王室服務了近二十年,算是忠于王室的老人。

“刑老,那風箱之物用的可行否!”

“哈哈,此物真乃神奇之物,相比槖鼓而言,可謂之神器也。”

“自有了此物,這提煉的鑄鐵,可是精純了一倍有余。”

刑老撫著黃色的胡子,臉上喜色自不勝收的說道。

對于他這樣的大匠來說,沒有什么能比送他一個稀奇玩意來的高興,何況還是自己喜歡的打鐵之物。

眾人隨著刑老來到了打鐵工坊中。

“彭,彭”的打鐵聲如樂曲一樣,不停地奏響著。

“太子殿下,請隨老朽來。”

刑老躬了躬身子,向一旁看著打鐵的姬晉說道。

姬晉有些疑惑,不知刑老要做什么,不過還是隨著進入了一間儲藏室內。

入眼處,一具泛著墨色的鐵鎧甲被支在木架上。

光線折射在上面,映射的有些晃眼。

“此乃老朽為殿下打造的一副鐵鎧,希望它能隨殿下南征北戰,見證殿下的英雄事跡。”

刑老頗為自豪的向姬晉說道,只因這副鎧甲是他花費了整整半年時間,經過他親手冶煉,鍛造,雕琢才成型的。

只這一副鐵鎧,鐵的純度超過了目前市面上流通鐵塊三倍的純度。

這是他半年的心血,也是他為了感謝姬晉,專門為其打造的。

姬晉看的很是入迷,曾幾何時,他從未想到,自己也能有這么一副鐵鎧,簡直是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極致。

他敢拍胸脯說,這絕對是春秋時期,含鐵純度最高的盔甲,沒有之一,至少目前是。

“晉多謝刑老的厚愛,定不辱沒刑老之心血。”

刑老謙恭的接受了姬晉的行禮,并笑容滿面的笑道:“哈哈,殿下喜歡便好。”

再次在刑老的帶領下,姬晉看到了鐵箭矢、鐵劍、鐵的戈矛,以及鐵片串接的鐵鎧等軍用器物。

眾所周知,鐵的穿透力、防護力以及耐用性都要優于青銅,并且在鍛造工藝方面,也比青銅更加簡單。

若讓大周軍士全部換裝鐵器,戰力至少翻兩翻。

視察完軍工坊,以及軍備后,姬晉又來到了民器坊。

這里主要是打造一些鐵農具,以此方便出售,也算是大周的一個產業支柱。

第三日,姬晉離開了宜陽,來到了伊闕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肃南| 西林县| 珠海市| 六盘水市| 达州市| 山阴县| 六盘水市| 墨竹工卡县| 清丰县| 上饶市| 安义县| 广平县| 大新县| 南和县| 简阳市| 桦甸市| 沾益县| 安阳县| 沁源县| 和政县| 灵武市| 灌南县| 海林市| 徐汇区| 阿拉善左旗| 临洮县| 安新县| 德庆县| 石景山区| 河源市| 榆中县| 桐城市| 湖北省| 吕梁市| 奉节县| 沭阳县| 长丰县| 万载县| 沈阳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