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夜襲伊闕
- 春秋:風(fēng)起洛陽,重鑄春秋
- 深夜的豹紋貓
- 2051字
- 2024-02-27 19:02:55
“堅守宜陽,此計可為,但非長久之計。”
“諸位可有其他良策否?”
姬晉掃視著眾人,畢竟人多力量大,集思廣益方為上策。
“還有一策,便是急取伊闕。”
甘過摸了摸黑色的胡茬悠然說道。
殿內(nèi)眾人目光皆是轉(zhuǎn)向了甘過,靜等下文。
“陸渾城距離伊闕足足有一千五百里,行軍時間最快也需要兩天才可以抵達(dá)伊闕城下。”
“甘公之意,是明日便兵指伊闕,在陸渾援軍抵達(dá)之前,拿下伊闕,這樣吾等就可以不用腹背受敵嗎?”
“正是。”
眾人皆是一愣,然后陷入沉思。
“拿下城高墻陡的伊闕,尚不知幾多時日,宜陽剛下,城內(nèi)復(fù)國之思甚重,此策太過冒險。”單蔑出聲反駁道。
“可留一千精銳虎賁與一萬徒隸,一來震懾白狄,二來若生叛亂,也可抵擋一番。”
“不可,不可呀!”
單蔑與甘過仿佛兩個小孩子斗嘴一樣,你來我往。
“二位先別吵了,聽聽其他人的建議。”
姬晉目光轉(zhuǎn)向了身旁的斐豹,這位跟隨他最早,也極為忠誠的侍勇,不對,如今已是大周王朝新軍前旅的主將。
“臣認(rèn)為,目下伊闕驪戎在與陸渾戎未合軍之前,絕不敢出城迎戰(zhàn)。”
“然,我軍缺少攻城器械,破城須幾多時日,尚不可知。”
“故,臣之意,我軍當(dāng)夜襲奪城,以速取城,后兵分兩城,互為掎角,可敵陸渾大軍也。”
眾人一聽先是眼中閃過精光,因為此策確為上策,可隨后除了姬晉、斐豹、督戎外,其他人皆是搖起了頭。
“堂堂宗周天子之軍,怎可行如此無恥之舉。”
“附,我軍乃正義之師,若棄之禮法,日后還有何人可信王室。”
單蔑與劉毅隨口拒絕道。
偌大的殿內(nèi),陡然一靜,剩余的人雖然并未表態(tài),但看其表情便知也是否決偷襲之舉的。
姬晉感覺自己可以出場了,否則這樣下去,就是討論到明天,依舊沒有結(jié)果。
而且自己作為此次南征大軍的主帥,自然也需要在無法抉擇之時,做出選擇,這是對軍士與將領(lǐng)們的生命負(fù)責(zé)。
“諸位,吾等此刻面對的是犬戎部族,汝等莫不是是忘了犬戎據(jù)我豐京,奪我鎬京之恨。”
“與犬戎講禮,無異于對牛彈琴。”
“況且,這伊川之戎,與陸渾之戎欺壓王室不知繁幾,搶糧掠民,更是常有之事。”
“諸位還要與犬通禮乎。”
姬晉憤聲喝道,眾人盡皆一懵,心中不由暗道,太子殿下這是因何?怎如此激憤。
而接下來姬晉說的話,讓眾人瞬間明白了剛才因何那樣激憤。
姬晉繼續(xù)道:“夜襲之策,乃上策,吾等舉兵,更多的是要考慮如何能贏下戰(zhàn)爭,并減少我方軍士的死亡之?dāng)?shù)。”
“而非汝等這般,小女子作態(tài),前有禮法束縛,后又無甚良策可用。”
“吾意已決,今夜雞鳴時分,夜襲伊闕。”
“另,大軍分批前往伊闕城外埋伏,督戎統(tǒng)千人精銳虎賁外加萬余徒隸軍鎮(zhèn)守宜陽。”
眾人被姬晉前后的情緒反差震懵后,只得應(yīng)聲回應(yīng)道。
“諾!”
“下去準(zhǔn)備吧!”
待眾人離開后,姬晉狠狠的揉了揉臉蛋,周禮的根深蒂固,確實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去改變,他只得以強(qiáng)硬的姿態(tài)來讓這幫頑固做出選擇。
雞鳴夜半之時。
伊闕城外,姬晉帶著一眾將領(lǐng)與精銳虎賁匍匐在荒草地中。
枯萎發(fā)黃的枯草剛好可以遮掩眾人的身形。
“傳令下去,二三子誰能成為先登之士,賞賜良宅一座,田地一頃,狄戎徒隸五人。”
姬晉低聲對身旁的督戎說道。
“太子殿下說了,先登之士者,賞良宅一座,田地一頃,狄戎徒隸五人。”
……
姬晉的激勵政策一出,匍匐在地的虎賁們頓時激動不已,若不是需要隱藏身形,他們真想跳起來,立馬沖上去,拔得那先登之士的名頭。
就在眾人群情激奮時,姬晉下令道。
“奪城。”
眾人爬起身形,背著夜色。
一架架云梯,被軍士們抬著,在呼嘯如刀的冷風(fēng)中向城墻根摸去。
沒有抗云梯的軍士,皆是手拉手,只管跟著前面的人,摸黑潛行。
片刻后,一架架云梯被虎賁軍士們架上了城墻。
三米高的城墻上,來回巡邏的敵軍并不頻繁。
但如此大規(guī)模的偷襲,很難做到不被發(fā)現(xiàn)。
一名戎狄軍士將手中火把投擲了下來,當(dāng)看清下方密密麻麻的軍士后,大聲呼喊道。
“敵軍夜襲了。”
“快快鳴鼓。”
而正爬了一半的精銳虎賁們,根本不顧及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的事實,悶頭就是往城墻上爬。
畢竟先登之士的賞賜,他們可是眼饞的很。
而城墻之上的戎狄軍士們,雖然被吵醒了,但睡眼朦朧,一時間連自己的兵器都不知放在了何處。
慌亂中戎狄軍士,只顧著哇哇亂叫,再加上已經(jīng)有先登之士爬了上來,頓時更加慌亂。
“哈哈,乃公是先登之士了。”
“噗!”
“豎子,安敢……”
一位胡子拉碴的壯漢剛登上城墻,由于過于激奮,竟忘了身處何方。
一位肥胖的戎人軍士,顫顫巍巍的將手中長矛送進(jìn)了胡子拉碴壯漢的心臟處。
一口鮮血不要錢的噴出,戎人軍士見狀,不知是害怕還是激動,“哇”大叫一聲,手中長矛一用力,竟然將胡子拉碴的壯漢推下了城墻。
這樣的情景在越來越多先登之士出現(xiàn)后,屢見不鮮。
活著的先登才算是先登之士,已死亡的先登,只能是勇士了。
但依舊有人樂此不疲,奮命一博。
“噗!”
“嗤”
“錚!”
死亡的盛宴,在夜幕下格外的血腥。
金戈交擊之聲如夜半舞曲,振奮著軍士們奮勇殺敵。
軍士們前赴后繼,有人連殺三四名敵軍而勇猛不失,有人未得寸功,卻也身死他鄉(xiāng)。
然,他們都是勇士,為命而爭,為更好的生活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宗周復(fù)興之路上的先驅(qū)者,亦是大周王朝能否中興的堅定擁護(hù)者。
奪城戰(zhàn)持續(xù)到平旦之時,伊闕城的西城門被“吱吱呀呀”的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