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與青春期和解:如何解決青春期關鍵問題作者名: (美)凱文·萊曼本章字數: 9428字更新時間: 2024-02-23 18:25:33
星期四 “你被禁足了!”
你會因為什么將孩子禁足?這種懲罰是對事還是對人?在本章,我們將討論如何培養一個有處世智慧的孩子。
我認識一個動不動就被家長禁足的孩子。如果忘了扔垃圾,他就會被禁足;如果沒有按時打掃房間,他也會被禁足。就在上周,他又被禁足了,原因是他在一門科目的考試中只得了B,盡管成績單上其他科目的成績都是A。我知道你們有些人會說:“什么?你在開玩笑吧。如果我的孩子帶一個B回家,我會樂得在客廳跳起來!”無論你對孩子的成績采取的是什么策略,我都得說,因為孩子得了B就被禁足確實是有點過分了。
不過仔細想想,在英語里面,“禁足”(grounded)一詞還有“腳踏實地”的意思,難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腳踏實地”嗎?從這種意義上說,如果你的孩子是“腳踏實地”的,就代表他能堅定自己的想法和信仰,有信心做出正確的選擇,做正確的事情,不管你是否在旁邊監督他。
只有那些被賦予責任的人才會成為負責任的人。那么,你會給你的孩子什么樣的選擇呢?很快他就要獨立生活了。你希望他過一種什么樣的人生?
你每天都在往孩子的行囊里塞東西,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既包括還在你庇護下的生活,也包括將來他們離巢之后的生活。不過你往行囊里塞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嗎?服裝和發型會像風一樣變化,你永遠猜不到下一本時尚雜志的封面人物會是誰。但是,良好的工作態度、正直誠信、尊重他人、勇于擔責等良好的品格永遠都是被看重的,值得信賴、敢于直言等重要品質足以為孩子的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走進青春沼澤
沒有一個青少年愿意承認這一點,但這就是事實。除非你的孩子在幼年經歷了長期的虐待和動蕩不安的生活,否則他會和大多數青少年一樣,帶著懵懂的純真走進青春期。這樣的純真與迷茫會讓父母既愛憐又擔心,甚至惶惶不安。你心愛的寶貝,在家里被百般呵護地長大,長輩把他當作整個宇宙的中心。而他現在要去中學校園里和那些你看不慣的臭小子們打交道了。這些臭小子是什么樣的呢?他們:
● 每一句話都帶臟字;
● 來自完全不同的成長背景;
● 不認為說謊有錯;
● 貪得無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 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讓自己在同齡人眼中顯得光鮮亮麗,只顧私利不管別人死活。
什么?你不覺得外面的孩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環境將你保護得比較好,那你不妨在課間到中學的走廊里散散步,也可以在放學后去操場上轉一轉,聽一聽,看一看。我保證你的眼睛和耳朵將為你打開一個令人震驚的新世界。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一定要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自己是屬于這個家的,是受到家庭庇護的,因為你教給他的那些價值觀在這幾年中會以多種方式得到檢驗。你的女兒會目睹其他孩子做一些她明知是錯誤的事情,但她會不由自主地附和,而她這么做只是為了融入他們。你的兒子會在新環境中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并身不由己地做一些讓自己顯得更“酷”的事情。
建立合理邊界
現在你的孩子已經是一名青少年了,你不能一直站在他的身邊為其遮風擋雨。但你可以在一些關鍵的方面建立起合理、尊重的邊界,這樣會給孩子很大的幫助。
宵禁
面對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時,家長們問我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我的孩子應該在晚上幾點前回家”。
但最要緊的并不是時間。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一定的自由,讓他們能做一些與他們的年齡相匹配的選擇,那么他們就能學會在任何時候都做出負責任的選擇,你就不用擔心時間的問題了。
當我十幾歲的孩子和朋友出去玩時,他們會問我:“爸爸,我應該幾點回家?”
我會聳聳肩說:“在合適的時候?!?/p>
我為什么要這么說?因為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我會一直給他們提供自己做選擇和負責任的機會,他們做到了。所以我不需要說:“你一定要在晚上11點前到家,不然要你好看?!笔聦嵣?,他們通常在我想開始找他們之前就已經回家了!
這是因為我們在此過程中形成了對彼此的信任和尊重。我們可以互相交談,而不是互相指責。我的孩子們知道他們屬于萊曼家,我們萊曼家族的價值觀是堅定不移的。
開車
當我們有3個孩子都達到了法定駕齡時,我和桑德決定不規定家里的車該怎么用,而是讓我們的幾個孩子——霍莉、克里斯和凱文二世——商量著制定規則。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是這么告訴他們的:“好了,伙計們,我要讓你們看看,如果你們每個人都開車,花銷會有多大,這可是一大筆錢。(我給他們看了我的保險公司賬單)我帶你們去車管所辦駕照,可不是因為我認為你們是笨蛋。你們很有頭腦,我喜歡你們的想法。但我得對你們的一切行為擔責,不管你們做了什么,保險公司都只會唯我是問。所以我希望你們花點時間,寫下你們心目中應該如何管理家用汽車的規則。然后我們再一起看一看,確定了之后就把它們貼在冰箱上。”
如果你讓你的孩子制定規則,結果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以下是我的孩子們自己想出的3條規則:
(1)永遠不要把油箱空著的車開回家;
(2)晚上10點前回家,絕不遲到;
(3)與你同車的朋友不要超過兩位。
如果你讓孩子們自己制定規則,他們就不太可能反抗和違反這些規則(畢竟,他們是第一個提出這些規則的人),比如規定開車時不能發信息。所以,請讓你的孩子擁有建立界限的自主權。
責任
我在本書中一直強調,一定要讓球落在合適的場地,讓孩子承擔屬于他們的責任。不是你的球就不要接。從現在開始,孩子所做的一切應由他負責,而不該由你負責。誰的錯誰來擔,誰都不該推卸責任。有句古老的諺語說得很正確:“那些用一根手指指著別人的人,就是在用三根手指指著自己?!焙⒆拥男袨榕e止、脾氣品行都屬于他自己。他需要在不受你干擾的情況下,親身體驗它們帶來的好處和惡果,因為這就是現實世界的運行法則。
家長們必須精明世故一點。太多的父母沒有注意到沙發上有一頭“大象”。例如,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有很多零花錢但并沒有在外面打工,也許你應該調查一下他的錢是從哪里來的。
無論你的孩子遵從什么樣的信仰和價值觀,你都必須用尊重他/她的方式與其交流,但也要嚴肅和直接。你必須明確告知孩子“在家里是不允許喝酒的”“你不能和女朋友關著門待在臥室里,任何情況下都不行”。你必須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和孩子對質。不然,你就讓現實教他們如何做人。
經驗之談
在過去的兩年里,我都數不清我兒子說過多少次“但你為什么不告訴我?”好像他不在他該在的地方是我的錯一樣。然后我聽到你說要把球放回它該放的場地,意識到我兒子不是問題所在,而我才是。是我總是讓他得逞,最終導致他養成推卸責任的壞毛?。∥艺媸怯薮?。
當時我就發誓以后再也不這樣了。后來有一次他錯過了足球訓練,然后沖進廚房把責任推到我頭上說:“媽媽,你怎么不告訴我?”
“這不是我的足球訓練。這是你的?!蔽抑徽f了這么一句話。
我兒子張口結舌,最后只能悻悻地閉嘴。他肯定在那里一臉困惑地站了好幾分鐘。不過現在他開始自己檢查學校的時間表,并在早上告訴我他有活動了。你說的方法真管用!
喬琳,堪薩斯州
禁果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看電視節目,勞倫的一位朋友過來了。就在我們寒暄的時候,我碰巧看到了電視屏幕上的內容,就說了一句:“好家伙,這可是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有點過分了吧?!惫澞可弦粋€男孩正和一個女孩做非常親昵的行為,而且就在晚餐時間這么肆無忌憚地讓全美國的孩子都看到。
勞倫的朋友接過話茬說:“萊曼博士,我還沒有忘記您七年級來我們班參觀時對我們說的話?!?/p>
“哦,”我說,“說了什么?”
“您叫我們管好自己的褲腰帶。”
教育孩子關于性知識可不是在他們八九歲的時候給他們隨便“講一講”,然后說“哇!我很高興我們上完了這一課”,就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任務了。當然,這樣的交流應該是你和孩子在緊閉著門的房間內完成的。
青春期男孩需要知道的3件事
(1)女孩子不喜歡被強迫做她們不想做的事。
(2)管好你的褲腰帶。
(3)對約會對象要尊重和友善。
青春期女孩需要知道的3件事
(1)你不“欠”約會對象任何東西,包括任何形式的親昵舉動。
(2)如果一個男孩說他愛你,但等不及要和你發生過分親昵的行為,那他和你在一起不是出于“愛”,而是出于“需要”。
(3)你的穿著會影響男孩對你的看法,因為他們會受到外表的刺激。你可能很喜歡那件緊身襯衫,因為它能展示你的身材,但它很可能在向你的約會對象傳達另一種錯誤的信息。
與上面的描述相反,你需要長期持續地和孩子討論有關性的事情。當電視上出現與性相關的畫面時,你要適時地做出評論,告訴孩子你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系并不贊同這樣的價值觀。在對待不同性別時你要表現出同等的尊重。你要回答孩子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比如什么才是真摯且忠誠的愛情,婚外性行為會在情感和身體上帶來哪些后果,等等。當孩子想了解真實情況時,你也要坦蕩地談論一些可能讓你感到不舒服的話題。
如果你的孩子開始約會了,那么,媽媽們,你得和你的兒子談一談。爸爸們,你得和你的女兒談一談。這些跨性別的對話非常重要。誰能比一個男人更了解男人們在想什么呢?誰能比女性更能說出她喜歡或不喜歡男性對待女性的方式呢?
我曾經在另一本書中深入地討論過這個話題。和孩子的討論具體該如何展開呢?可以參考我的以下這些建議。
● 把重點放在生物性上面,即兩性的生理機能。
● 向孩子客觀地解釋一下什么是性。我們必須強調身體和思想都要純潔。
● 強調性是神圣的——它意味著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在彼此忠誠的婚姻關系中,一生一世一雙人。關系應該建立在對彼此的尊重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需求”之上。
● 告訴他們為什么等待很重要。把統計數據擺在他們面前,同時告訴他們,當涉及性傳播疾病和意外懷孕時,“這種事永遠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說法有多不靠譜。使用避孕套也不能完全保證性行為的安全。
● 告訴孩子一旦把自己給了出去,就再也不會有“第一次”了。
●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約會,你得為他們制定一些規范。“在你進入戀愛這一人生階段時,我們需要討論一些指導方針。如果你要帶個女孩回來,你覺得哪個地方最能保護你的隱私?”
“當然是我的房間,”你兒子會說。
“不行,這不是可選項。不過我可以提供一個方案。如果你帶約會對象回來,我會和她打招呼,和她聊會兒天,然后我會走開去家里其他房間忙一會兒,這樣你在客廳里也能有隱私空間了。如果你想和女友一起看電影,我和爸爸會在其他的房間找點事做?!?/p>
是的,你們共享同一間客廳,但你想讓你的孩子知道,客廳也是可以用來進行社交活動的。讓你兒子的約會在你的地盤上進行,你就像是有了一個高級包廂,可以看到他在約會時是如何表現的,還能了解和他約會的女孩是什么樣的。
因為青少年只關注“當下”,而很少會去考慮未來5年、10年的事情,他們連下個周末的事都懶得去想。但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問他們:如果10年后你在高中同學聚會上看到了和你約會的男孩或女孩,你能微笑著和那個人打招呼嗎?能自然地把他/她介紹給你的妻子/丈夫嗎?你會感到尷尬嗎?這么一想事情就不一樣了,不是嗎?
經驗之談
我女兒14歲,但她看起來像18歲。商場里的每個男人都盯著她看,她說她討厭被人過分關注。不過,我始終無法讓她明白,穿緊身牛仔褲和緊身背心不僅僅是一種時尚宣言,而且是一種“嘿,好好看看我”的聲明。一個聽過你演講的朋友給了我一個建議,讓我試試,我丈夫也同意了。于是他帶瑞秋出去吃飯,向她解釋男人的想法。
瑞秋沒有告訴我那晚過得怎么樣,但第二天我注意到了她的變化。她仍然穿著同樣的牛仔褲和吊帶背心,但這一次她在外面套了一件長襯衫,掩蓋了她的曲線。她明白了。你是對的,我要做的就是讓她有機會聽她爸爸說說男人的想法。這肯定比總是嘮叨她的穿著要容易得多,壓力也小得多。
蘇珊,華盛頓州
信仰與價值觀
你真的希望孩子的信仰和價值觀與你的完全一致嗎?我希望不是,雖然這可能讓你感覺有點奇怪。多年來,你一直在孩子們面前傳授、宣揚并踐行(或不踐行)你的信仰和價值觀。你的行為往往比你的言辭更有說服力。但這種想法有時很傷人,不是嗎?但我們都不完美,在壓力之下難免言行不一?,F在,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時,他們會開始思考你試圖踐行的那些價值觀和道德觀是否正確,并決定是接受還是拒絕。
用事實說話
情境1:你兒子忘了把車鑰匙還給你,導致你無法按時去看牙醫。
處理方法:下次他想要再用車,門兒都沒有。
情境2:你女兒花光了所有零用錢,而現在才是這個月的第10天。
處理方法:“哦,這可麻煩了,”你說,“那看來你得動動腦子想點辦法了,因為你要到月底才能拿到下一筆零用錢?!?/p>
情境3:你兒子借了你丈夫的高爾夫球桿,回來時7號鐵桿不見了。
處理方法:“我知道你爸愛你,他也愛我。但我不太確定7號鐵桿在他心目中占據什么地位,只知道它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你最好想個辦法,要么快點把它找回來,要么花錢買一根新的,因為我了解你爸爸,他肯定會很惱火?!?/p>
情境4:你的女兒對晚餐大肆批評。
處理方法:你什么也沒說,只是把食物從她的盤子里拿走,但晚上把廚房門鎖上了。后來她想出門的時候,你說不行。當她問為什么時,你說:“我不喜歡你對晚餐的評價。你不喜歡那些食物,所以我把它們從你盤子里挑了出來,這樣你就不用看著這些垃圾生氣了。但是,它們是我花了幾個小時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如果你不尊重和欣賞我的努力,我也不想開車送你去任何地方?!?/p>
這就像沏茶的時候把沸水澆在茶葉上一樣。是時候讓他們接受他們迄今為止擁有的價值觀,并在現實世界中測試它們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杯色澤鮮亮的好茶,也可能是一杯泡得一塌糊涂的隔夜茶。不錯,你可以提供幫助和指導(畢竟,你仍然是家里的權威),但你的孩子現在已經是一個會思考、會做事的準成年人,而且很快就會獨立生活了。所以,如果她要測試這些價值體系,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趁著她還有你這個現成的顧問。
家庭、學校及其他場所
青少年的社交活動很豐富,而且他們開始與家人漸行漸遠,因為他們待在家里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就是為什么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堅定地站在你的保護傘下,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平安和幸福。即使青春期是一個社交活動異常豐富的時期,依然要保證與家庭相關的事務是第一優先項,包括家庭活動、共進晚餐、家務分擔、假期安排,等等。第二優先項必須是學業,要保證孩子能付出足夠的時間,取得與他們的個人天賦匹配的成績。除此之外的任何東西,不管是打工還是朋友,都是生活中“額外的”選項,是在前兩個任務充分完成的前提下才應該存在的。
但是,讓我們來看看大多數青少年的日程表,你會發現他們的優先順序是這樣的:
(1)朋友;
(2)學校及學校活動;
(3)家庭(有時候有幸躋身于上述第1項和第2項之間)。
難怪今天的家庭成員之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感覺更加疏遠,青少年也感覺不到家里有人關心他們。
活動陷阱
我親愛的妻子——烏平頓太太,特別喜歡過圣誕節。每到圣誕節,她就會把整個房子從上到下、里里外外都裝飾得喜氣洋洋。我們家的圣誕樹通常高達3米多,上面掛的裝飾燈足足有3 000多盞(這還只是一個保守的數字),當然,這些燈都必須連上插頭,接通電源。而作為家里一個對電路一竅不通的“天才”,有一年圣誕節,我決定把所有的燈串連到一個大的接收器上,而不是把它們分別插上。
突然,“噗”的一聲巨響,只見火花四射,有一些火花徑直朝我飛來。當我猛一轉頭看向那棵圣誕樹時,發現有17根松針射入了我的脖子后面。不過,這次意外也教會了我一些道理,其中一個是,電路過載會產生某種嚴重后果。
要判斷孩子是不是忙得不可開交,你只需看看放在他面前的每周日程表就可以了。很多孩子非常能干,在許多領域都有建樹,他們追求成功,努力上進,學習上也是優等生,但他們要做的事非常多。你的孩子可能每晚要做4個小時的家庭作業,要參加學校的演出,要上鋼琴課,還要參加運動隊,難怪他會忙得昏天黑地。如果我必須得做這么多事,那我也會左支右絀、疲于應對的。
你想問以前我是什么樣的嗎?我當學生的時候可沒有忙得不可開交,反而有些無所事事。我以前經常在星期一和星期五逃課,我喜歡一周只有三天的課程安排。我上學就是去學校露個面,僅此而已。
但是有些青少年就像勁量兔子(一種玩具)一樣不停地走啊走啊走……直到最后它們的電池電量耗盡并徹底倒下為止。
活動過多對孩子沒有好處!
但凡讀過我的任何一本書,你都應該知道我的立場:活動過多對孩子沒有好處!有些孩子在生活中不知所措是因為他們在學校表現不佳,要在這個屢戰屢敗的地方取得成功讓他們感覺壓力巨大。另一些孩子不知所措則是因為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很出色,因此他們很難只選擇一件事來做。
不管什么時候,你首先是一位家長。但有時候你也需要客串一下心理醫生。所以,現在你不妨暫時扮演菲爾醫生,和我一起分析一下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目前是什么狀況。
你的孩子是在全速奔跑嗎,就像勁量兔一樣?如果是,為什么?她是不是在想以下這些問題?
●“只有功成名就,我的人生才有意義。”
●“只有每個科目的成績都是A,我的人生才有意義。”
●“只有把別人交給我的每件事都出色完成,我的人生才有意義?!?/p>
●“只有能做到的時候,我才有價值;如果做不到,我就沒有價值。”
●“只有不讓別人失望,我才有價值。”
我認識一些在高中時門門科目的成績都得A的孩子,他們都是勤奮的“書呆子”,他們會成為在畢業典禮上致告別詞的代表,但在生活中卻一敗涂地。
每個孩子都需要休整期,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可以創新、做夢,或者發呆,總之不需要一直有事要做。你的孩子需要從持續忙碌的壓力中解脫出來。每個孩子都應該像個孩子那樣生活。在你家孩子的時間表中有這樣的休整期嗎?
作為在家庭中擁有權威的家長,你有能力對你的孩子說“不”。你應該對孩子說:“不行,你不可能什么都做?,F在你必須有所取舍。”
然后你作為孩子的家長,也作為暫時的心理醫生,要給孩子足夠的力量與底氣,鼓勵他們做出決定……為此,你要堅定地站在他們身后,不管什么時候,只要孩子需要,就給予全力的支持。
經驗之談
我們終于擺脫了枯燥乏味、疲于奔命的生活,這種感覺太好了!我們家有四個孩子,以前從星期一到星期六簡直就是一段瘋狂之旅,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好多活動要參加。在兩個大一點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這種情況好轉了一點,但后來他們參與的活動變得更多了,我們與他們相處的時間更少了。有好幾個星期,我覺得自己除了睡覺的時間之外就沒從家里那輛SUV上下來過,我一直在開車去這去那。
但這種情況不再了。我喜歡你提出的每個學期只參加一項活動的策略,在這個學年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全家一致決定采納這個建議。幸運的是,我們家兩個小一點的孩子都喜歡足球,而且他們的年齡非常接近,所以他們進了同一支球隊。兩個大一點的孩子在同樣的三天里參加課外活動。所以現在我們每周有三個晚上可以六點回家,能一起吃一頓真正的晚餐,另外兩個晚上我們都是一放學就回家,待在家里哪兒也不去。我們的生活仍然很忙碌(比我希望的要忙),但情況已經好多了。
安吉,新墨西哥州
培養品格
幾個月前,我、桑德和勞倫在規劃一次家庭出游。但由于她是我們巢中最后“一只小鳥”(她的兄弟姐妹們已經獨立生活了),我們告訴她,她可以邀請其他人一起去。
我對她選擇的同伴感到驚訝。從個人角度講,我并不喜歡這樣的小孩,原因有很多?;顒咏Y束后,我問勞倫:“你為什么邀請那個孩子?你知道我不喜歡他,你喜歡他讓我很意外?!?/p>
“哦,爸爸,”她說,“我邀請他并不是因為我喜歡他。我邀請他是因為我們班里沒有人喜歡他。”
9種全家一起做慈善的好方法
簡單盤點一下你家人的時間和能力。然后開展一次頭腦風暴,看看你們可以如何服務他人(既是作為個人,也是作為家庭成員)。如果你是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以下這些做法可供參考。
(1)如果左鄰右舍有孩子想學一種樂器卻負擔不起費用,你們可以提供免費音樂課(吉他、鋼琴等)。
(2)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我女兒漢娜加入了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一個名為“兒童希望箱”的組織,這是一個旨在救助孤兒的國際機構,該機構會通過幫助孤兒與美國和加拿大的基督徒建立社群關系,使他們獲得改變生活的力量。
(3)主動幫一位單身媽媽照看孩子,這樣她就可以每周有一個晚上屬于自己。
(4)星期六早上幫老人整理庭院、付賬單或者去雜貨店買東西。
(5)幫助鄰居為庭院除草。
(6)洗車,但不接受酬勞。
(7)當你的鄰居外出度假時,幫他們照看家里的狗。
(8)冬天如果年邁的鄰居不便穿越積雪的人行道時,每天幫她把郵件送到門口。
(9)放學后邀請新來的轉學生到家里作客,大家一起做小點心。向他介紹所有家庭成員并表示歡迎。
如果你希望孩子不要一心只顧自己,不要只想著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周到、體貼并為他人著想,那你就需要在自己家中樹立這種富有同情心的榜樣。當你看到別人有需求時,就試著讓全家人一起設法滿足他們。通過這樣做,你就為孩子樹立了為他人慷慨奉獻時間、金錢和其他資源的榜樣。
我們萊曼家族把自己的家當成了社區援助中心—— 一個任何人都可以來作客并能得到愛、關心和傾聽的地方。你的家是個安全基地嗎?你的孩子(以及別人的孩子)喜歡去你家里玩嗎?你關心那些涌進家門的青少年嗎?
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就像在照顧一只被關在玻璃屋里長著橘色羽毛的小野雞——看起來很漂亮,但實際上與外界隔絕。把你的孩子隔離在玻璃屋里是最簡單的方法。但這對你和你的孩子來說都是不健康的。為什么不邀請一個家庭條件不如你家優越的家庭的孩子過來玩呢?或者邀請一個沒人喜歡的孩子?我知道我的女兒比她的父親更有同情心,多年來我們選擇參與的家庭活動給她樹立了慈悲慷慨的榜樣,她讓我自愧不如。你知道我是怎么想到通過和家人一起做家庭活動來幫助別人的嗎?是我的家人教我的。他們愛我,我從不懷疑這一點,但他們也關心其他人,甚至是我們不認識的人。
與那些不討人喜歡或不如你幸運的人交往,也許能讓你和你的孩子有一些改變。你想讓孩子成為奉獻者還是索取者?如果你想讓她成為一個索取者,那就把她養得像鄰家那些孩子一樣——貪婪挑剔不負責任,不但讓他們的父母抓狂,也讓你這個鄰居抓狂。如果你想讓她成為一個奉獻者,一個關心他人的孩子,那就為她提供幫助他人的機會。
最近我聽說一個青年團體正在幫人洗車。這種活動沒什么新鮮的,但他們做這件事的方式非比尋常。他們不收錢,也不接受捐贈。他們只是微笑、洗車,并對人們說:“祝你度過一個美妙的夜晚!”還有一個家庭(這個八口之家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得到了當地一家商場每星期五晚上來這里演奏兩個小時音樂的許可。購物中心的經理都快樂瘋了,不僅是因為商場里涌進了大量被這家人吸引而來的人群,而且是因為有免費的音樂會可以聽。所以有時他會在購物結束后請這家人吃比薩。這是這家人一周中最樂在其中的一天,商場的顧客們也因為他們而露出了笑容!
星期四要做什么
(1)決定你想往孩子的行囊里裝些什么。
(2)建立合理、互相尊重的邊界。
(3)樹立奉獻的榜樣,防止自私行為的出現。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這能讓他們知道在人生中不是只要付出了就會得到掛在棍子那頭的胡蘿卜的。當你做了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而不期望獲得任何回報時,你就會感覺良好。這可以極大地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他們以一種正確的方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所以,讓我來問問大家,當你的孩子準備離家獨自生活時,你往他們的行囊里塞了哪些東西?是讓她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其他人最好對她言聽計從,否則就如何如何嗎?還是將她培養成不但理解家規的重要性而且能嚴格遵守,在做出不當選擇時勇于承擔責任,而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家長們,這一切都要從你開始,因為當你的孩子看到你這樣做時,她也會這樣做。
現在你明白自己擁有多大的力量了吧?
★制勝之策★
讓現實教孩子如何做人,你就不用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