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江夏騎得很慢,心事重重。
周敏兒被發現的時候,手表,項鏈和身上的錢都沒了。但是周家人覺得,她的死不是簡單的搶劫殺人。
理由是周敏兒出事的前幾天,曾經跟家里人抱怨過,說下晚班回去的時候好像有人跟蹤她。
周家三代才有這么一個女孩,又生得這么漂亮,全家人都當眼珠子似的供著。當時周爸一聽就說讓哥哥接她下班。
可是周敏兒死活不愿意。說自己這么大個人還要哥哥接送,同事們看見了會笑話。況且她上班的制衣廠在南城,哥哥去一趟太遠了,耽誤干家里的活兒。
一家人爭論了半天,最后決定等敏兒下晚班的時候,讓哥哥去路口迎她。
要是早知道她在巷子里出事,我該在橋頭等著她的……
周哥懊悔地搖著頭,反復念叨著。然而他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江夏腦袋里竟鬼使神差地劃過了一些畫面——
就是她溺水時“看”到的那些。
那些之前不連貫的畫面隨著敏兒哥哥的訴說,開始自動地“排列組合”,拼湊出了一段影像:夜晚,一個女人晚歸,路過巷子口,身后有一個模糊的人影跟上了她……
怪不得,江夏之前便覺得那身影眼熟,原來竟是周敏兒。
可是,這怎么可能?!
且不說江夏為什么能“看到”周敏兒遇害前的情景,單論這時間也對不上啊,她溺水的時候是在傍晚,那會兒周敏兒還沒出事呢!
難不成,她“重生”回到十八歲,還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不不不,這太匪夷所思了,已經超出了她的認知范疇。她只能強壓住內心的震驚,假裝鎮定地告辭離開。
還沒到巷子口,就看見母親遠遠地站在那里,顯然是在等她。第一次出攤,母親到底是不放心她的。
江夏趕緊壓下心中翻涌的思緒,做出一副又興奮又驕傲的表情,迎了上去。
她笑嘻嘻地跟母親“炫耀”著自己多么能干,半天時間就賣光了食材,然后又從腰包里掏出記賬的小本子,要跟母親報賬。
母親笑著說回家再說。然后在后面幫她推著車子。母女倆有說有笑地往巷子里去。
一個白衣的身影立在巷子里。
林風?
江夏一愣。他怎么在這兒,這個時間,他不是應該在南城做家教的么?
隨即她腦中一緊,立刻意識到林風出現在這兒多半是沖著她。
自從那天過后,江夏一直忙著幫母親出攤,早出晚歸。林風一連幾天都沒看見她,說不準今天就是特意來堵她的。等一下他肯定要問她那天是怎么回事。
江夏面上不動聲色,繼續跟母親開著玩笑,腦子里開始快速地想說辭。
果然,林風看見母女倆過來,便主動迎上來打招呼,然后又替她們把三輪車推進了院子,靠墻邊停好。
江媽笑著問林風要不要一起吃午飯,她做了好些菜。
林風擺擺手,說自己已經吃過了。接著他對江媽說,自己有個大學同學這周過生日。之前他答應了送禮物給對方,但又不知道女孩子喜歡什么,因此想讓江夏幫著參謀一下。
同學?怕是女朋友吧?
江媽笑著調侃,林風的臉色肉眼可見地紅了。但下一刻又糾正說確實是同學,不過在學校里給自己幫了不少忙。所以他總得有所表示。
于是江媽便讓江夏別忙著卸車上東西了,先去給林風當參謀。
江夏只得聽話照辦。她覺得林風說的多半就是個借口。在江媽面前,林風只字不提江夏那天的事情,大概是怕江夏有什么不敢跟母親說的秘密吧。
不得不說,林風真的是個善良的人。他總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這樣的人就不應該受到任何傷害。所以哪怕再怎么內疚,江夏也絕不后悔救了他。
冥冥中若是真的有什么后果,就讓她來承擔好了。
二人說著話出了院子。
一離開母親視線,江夏連忙跟林風道歉。
她說那天自己查了考試分數之后心里憋得慌,于是跑到江邊散心。結果又一不小心掉進了水里。一連串的倒霉事讓她整個人都要崩潰了,就想找人傾訴一番。想來想去,也只有林風哥哥了。結果沒想到把林風嚇了一跳。
這兩天她心情已經平復了,也想清楚了。以后就讀衛校,將來當個護士,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挺好。也讓林風千萬別在意她那天怪異的舉動。
其實江夏也知道,自己這番解釋著實有些牽強。說這些話的時候,她一直低頭搓弄著衣角,不敢抬起頭來,生怕林風一開口就戳穿了她。
說來好笑,哪怕內心已經是“四十幾歲老阿姨”了。可面對林風的時候,她仍舊像是那個慌慌張張的小女孩。
沒想林風聽完后,并沒有提出任何質疑,他只是笑了笑,說她沒事就好。那他就不擔心了。
接下來,江夏問起林風,他想買哪種禮物給同學,是學習用的,還是女孩子喜歡的飾品,玩具?
林風說自己也沒想好,不知道女孩一般喜歡什么。江夏說那就去小超市看看吧。林風同意了。
二人沿著巷子往前走,誰都沒說話。
氣氛莫名地有些尷尬。不,或許只有江夏自己覺得尷尬。她一想到那天拉著林風的手走了一路,便恨不能找條地縫鉆進去。
正好到了巷子口。江夏看了一眼出事的院子。
明晃晃的警戒線還拉在那里,但周圍路過的人已經不會再好奇地往里瞧了。事情才過去了三四天,就已經快要淡出人們的視線了。
于是為了緩解氣氛,她說起自己去吊唁周敏兒的事,又問林風去了沒有。誰知,林風一臉迷惑:周敏兒是哪個?
聽了這話江夏抬起頭,吃驚地看著他:前幾日被歹徒劫殺的那個女孩,城中村的周敏兒,你不認識?
林風搖搖頭,說他知道這件事情,不過,不認識那個死去的女孩。
江夏愣了一下,很快又恢復如常。沒再說什么。
很多事情都變了。變得有些奇怪。
如果她記憶沒出錯的話,“上一輩子”認識周敏兒,正是在林風的葬禮上。
那個葬禮是在殯儀館舉行的。去了很多人,七巷八弄的街坊,學校里的同學和老師,幾乎所有跟林風有交集的人都去了。
當時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其一,是幾個半大的孩子圍著靈柩不停地磕頭,痛哭流涕。
江夏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林風竟默默地資助了幾個失去父母的特困學生。怪不得他要早出晚歸,做好幾份家教。
當時其中大一點的孩子說,林風幾年前去他們學校做社會實踐,當了幾天的代課老師。知他們這幾個人的家庭困難。從那時開始,就每隔一段時間給他們寄錢。還寫信鼓勵他們不要中斷學業,一定要努力上高中,然后考大學。
這件事林風一直堅持了幾年,直到他死的時候。
而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則是周敏兒的出現。
作為城中村的“女神”,她的出現自然引起了一陣注目和騷動。
然而,那天周敏兒表現的有些異常。她毫不在意其它人的眼光和竊竊私語,一進門就徑直撲向林風的靈柩,對著他的遺體嚎啕大哭,哭到站不住,幾乎癱軟在地上。
就連悲傷中的林風父母也不得不關注到了她。
很快,便有嘴快的人把周敏兒的身份來歷告訴了林家爸媽。兩人雖然沉浸在悲傷中,可看過來的眼神,卻不由自主地帶上了一層質疑,甚至還有些厭惡。
江夏其實明白林家爸媽的想法。
周敏兒這種不顧一切的舉動,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她與林風之間可能存在男女之情。實際上,在場的人們面上不說什么,但眼神中卻分明流露出了類似的猜測。
林家爸媽大概也是想到了這些。他們瞧不上周敏兒這樣的女孩。更不愿意死去的兒子跟她扯上什么關系。
而那些平日里都把“女神”掛在嘴邊的男孩子們,也同樣沒有一個人在這時候靠近周敏兒。
最后,還是江夏看不過去,上前扶了周敏兒一把。遞給她一包紙巾。
從那起兩人就算認識了。
但也僅僅算認識,交集并不深。
江夏從沒有特意地問過周敏兒跟林風的關系。一直以來,她都以為他們倆哪怕不是男女朋友,至少也是關系比較“曖昧”的異性朋友之類。
說起來,那時江夏對此一點嫉妒之心也沒有。因為在她的眼中,周敏兒和林風,一個男才一個女貌,年齡又相當,怎么看都挺般配,像是小說里的男女主角。
那時的江夏,對林風除了朦朧的戀慕,更多的是崇拜。她把林風視作“偶像”,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的偶像配得上這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當然也包括漂亮的周敏兒。
可如今,林風竟然說不認識周敏兒。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