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的背后是人:高盛交易員眼中的貨幣經濟
- (日)田內學
- 722字
- 2024-02-27 11:35:39
胖虎演唱會的票為什么總是能賣光
要知道,有時候我們買票可不一定是因為看上了這張票的價值。
《哆啦A夢》里胖虎的演唱會永遠是座無虛席的。明明沒有人想聽胖虎那五音不全的歌聲,但每一個人都會搶著要演唱會的門票。
原因很簡單。只要你不去演唱會就會被胖虎揍得鼻青臉腫。換種說法就是,胖虎演唱會的門票就是“不被胖虎揍”的承諾。
事實上我們會用紙幣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我們會迫切地追求紙幣,是因為如果不用紙幣,我們就會被抓到牢里。這雖然看上去不可置信,但要知道我們的法律可是明文規定了這一點。
這就是納稅。稅必須使用日元(紙幣或硬幣)繳納。如果有滯納稅款的話就會有國稅廳的人上門征稅,要是還不交稅就會被關進牢里。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條法律,所以我們才會使用日元。
所以本章開頭提到的問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因為公民需要納稅”。A選項“因為紙幣可以兌換金子”和C選項“因為日本央行會保障其價值”都不能構成人們使用紙幣的理由。
一直到江戶時代,日本人平時還是在以白銀、銅錢、小判金以及大米等東西來買賣商品或支付工資,而非日元。但從明治時代開始,日元貨幣突然得到普及。其中,1873年的地租改革極大地促進了“日元的普及”。可惜當我在歷史課上學到這個年份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知識點的重要程度。
歷史老師在課上劃的重點是:“地租改革指稅收與大米收成脫鉤,向土地所有者統一收稅。”而在金錢的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條則是“政府只承認以日元貨幣納稅”。
從此往后,只有日元貨幣才可以用來納稅,不僅金子、大米不可以,甚至美元都不行。你要是不納稅就會被抓到牢里。這樣,即便納稅人不相信日元的價值,也不得不想辦法獲得日元貨幣。
就這樣,日元貨幣的流通隨著征稅而不斷加快,漸漸地成為交換商品時所必需的“流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