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傍晚炊煙美,在草場上打草割草的少年們,像星星稀疏灑落在天空上一般散落在草場的幾個角落。有相識人的小哥幾個,就一起拉常一起打草,那都是近村的具有長久關系的人們。由于草場是偌大的地方,通常都是各做各的活計,以免打的草不夠牲口吃而沒做好被大人罵。
太爺爺今天如往常在草場上打草,而且還學會了拾柴了,看燒火做飯的老媽媽那么辛苦,這個少年也懂得了憐憫,當然回去的時候不會忘記路過薊水河岸時折幾只蘆花驅蚊蟲。像往常一樣,蹲在草地上找牲靈草呢,整整齊齊的割下來,以便牲靈草趁著這個夏天還沒過的時候多長一茬,這是上次看到金家門上的金家大長工囑咐老媽媽侍弄那菜畦時的話語,借著這個說法過來的。
“關家~小子~,哎~~”不遠處似乎有個熟悉的稱謂召喚,可不似在叫其他人,像似在叫太爺爺。太爺爺先是一愣,懵在哪里一小下。但遠方的少年貌似還挺著急的,又揮著手向草場打這招呼,這是太爺爺興奮的確認了,就是在叫他!太爺爺伸直了下腰,把手掌橫在眉毛上擋住夕陽那刺眼的陽光,是啊,草場是多么大,草場是荒地,但也不是荒地,只有生命力頑強的作什才能生長。揮舞著手的少年肩上也扛著鋤頭在向他走來。
原來是沒有留意,今天不知道什么日子哩,好多人都在大路上走過,只是大家都沒有時間留意而已,都在忙活手下的打草活計。太爺爺也熱情的用不太熟悉的方言回應著,放下手中的活計,和路上的少年雙向奔赴去了。“我媽叫我下了工回來過草場來找你”“孫嬸子說過哩,你是他家二小子,比我大嘞,我就喊你孫二哥吧。”孫家二小子點點頭,一下應允下來。就這樣,有兄弟嘞,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有兄弟哩。
孫家二小子和太爺爺拉常了幾句,就得扛著鋤頭回趟家,由于太爺爺在給金老爺子家戶上工,又親他娘,家里的活計基本上也就是太爺爺幫襯著,所以孫家二小子很想見見這個和他一樣能干的小弟弟,這門義氣算是認下了,孫家二小子就急忙趕著回家去,同時囑咐太爺爺快點忙完手中活計,過幾天到孫家門上約著待會嘮嘮家常。
太爺爺目送完這個小“二哥”走遠后,加緊勞作的步伐,貌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穿過心底,涼爽爽的似解暑的冰嚼了一大口。晚上躺在那爛草炕上,竟有些興奮的不能一下就入睡。他的小二哥真親切,在人堆里一眼就能瞧見,轉的滴溜溜的大眼睛,一看就是精明人。好似平日里遇到的同齡近齡的人,墩墩實實的,不似小二哥能干事哩。而且孫家老媽媽和太爺爺最投脾氣,孫家老媽媽的預判也是神準,可不是最和她像的就是孫家二小子,越想著越覺得小二哥神氣哩。
但是孫家小二哥可是說要我過幾天去他家耍哩,真的好開心。由于白天的疲累,竟開心的睡死了過去,夜的靜謐似乎很是催眠呢,安撫了一個又一個疲累的身體和精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