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夏日難熬靜謐夜
- 維生
- 來財來才
- 1152字
- 2024-02-25 13:13:00
春天的腳步慢慢輕也似的在往天上飄走,北方的春天本就短。不知什么時候柳枝早就滿滿當當壓滿了綠葉,那似剪刀的春風好似連著加了幾個通宵,才把那葉兒修的齊齊整整。在那高高的路邊的幾棵楊樹上,不知什么時候喜鵲早早搭上了一個又一個小窩棚哩。
近村的林子里,早上也有啄木鳥在“哆哆”的啄樹,老人家說過,啄木鳥可是個好大夫嘞。也許這就是天賦吧,也是生存的活計,它怎能不知道樹上的蟲子在什么位置哩。這些技能哪里來的,小孩子總是好奇的問出“它咋會哩”,老人家總是慈笑滿面的說“它的家里人就在它像你們小娃娃時候教它哩”。是啊,世間萬物間的生存技能的傳承,老一輩人都是當作使命來執(zhí)行,即使放在現(xiàn)在,生身父母也是自覺身上有這種責任擔當在身上哩。
話說那薊水河可是個寶藏河嘞,不說深水區(qū),就在淺灘岸邊就有那通體透明的魚兒呦,漂亮的很,村莊里的人都叫這種魚兒為“銀魚”,或似因為撈起一條這魚,身上的鱗片能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熒光,但是這七彩的熒光似在鱗片的末端呈現(xiàn)那彩云般的美麗,好似七彩浪花,而鱗片的主體在陽光下映出珍珠的銀,珠光寶氣的,和當時的碎銀可以媲美。或許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美好的愿望,所以給它起了個很仙的名字。
與白天閑逛的日子迥異的是,傍晚的忙碌。太爺爺這個少年,需要到?jīng)]有耕地的草場上割草喂牲口,那草場可不是整整齊齊的平地,都是坑坑洼洼的一腳深一腳淺的草地,也不是所有草都是適合牲口的食物,這個還是太爺爺喂養(yǎng)了一段時間才知道的。能吃的草也不是很多,要想牲口喂養(yǎng)好,傍晚就出去,現(xiàn)在的工作量頂之前懵懵懂懂的幾天的工作效果。是啊,牲口將養(yǎng)好了少生病,主人家那些耕地的伙計也對太爺爺這個瘦弱的少年刮目相看哩。
春夏之交的夜晚,天氣逐漸轉(zhuǎn)些悶熱起來,棚子里時常早上地面潮乎乎的,晚上就多起了蚊蟲,擾得人睡不安寧。太爺爺就趁白天,主人家沒有活計的時候,去了趟孫家老媽媽,找來問下這夜晚可如何是好嘞,擾得人又乏又睡不得,乏的睡了也是躁的起夜好幾次呢。孫家老媽媽聽著太爺爺這個少年的話時,臉上表情一下心疼一下被逗笑,若有旁的人,肯定會指點的說,這女人犯了什么癔病哩,咋又哭又笑的哩。
孫家老媽媽叫太爺爺晚上割牲靈草的時候,順道把那岸邊的蘆葦花折上幾只。晚上央求做飯的老媽媽點上一只,像供香一樣燃著就行。那蚊蟲可是懼怕這蘆花煙霧,這樣晚上太爺爺就能睡覺嘍。不過孫家老媽媽叮囑太爺爺可不能多點幾只,如若多點那幾只,太爺爺也得像蚊蟲一樣被嗆的出屋住不了嘍。和孫家老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過的很快,太爺爺眷戀不舍的離開孫家,盼望著孫家小二哥趕緊回來,帶著這份心情,踏上了傍晚的工活之路。
傍晚的河真美,除了那搖曳的蘆葦蕩,還有大野雁拖著那沉重的翅膀“撲棱”的起飛,可是嚇了人一跳呢。薊水河啊,世代哺育幾個村子的人們,好似母親懷抱著這些貧苦的,讓人心疼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