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石墻被海風和時光打磨得光滑如鏡,仿佛映照著維克多·雨果波瀾壯闊的一生。
格恩西島的歐特維爾海屋是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政變登基后雨果流亡的寓所。書房里那張簡單的書桌堆滿了手稿,每一頁都躍動著反抗的烈焰,每一行字都回響著對自由的吶喊。窗外是大海無垠的胸懷,那是雨果創作的源泉,也是他精神的歸宿。
雨果之子將歐特維爾海屋描述為“一幢三層樓的自畫像,許多房間填出的一首詩”。如其所言,海屋本身就是一部用石頭和海水寫就的巨著,每一塊磚瓦,每一扇窗戶,都訴說著這位文學巨匠的傳奇。他的愛恨,他的憤怒,他的夢想,都交織在這棟房子里,如同海上的迷霧,捉摸不定,卻又真實存在。
我閉上眼,仿佛聽到海浪拍打著海岸的聲音,那聲音穿越時空,帶著雨果的低語,在我的耳邊回響:
“大海,是我的墨水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