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宮中對話
- 人家求星君賜福,你玩科技降神?
- 敘事行者
- 4202字
- 2024-02-08 20:30:00
如果只有他一個人看過上面的內容,那他一定會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必定想法設法將他除之而后快。
但是這上面寫的東西太勁爆,又不能讓太多人知道,衛滄只能找那些權高位重,實力雄厚的人,并且對皇帝忠誠度有保證的人。
蔡公公和荀虞候就很合適。
這兩個人的反應與事情的進展,和衛滄昨天晚上預想的差不多,說明他昨天晚上想出來的計劃基本成功一半。
人事已盡,其余都看天命。
接下來就看皇帝怎么處理了。
甚至可以說,成敗,在此一舉。
皇宮位于中都城正中心,作為整個帝國的核心,占地面積自然不小。
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里面的面積,要遠比外面看見的要大。
一條溪流從林中穿過,載著兩人的小船順著順流而下,以一種不太正常的速度向前飄去
蔡公公坐在船上,身后的船夫搖著船槳,順著溪流很快就行進到一座高山的山腳下。
還未等小船停穩,蔡公公便一步跳到了岸上,大踏步向前走去。
“備四個人上山,要快些,咱家有急報給主子。”
迎過來的人也是個太監,聽到這話,立刻轉頭吩咐下去。
“找四個腳下利索的來,送蔡大官上去。”
吩咐完下面的人,那太監又轉過一張笑臉對著蔡公公。
“蔡大官這么急,可是銀子的事情有了著落?”
“是有了著落,銀子找回來了,中都府的差役正在清點數目,按照咱家的估計,應該是找回來了絕大部分。”
蔡公公眉頭也是緊鎖,不自覺地伸手摸了摸胸口,被衛滄“發現”的那幾張帶血的供詞就放在那里。
“不過后面還有更大的麻煩,比那二十萬兩還要麻煩的多。”
“還有這種事?什么事情能比丟了二十萬兩還要麻煩?”
一聽蔡公公這話,那太監臉上也露出驚色,剛想追問,卻見蔡公公搖了搖頭。
“不能說,只能交給主子定奪。”
見蔡公公態度頗為堅決,那太監也就不再追問,只是目送著四人抬著個小滑竿,送蔡公公往山上走去。
這山倒是不算矮,四個人扛著蔡公公,爬了快一個時辰才趕到山上去。
在山頂的位置,蓋著一座精致的道觀,門前十幾個金甲武士手持兵刃嚴陣以待。
難怪外面總有皇帝不愛上朝的傳言,這光上山下山就得兩個時辰,換誰誰也不喜歡天天玩爬坡折返跑。
打頭的武士迎上來,伸手攔下幾人去路,待驗過蔡公公的身份之后,才單獨將蔡公公放了進去,讓剩下幾個轎夫在外面等著。
道觀里面人不多,基本都是低級的宮女和小太監,這些人在看見蔡公公之后,立刻都低頭向蔡公公行禮。
可是蔡公公沒有時間搭理他們,只是快步走到大殿門前,撲通一聲跪在外面。
“啟稟主子,奴才蔡滿有要事稟報,此事十萬火急,奴才不敢耽擱。”
蔡公公嗓門很大,哪怕隔著門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是關于那二十萬兩銀子的,銀子找回來了。”
不多時,門后隱約響起一陣腳步聲,是好像有人在向門口走來。
腳步聲在門口停下,只聽吱呀一聲,大門打開了一道供一人通過的縫隙。
門后是一個約莫五六十歲,頭發花白的老太監。
那老太監睜大有些昏黃的眼睛,仔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蔡公公,這才低聲招呼了一句。
“主子叫你進來回話。”
“謝主子。”
門后的太監讓開身形,蔡公公趕緊起身走了進去。
剛進門沒有幾步,那太監就將殿門關上,蔡公公也順勢絲滑地跪了下去。
“啟稟主子,將作監之前丟失的銀子已經找到了,殿前司和中都府的差役正在那里守著。”
“找回來了多少?”
說話的是個男人,透過幃帳的影子,能看出他正盤腿坐在大殿中心的八角法床上。
層層疊疊的幃帳將男人的體貌遮掩的非常嚴實,根本看不清衣著長相。
能讓蔡公公稱呼為主子的男人還有誰?
自然是大郯帝國的皇帝!
不過看這位現在的狀態,不像是個龐大帝國的皇帝,反而更像是一個修為高深的道長。
“回主子的話,將作監丟了二十余萬兩,這次找回的數量也大概是二十萬兩,不過具體數目外面還在核對。”
道長嗯了一聲,點點頭。
“這件事你辦的不錯,偷銀子的賊找到了嗎?”
“回主子的話,奴才口中的要事正和偷銀子的竊賊有關。”
蔡公公從懷里拿出帶著血的幾張紙,托舉過頭頂。
“具體的事情,都寫在這張上,請主子過目。”
開門的太監站在蔡公公身后,見道長示意,便從蔡公公手里拿起幾張紙,穿過重重幃帳,遞到了道長手里。
大殿里面安靜下來,能聽到的,只有三個人的呼吸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道長的呼吸聲變得越來越明顯,大殿里的壓迫感也越來越重。
啪的一聲,這幾張紙被拍在法床之上,好似大殿里響起一聲驚雷。
巨大的聲響將蔡公公驚得打一個哆嗦。
“這東西是誰寫的。”
道長的語氣一如既往地沉穩,但是任誰都能聽出來,這平靜的語氣下面,燃燒著熊熊的無名孽火。
“還有,這幾張紙上面的東西,除了你,還有誰看過?”
“回主子的話,昨日晚上,我們依照將作監司鑰衛滄的計策,設下埋伏,將銀兩找回,但逃脫了一個頭目。”
“今日清晨,又是依照衛滄的方法,才找到那個頭目,只是找到的時候,那人已經死了,這東西也是在尸體上找到的。”
蔡公公低下頭去,現在道長火氣正上頭,他可不敢直面道長,誰知道這人火氣上頭,會不會把氣撒到自己身上。
“至于誰看過,除了奴才,只有荀漳和衛滄看過這上面的內容,這也是衛滄看過之后,叫奴才和荀虞候單獨看過,這才沒有將里面的內容走漏出去。”
“如此說來,看過的人確實不多……不過除了你們,想來至少還有一個人看過,那便是殺了那頭目的人。”
道長又將幾張紙拿了起來,遞給了旁邊的老太監。
“田芹,你也看看吧,還有蔡滿,你們兩個替我想想,那個兇手,為什么要將這些東西留下來?”
田芹接過幾張紙,站在旁邊仔細看了起來,大殿中又陷入了沉默。
似乎是有點受不了這個氛圍,蔡公公抬頭偷眼看了一眼道長,又偷眼看了一眼正在看那幾張紙的田公公,猶豫了一下,這才說出自己的猜測。
“回主子的話,奴才在想,這東西有沒有可能是假的,是那個兇手故意放出來迷惑朝廷的。”
“假的么?”
聽到蔡公公的想法,道長想了想,但并沒有給予肯定,而是看向一旁的田公公。
“回主子的話,奴才覺得這東西不像是假的,至少有一部分是真的。”
似乎是察覺到了道長的目光,田公公將手中這幾張紙輕輕放下。
“因為上面寫的很多東西,和宮里收到的消息是基本一致的。”
“我也覺得這上面的東西講得通,他們這些做兒子的,能不能干出這種事情來,我這個當父親的,心里能沒有數嗎?”
道長捏起了手邊的拂塵,向著空中揮舞了幾下,似乎是要拂去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他們心里想什么,我這個當父親的也是清楚的,當然,三府臺的那些人也是清楚的。”
“只要主子說它是真的,那他就是真的,說它是假的,那它就是假的。”
蔡公公跪在地上,算是逢迎了一句。
“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不過這東西也不一定是假的。”
道長將幾張紙拿了起來,借著光仔細看著上面的血跡。
“那個死人,受傷的地方是在哪里?”
“回主子的話,應該是脖子,而且出了很多血,衣服都被浸透了。”
蔡公公想了想,接著補充道。
“這些都是衛滄說的,按照奴才的觀察,他說的沒有什么問題。”
“田芹,你能看出這上面有什么問題嗎?”
“回主子的話,這上面的血跡有兩種,一種是洇上去的,還有一種是濺上去的。”
田公公再次接過幾張紙,看了幾眼,又將幾張紙平舉起來。
“看濺上去的樣子,如果真的是脖子受傷,那當時這幾張紙應該是在這個高度。”
“所以呢?蔡滿,這個問題你來回答。”
趴在地上的蔡公公,額頭上的冷汗立刻就下來了。
主子為什么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是說自己辦事不利?
不,不對,如果是那樣不應該是這樣的語氣。
問題還是出在紙上面,那個死人的血濺到了紙上面,這代表什么?
想到這里,蔡公公忽然想起來衛滄對他說過,這東西不像是假的。
衛滄憑什么敢于肯定這東西是真的,而且老祖宗和主子都認可了?
濺到上面的血跡,衛滄說那人長得像在將作監縱火的人,衛滄說這東西不像是假的……
蔡公公腦子里面靈光一閃,他終于知道為什么了。
“回主子的話,不管這東西是不是真的,至少那個死人是知道這個東西的,而且這東西也不是兇手疏忽,反而是兇手故意留下來的,為的就是讓后面追查的人看到。”
想明白的蔡公公抬起頭來,不過沒有看道長,而是看向了站在一旁的田公公。
“如果上面真的是噴濺血跡的話,甚至可以說,那個死人就是在將這東西給兇手的過程中被殺的,死者的血跡濺到了這上面。”
“能想到這一點,你還算聰明,之前那一句話,雖然是朕知道你是在拍馬屁,但是你說對了。”
道長發出幾聲冷笑,將幾張紙從田公公手里拿了回來。
“既然那個兇手想讓朕看見這東西,那這東西到了朕的手里,那它的真假就由不得他。”
“朕說這東西是真的,那這東西就是真的,朕說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偏偏那個兇手很聰明,這東西是真的的話,對朕很有利,所以哪怕它是假的,朕也得承認這東西是真的。”
“更何況這東西不完全是假的,哪怕這兇手有點小心思,朕也得接下來。”
“陛下圣明,一眼就看出來那藏頭露尾的鼠輩心里想了什么。”
蔡公公趴在地上,根本不敢看坐在床上的道長。
“好了,起來吧,在這件事情上,能找回銀子,你干的還是得力的。”
道長將這幾張紙放在身邊,示意蔡公公起來回話。
“我記得你之前說過,此次能找回銀子,全靠著衛滄的計策,跟我說說,這個衛滄都干了什么。”
“謝主子,這個衛滄雖然年紀不大,只有十六七歲,但以奴才的眼光來看,他確實是個人才。”
蔡公公從地上站起身來,但是依舊低著頭。
“這個衛滄的能耐,要從主子第一天給中都府送催命香的時候說起。”
“這衛滄本是將作監的司鑰,所有銀子進出庫都要從他那里領一半鑰匙,因此雖然和這個案子有關系,但也是因為碰不著銀子,加上胡汝成為他說了幾句話,所以很快就被放出來了。”
“就在這第一天的晚上,這個衛滄突然報上來一條消息,朝廷調給羅武縣的銀子有問題。”
“雖然這上面寫了問題確實是出在羅武縣的賑災銀,但是他一個小小的司鑰是怎么知道的?”
道長打斷了蔡公公的話,他偏過頭,看了一眼旁邊的供狀。
“他是不是也參與其中了?”
“回主子的話,從后面的事情來看,奴才認為衛滄并沒有參與到整件事情之中,而且如果找不到銀子,他作為將作監的一員,肯定也難以逃避陛下的懲罰。”
蔡公公頓了頓,見道長沒有反駁,這才接著講述道。
“衛滄當時提出來的是羅武縣賑災銀的手續有問題,那張調令上只有將作監內部的大印,沒有三府臺或者戶部的大印。”
“但是司鑰作為將作監的官吏,只受將作監的管轄,開門也只需要將作監內部的大印,因此就給他們開了門。”
“不過后來真正確定羅武縣的賑災銀有問題,是在第四天的早上,那時候羅武縣司庫和其他人的口供已經被送到中都府。”
“在奴才,胡汝成和中都府那群差役什么都沒有看出來問題的時候,又是衛滄站出來,指出了口供里的時間問題。”
“你遞上來的那份口供,我也看了,他說的很對。”
道長招招手,田公公從懷里掏出幾張紙遞給了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