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才知道世界那么大

毛澤東退出軍隊后,打算繼續求學。他開始關注報紙上的招生廣告,在專業的選擇上舉棋不定,先后報考了警察學堂、肥皂制造學校、法政學堂、公立高級學校,但都不滿意。最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學”)。

毛澤東在這所學校里讀了半年,深感這種學校中刻板的校規和有限的課程遠不能使自己滿足,覺得在這里讀書還不如自學。毛澤東對他認定了的事是敢于采取哪怕驚世駭俗的行動的。1912年7月,他毅然決然地從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退學,寄居在長沙新安巷的湘鄉會館,每天步行3里路到位于瀏陽門外定王臺的湖南省立圖書館自學。

湖南省立圖書館坐落在長沙古城的東南角。這里原來有一個土臺子,是西漢年間景帝之子劉發用國都長安運來的泥土堆積起來的。每每思念家鄉和母親,劉發就會站在這個臺子上遠眺長安。劉發死后被封為“定王”,這個臺子就被百姓稱為“定王臺”。清朝時期,這個土臺就蕩然無存了,只有通過這個名字,人們才能了解到當年這里還有過這樣一段歷史。辛亥革命爆發后,湖南省政當局采納一些文化人的建議,利用舊址上一座兩層的樓房辦起了湖南省立圖書館。

圖書館的樓上為書庫,放置各類中外書籍和報紙雜志;樓下大廳是閱覽室,接待前來借閱的讀者。圖書館因為開辦時間不長,加上地點比較偏僻,周圍樹木蔥蘢,環境很是幽靜,在這熙熙攘攘的長沙城里還真是一個難得的讀書場所。

毛澤東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自修計劃。每天圖書館一開門,他總是第一個進來,一聲不響地到書架上取了書,靜靜地伏在閱覽桌前聚精會神地閱讀,直到關門的時間到了,才站起身來依依不舍地離去。天天如此,風雨無阻,從不間斷。他在圖書館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只有中午肚子餓了才到街上買點兒吃的,這也算是他唯一的休息時間。

初進圖書館時,毛澤東真是又驚又喜,恨不得一口氣把這些書全都讀完。中國的經史子集,外國的文學、哲學、經濟、歷史、地理,他無不涉獵。特別令他大開眼界的是譯成中文的世界名著以及古希臘、古羅馬的文藝作品。他興趣最大、收獲最多的是西方18世紀和19世紀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近代科學的著作,如盧梭的《民約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特別是嚴復翻譯的書,如亞當·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論》、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等,他幾乎一一讀過,可以說相當集中地接受了一次較為系統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啟蒙教育。毛澤東如饑似渴地閱讀,深入細致地思考,并聯系社會實際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獲得了大量的知識,受到了空前的啟示。毛澤東后來回憶這一段自學生活時說:“那時進了圖書館,就像牛進了鄰人的菜園,嘗到了菜的味道,就大口大口地拼命吃?!?/p>

省立圖書館的一面墻上掛著一張很大的“世界坤輿地圖”,這是毛澤東第一次見到的世界地圖。每次經過這里,他都要在地圖前站立很久,懷著極大的興趣仔細觀看。由此,他才知道世界原來這么大,中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湘潭縣在地圖上根本沒有顯示出來。他感慨地說:“我小的時候,以為韶山蠻大;后來出了門,又認為湘潭縣大,湖南省更大。中國自古以來稱天下,自然是大得了不得,哪想到今天一看地圖,原來世界有那么大!”這個發現對一個走出鄉關才一年多的知識青年來說,感受該是多么新鮮和強烈!

通過這幅大地圖,毛澤東想到,世界如此之大,人口一定很多,人生在世,都希望過得幸福一些,但是從自己的經驗出發,聯系在湘鄉、韶山一帶的所見所聞,覺得一般人的生活過得并不好。這是不合理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革命,革命靠誰?就靠青年。毛澤東深深感到自己和所有的青年都肩負著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歷史使命,任重而道遠。

正當毛澤東海綿吸水般地汲取新知識的時候,他的自修道路上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父親不支持他這種似乎漫無目的的讀書生活,拒絕繼續供給他費用;同時,他寄居的湘鄉會館也被占了,住進了一些被遣散的湘鄉籍士兵,經常滋事打架。不能再在這里住下去了,毛澤東必須另找棲身之所。

就這樣,毛澤東結束了半年多的白天到圖書館看書、晚上回湘鄉會館寄宿的艱苦而清貧的自修生活。在這半年多時間里,他學到了許多古今中外的知識,自認為是“極有價值”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措勤县| 甘孜县| 石门县| 遂宁市| 乌拉特中旗| 娱乐| 新河县| 鄂托克旗| 雅江县| 类乌齐县| 巴青县| 澳门| 嘉黎县| 霍城县| 武清区| 温泉县| 祁阳县| 沭阳县| 陆河县| 金乡县| 获嘉县| 龙口市| 齐齐哈尔市| 招远市| 朝阳县| 蒲城县| 达孜县| 龙海市| 曲周县| 乐山市| 杭锦后旗| 清镇市| 崇仁县| 连州市| 阿拉善右旗| 晋宁县| 尚志市| 双桥区| 北辰区|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