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2 面向戰略規劃研究的體系貢獻率問題分析

戰略管理主要包括需求、規劃、預算、執行、評估5個環節。軍事領域的戰略規劃是指為達到一定的戰略目標,在分析判斷國家安全形勢和未來戰爭的基礎上,從全局高度謀劃軍事力量建設與運用、進行戰爭準備與實施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活動。戰略規劃關注國家根本性的軍事政策,決定軍事活動的目的和任務、方法和原則、重點和步驟。戰略規劃是戰略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將戰略目標轉化為實施路徑的關鍵。一般來說,戰略規劃通過路線圖、計劃表、項目方案、投資計劃等成果形式將戰略目標和戰略意圖轉換為戰略行動規劃計劃及實施方案。

戰略規劃項目是指列入較高層次軍隊組織的發展規劃,對軍隊戰略能力建設與運用有重要貢獻的項目,它也是戰略實施和軍事力量建設的核心內容。在體系化戰爭時代,作戰體系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核心支撐,也是戰略規劃和執行的重要抓手。戰略規劃項目評估應在體系對抗背景下充分考慮作戰體系能力需求,根據項目對于作戰體系能力生成的貢獻進行評估決策。體系貢獻率評估是推進軍事力量體系化建設與運用的重要抓手,已在裝備發展領域得到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基于能力的規劃是體系時代戰略規劃的重要特征,基于重大項目的核心戰略能力建設是軍隊戰略目標“解碼”“落地”的關鍵所在。

本書聚焦軍隊戰略規劃評估視野下的體系貢獻率問題,以裝備系統的體系貢獻率研究為重點,同時拓展到規劃項目的體系貢獻率評估研究,具體如下:

裝備系統的體系貢獻率問題屬于“人、事、物”中的“物”對組織的貢獻率問題,主要從裝備系統功能和戰術技術指標對作戰體系的能力與效能的增量角度進行評估,但是靜態考慮裝備能效指標對體系指標的貢獻是不夠的,需要充分考慮裝備系統融入兵力單元和任務鏈路后對作戰能力和作戰效能的影響。

規劃項目的體系貢獻率屬于“人、事、物”中的“事”對組織的貢獻率問題,根據戰略規劃的“戰、建一體”要求,借鑒和發展原有體系貢獻率評估理論和方法,在建立項目建設效益與作戰體系能力關聯關系的基礎上,開展戰略規劃項目對作戰體系能力生成的貢獻率評估方法研究,為戰略規劃項目評估決策提供定量支撐,提高戰略規劃評估階段的軍事力量體系化建設與運用水平。

上述研究涵蓋了“人、事、物”中的“事”和“物”的貢獻率,本書暫不研究“人”對組織的貢獻率問題。

根據以上分析,需要先建立戰略規劃問題的研究框架,給出裝備系統和規劃項目在國防和軍隊戰略規劃研究中的定位,從而明確這兩類體系貢獻率評估的問題背景和技術邊界。通過借鑒美軍的使命能力柵格模型,建立戰略規劃項目評估的層次化研究框架,如圖1-1所示,由上到下依次為全軍聯合作戰體系戰略目標指導、戰略方向使命作戰體系運用、軍種體系兵力建設、項目投資與資源管理4個層次。從該圖中可以看出,各能力要素通過項目建設形成能力要素基元(根據能力要素類型劃分的作戰能力生成基本單元),并集成到體系兵力這一能力聚合單元(根據兵力結構劃分的作戰能力集成聚合單元,包括戰場感知、指揮控制等能力單元)中,從而支撐作戰體系能力生成。戰略規劃項目與作戰體系能力關聯建模的研究思路具體包括以下3個步驟:

(1)基于任務清單的作戰體系能力需求分析。先根據作戰體系使命任務流程設計聯合任務清單,再根據該清單分析能力需求,并將其量化為能力聚合單元的集成指標。

(2)基于預期建設績效的規劃項目定位分析。根據項目預期建設績效分析規劃項目在作戰體系中的定位,即其能夠為哪些能力聚合單元提供支撐。

(3)基于能力要素基元的能力-項目包關聯建模。通過分析規劃項目與能力要素基元之間的映射關系,結合規劃項目定位分析結果建立能力-項目關聯模型。

圖1-1包括10個互相映射關聯的部分,下面對其進行簡要介紹。

(1)底部的能力要素基元是提供能力解決方案所采用的形式(裝備要素或非裝備要素),例如研發新的飛機或在現有系統中增加新的軟件或新的訓練方法。

(2)左下角顯示的資源/投資是開發和維護能力解決方案所需的預算。

(3)中間的能力聚合單元是兵力和能力的組合管理,通過對各類投資項目按照聯合能力域進行歸類匯總,提供成體系的產品組合管理。

(4)左側中間的兵力要素是運用和維護各類資源的組織要素。

(5)左上方的核心能力按照任務類別對任務、計劃和作戰要素進行歸類匯總,它是能力的高級定義。

(6)右上方的威脅/條件屬于外在因素,其會影響需求空間。

(7)頂部的戰略指導是國家戰略指導總體能力要求的組合,如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國家軍事戰略等。

(8)能力聚合單元上方的交叉線代表聯合任務清單,它通過分層的任務列表(從左側分解得到)建立與威脅/條件要素相匹配的任務清單,并通過在給定威脅條件下達到要求所需的性能水平來量化任務。

(9)位于軍種體系兵力建設上下方的交叉線代表兵力管理,它負責向指揮員提供必要的部隊,以支持指派的任務。

圖1-1 戰略規劃項目評估的層次化研究框架

(10)能力聚合單元下方的交叉線標識了所需能力與可用解決方案組合之間的數量或質量差距,根據差距確定可能需要投資的領域,這里用項目-項目群來填充這些需要投資的領域,從而給出了投資項目所處的位置。

在戰略規劃項目與作戰體系能力關聯模型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在上述研究框架中對裝備體系貢獻率和項目體系貢獻率兩類問題進行界定,具體如下:

(1)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問題主要是提供戰略目標和作戰體系能力所需的能力要素基元,它是作戰體系的核心物質要素,也是規劃計劃投資項目的主要對象之一。通過裝備技術資源系統建設,提供作戰體系中能力聚合單元所需的各種作戰空間裝備系統功能,為體系能力生成和戰略目標實現提供“物”的支撐。因此,貢獻率評估需要聚焦裝備系統對作戰系統和作戰體系能力生成的貢獻。

(2)項目體系貢獻率主要通過開展項目建設,將能力要素建設成果集成到體系能力聚合單元中,為作戰體系能力生成提供“事”的支撐。因此,貢獻率評估也要聚焦項目建設效益對體系能力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萨嘎县| 天峻县| 扎鲁特旗| 灵丘县| 都江堰市| 新邵县| 长治市| 大悟县| 普兰店市| 大埔区| 石首市| 酉阳| 金平| 襄汾县| 万盛区| 府谷县| 霞浦县| 河西区| 平利县| 昭苏县| 铁力市| 北安市| 桃园市| 汉阴县| 湘潭县| 安吉县| 卢湾区| 富蕴县| 齐河县| 贡觉县| 金乡县| 周宁县| 西吉县| 古丈县| 武乡县| 德州市| 陇西县| 弋阳县| 永靖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