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要上電視
- 攪亂文娛圈
- 余鳧
- 2066字
- 2024-01-18 19:18:12
趙大海一怔,臉上閃過片刻的驚訝,這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太成人化了。
一般的小孩子,通常只會說“叔叔好”。
剛才這孩子說話時,腳下意識往前走了一步,趙大海幾乎有種錯覺,這孩子是要跟自己握手。
目光在楊大同臉上轉(zhuǎn)了一圈,竟然看出了一絲他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成熟,這讓趙大海意識到了什么。
他收起本想拉進距離而說的“咱們都是大字輩的啊”的笑話。
行為不自覺代入了工作模式,他伸出手,正色道:“請坐。”
楊大同坐下。
“聽我愛人說你原創(chuàng)了兩首歌曲,為香江澳城回歸而作,是嗎?”趙大海認真問道。
“是的”楊大同簡潔道。
“創(chuàng)作多久了,以前唱過嗎?”
趙大海并未直接帶出“是否真的原創(chuàng)”這個話題,想必已經(jīng)從電話中知道妻子問過了這個問題,他換了種方式問道。
“今天,沒唱過。”
“......”趙大海愣住了。
他察覺到不對,皺起眉頭:“這么說今天是你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唱......為何是這里?”
楊大同很是平靜,替他說出了心里話:“因為這里是電視臺大院,里面住的都是電視臺的職工,而我,想上電視。”
潛臺詞,想上電視,就必須認識電視臺的人,所以我來了這里。
趙大海瞪大眼睛,盯著楊大同一時沒了聲音,李娜來到丈夫身邊,面上難掩驚訝。
她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所以,不是自己將這孩子帶回了家,而是這孩子讓自己將他帶回了家?
是這樣嗎?
只有趙月月,一會看看爸爸媽媽,一會看看楊大同,不明所以。最終還是覺得動畫片好看,眼睛轉(zhuǎn)向電視。
前世楊大同活了四十歲,以他幾十年磨煉出來的經(jīng)驗,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做事,最好別輕易暴露意圖。
剛上桌就把底牌攤開,只會讓自己被動,陷入不利境地。
今天這件事,最好的做法其實是,花上一段時間,最好以月計,最低也不能低于半個月。
因為在小縣城,這是一條新聞從出現(xiàn),流傳,發(fā)酵,到傳入媒體耳中,本該有的速度。
小縣城閉塞不假,可媒體人也沒有大城市新聞從業(yè)者的緊迫與壓力。
嗅覺遲鈍的多。
最后,讓電視臺的人自己找到他。
當然,這是一般新聞,突發(fā)事件不包括在內(nèi)。
還有,就算不能等待事情自然發(fā)酵。
必須主動出擊,那也最好是再推個人出來。
比如楊玉祁,“他”在多個地方“賣唱”,最后不經(jīng)意間來到電視臺大院,意外被趙月月的媽媽帶回家。
從而引出后面的事。
而楊大同最好隱藏在暗中。
因為他太小了,出身又是最大的破綻。
說他創(chuàng)作出了兩首歌,還是為香江澳城獻唱,怎么看怎么惹人懷疑。
楊玉祁起碼去過大城市呀,不會那么快暴露。
但那是一般情況下。
不是現(xiàn)在。
楊大同沒有時間了,他能等,他奶奶等不了。
為了盡快籌到一筆錢帶奶奶去大城市治病,他必須冒這個風險,哪怕留下隱患也沒辦法。
但楊大同也不是一點準備沒有,他留了后手。
房間里一時很安靜,只有《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聲音。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
趙大海啞然失笑,這孩子這么坦誠,反倒讓他一時不知該說什么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確定了,這孩子是有備而來。
“原創(chuàng)”的問題不需要糾結(jié)了,既然李娜說沒聽過他唱的那首歌,那多半確實是原創(chuàng)。但卻不是這孩子,而是他背后的人。
這孩子是來找自己的,目的么,或許就是他說的“想上電視”。
而那首歌就是誘餌。
至于上電視干什么,求名還是求利,還是為別的,趙大海必須要好好試探一下。
“那首歌有名字嗎?”趙大海問。
“有,《公元一九九七》”楊大同說道。
“恰當”趙大海點頭。
本來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立場,他覺得如果歌名能加上國名,或者回歸二字,或許更有韻味。
但仔細想想,那樣反倒刻意了,有畫蛇添足之嫌。不如直接以《公元一九九七》,以紀年命名,來的簡潔大氣,響徹當當。
思考片刻,他認真點頭:“很合適。”
“原創(chuàng)是誰?”趙大海問出了核心問題,盯著楊大同,目光銳利。
就等于是說,誰在背后策劃了這一切。
“我?guī)煾浮睏畲笸c對方對視,并不回避,淡淡道:“我家在谷堂村,東組66號,我?guī)煾缸∥壹液竺妗!?
“很好找”
趙大海點頭,對方很坦誠,既然說出地址,那么多半是可信的。因為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對方想來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弄虛作假。
“你師父叫什么?”趙大海身體前傾,表情認真,鄭重問道。
“蕭老?”楊大同也說的分外認真。
“蕭老??”趙大海疑惑,覺得有點怪。
“那么,你師父想上電視,是為了什么?”趙大海問出了整件事最關(guān)鍵的地方。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楊大同說的有些含糊:“還能是為什么,自然是為名利。”
看似說了,但又什么都沒說。
事情談出眉目前,還是留有一點余地好。什么時候該坦誠,什么時候該保留,楊大同知道分寸。
“還有,不是我?guī)煾赶肷想娨暋睏畲笸嫔J真,一字一頓道:“是我,我要上電視。”
趙大海有些錯愕,想說什么。
李娜忍不住插話:“你想讓月月爸爸帶你上電視?”
“嗯”楊大同點頭,轉(zhuǎn)向趙大海:“可有新聞價值?”
趙大海又是驚訝,這孩子竟連這個都知道。
毋庸置疑,一條新聞能不能上電視,要看它沒有價值。
他沒有輕易回答,而是淡淡道:“我還沒聽過歌。”
簡而言之,有沒有新聞價值,要聽過歌,經(jīng)過評估再說。
楊大同裝作不經(jīng)意間轉(zhuǎn)了一下頭,錄音機沒有打開,房間里也沒有看到別的錄音設(shè)備。
他將一直背著的吉他轉(zhuǎn)到身前,再次唱了一遍。
李娜看向丈夫,發(fā)現(xiàn)他嘴巴翕張,深知丈夫習慣的她知道,丈夫是在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