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大象臺?”
“二英子,大象臺的”那莘捂住話筒,喊道。
“大象臺?平時沒有業務往來啊,怎么突然打電話來了?”那瑛提拉著拖鞋走過來,頂著滿臉的黃瓜片,疑惑道。
“鬼知道”那莘將電話遞過去。
“喂,你好,我是那瑛。”
“什么,你們籌備了一首歌,是歡迎香江回歸的,想讓我唱......哦,是嗎?”那瑛一聽就沒了興趣,大象臺不是豫省的嗎。
種地的地方,土的不行,能寫出什么好歌。
且她剛經歷了一次失敗。
現在對小地方小公司是敬謝不敏。
那瑛現在的興趣是大唱片公司,還必須是國際的。
那瑛1993年簽了灣島福茂唱片。
實在是不去灣島不行了,在這之前她靠山寨蘇芮起家,后來唱出了點名氣,獎倒是拿了一堆,可對事業沒啥實質性幫助。
一直是個晚會歌手,地方臺的晚會,春晚的晚會,參加了無數。
春晚更是參加了四次,可都是合唱,唱的還大多是人家的歌。
92年首次參加春晚唱的還是田震的《好大一棵樹》。
嘖嘖,她就看不慣田震,比她強到哪啊,但就是能遇到好音樂制作人。
專輯一張接一張的出,還叫好又叫座。
哪像她出道十年了,她這一路走的多難啊,歌舞團考了三次才考上,專輯一張沒出。
最有名的只有一首《霧里看花》拿的出手。
她嫉妒田震,嫉妒蘇芮,甚至嫉妒......王菲,嫉妒一切條件運氣比她好的人。
所以她才去了灣島,簽約福茂唱片。
因為只有福茂唱片愿幫她出專輯。
對歌手來說,只有出了專輯才能稱得上歌手,不然就是一賣唱的。
讓她恨得咬牙的是,就連賣唱,人家也是首選師姐毛大敏,其次才是她。
可惜94年福茂唱片給她打造的首張專輯《為你朝思暮想》,雖然讓她從晚會歌手成功轉型成為唱片歌手。
可惜連點水花都沒引起,徹徹底底的失敗。
95年推出了第二張專輯《白天不懂夜的黑》,短期內倒是在灣島創下銷量近三白金(十五萬張)的紀錄。
可惜灣島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要對媒體一遍遍講一模一樣的話,穿的衣服要跟唱片上一樣,早上五六點鐘就起床面對發型師和化妝師,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
結果她臉上化妝過敏,臉全腫了。
還有,灣島人排外,她融入不進去,總覺得是一個局外人。
她性子梗直,不會說話,不會搶鏡頭,哪玩得過人家灣島歌手。
最主要的是,有人罵她土妞。
所以,她又回了內地。
從那之后,那瑛就想明白了,必須簽約大唱片公司,還必須有國際背景。只有大唱片公司才有實力幫她制作精品專輯。
一瞬間那瑛腦子轉了無數念頭。
話筒里那位王副臺長或許是頭次遇到素質極高,又不吭聲一直傾聽他說話的歌手,絮絮叨叨介紹了一大通。
好半天才說出了他們制作的那首歌的名字,《公元一九九七》。
“這是什么破名字?”那瑛撇嘴。
慶祝香江回歸的?
那瑛首先想到灣島羅大右的一首《東方之珠》,她雖然闖蕩灣島市場失敗了,但好歹留了點人脈。
她聽到消息,羅大右打算重新編寫這首歌,作為慶祝香江回歸的歌曲。
大象臺的人比得上羅大右?
別傻了,那瑛不屑。
電話那頭已經開始播放那首歌的旋律了,似乎篤定會打動她似的。
“二英子,高豐來了,我走了”門口傳來聲音,那瑛還沒來得及回頭,身體就被人扛起。
“啊”
話筒中突然響起一聲尖叫。
楊大同與王紹春面面相覷,后者本能的感到不妙,這聲音怎么這么熟悉啊,可是這是在打電話啊。
你那瑛再急,也不應該對著電話啊。
他下意識看向楊大同。
楊大同眨眨眼睛,滿臉茫然。
王紹春暗松口氣,這還是個孩子,應該不懂。
“冤家,你咋回來了”話筒里傳來那瑛的叫聲,還伴隨著啪啪的聲音,好似在拍打什么。
此時錄播室里還播放著歌。
“一百年前我眼睜睜地看你離去
一百年后我期待著你回到我這里
滄海變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
一次次呼喚你我的......
冤家”
話筒里聲音陡然高亢,蓋過了歌聲。
王紹春面色鐵青,果然是他猜的那樣,那死女人果然在干壞事,竟然故意隔著電話讓自己聽到。
想他堂堂一正派男人,還是一位副臺長,如何受得了這個。
太不尊重干布了。
王紹春氣息粗重,氣得臉都紅了,腰都彎了。
那又鳥果然不是好鳥。
楊大同也暗罵。
他媽的,前世今生第一次接觸你那瑛,你就給我來這個?
關鍵只能聽,看不到,更可恨。
“我眼睜睜地看你離去
我期待著你回到我這里”
歌曲開始循環,本來再正常不過的歌詞,在那一聲聲叫聲的襯托下,突然變得不正經起來。
王紹春本來還想著忍辱負重,想著那邊完事了還能接著打電話。
關鍵是歌都循環幾遍了,那邊還沒結束。
他娘的,那女人的男人是干什么的,這么能拱。
楊大同心道,還得是人家踢球的,弄來弄去就是不射門。
王紹春實在聽不下去了。
“啪”他掛斷了電話。
楊大同懵懂,眨著大眼睛:“那邊在干什么呢?”
王紹春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你小子聽得兩眼放光,你問我在干什么呢?
楊大同撇撇嘴,也不裝了,他按下旁邊一個按鈕,將一卷帶子取了下來。
這可是電視臺的錄播室,最不缺的就是錄音設備。
“你想干啥?”王紹春眼睛瞪了起來:“你最好別干壞事?”
楊大同裝作沒聽懂,塞進了書包里。
王紹春猶豫了下,最終沒吭聲。
“小子,看來你的招不好使”王紹春徹底不報希望了,自己也真是失了心,聽了他的話。
“誰說的,多撒網,總能捉到魚的”楊大同深吸一口氣,繼續拿起了電話。
他心知王紹春可以放棄,自己不行。
王紹春就算不靠綜藝娛樂跟影視劇,光憑著新聞資訊,加上自己告訴他的發展路線,他也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可是自己不行。
他別無后路。
想到這里,他盯著電話簿上的人名。
毛大敏,田振,韋惟,蔡國青,白薛,孫月,李那......
這就是他要來省臺的原因,不然一個普通人哪里知道歌手的電話。
“喂,你好......”
心里默默祈禱,不論是誰,不管好壞男女,誰第一個來,我將傾盡所有,報以萬倍。
將你捧上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