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次交鋒
- 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
- 淺海游
- 2118字
- 2024-01-25 12:59:00
“嗯?”
朱載堃聽到有人叫自己,便抬頭看見眾人正齊齊望向自己,嘆口氣,緩緩開口道:“王兄,我能有什么看法?這幾年一直養(yǎng)病,連書都讀的少了。再說,諸位內閣的師傅都在這里,術業(yè)有專攻,我這個局外人還是不要添亂的好。”
朱載堃尷尬的笑了一聲,連忙推辭,他并不打算出風頭。
現在的自己即無權勢,也無簇擁,就算能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那也不過是給自己這兩位哥哥做了嫁衣。
要治大明,需要下狠藥,周公雖好,與我無優(yōu)。
“福王殿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苷f出術業(yè)有專攻之語,足見殿下平日用功之深。”張居正忽然站起身來,朝著朱載堃行禮道,露出一絲欣賞之情,談話使人如沐春風。
“哈哈,這位便是張相公吧!自小便有神童之名,我大明得此人,如猛虎添翼,豈有不興之理。”朱載堃看著此時不過三十來歲的張居正,激動的喊道。
隱忍十幾年,而初衷不改,強行為大明續(xù)命之人,朱載堃看著真人站在自己面前,自然激動萬分。
況且,這張?zhí)酪彩请y得的俊材,神態(tài)舉止,言談文雅皆是不凡,能在史書留名,便是對此人的最大肯定。
“多謝殿下美譽,神童之名,不過人云亦云。至于殿下說的,如猛虎添翼,更是無稽之談。我大明如今有首輔嚴嵩,次輔徐階,此二人才是我大明的雙翼。”張居正拱手道,聲音鏗鏘有力,不卑不亢。
裕王朱載垕看著張居正,滿意的點點頭,自己的兒子還缺個師傅,不由起了心思。
“太岳,說說你的想法,我們大家也好參考一番。”
徐階見裕王已經注意到了張居正,便有意朝著張居正喊了一聲,想要對方在裕王面前一展才華。
“是,閣老。”
張?zhí)莱娙诵辛艘欢Y,甩了甩長須,正色道:“那我就拋磚引玉,說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北方有韃靼進犯,東南沿海,又時常受到倭寇侵襲,再加之各地方官員貪墨之風盛行,這些年,各省天災不斷,官府疲于急救,自然造成國庫虧空。
浙江產的絲綢,全國盛名,一畝桑田的收入也遠遠高于農田,只是怕浙江的百姓不同意。桑田需要三年才能成材,這頭幾年的生絲賣不上價格,我怕百姓會擔心口糧不足,改稻為桑的意愿不高。若是因此激起民變,則萬事休矣。”
張居正對此憂心忡忡,對內閣擬好的奏疏也并不看好。
大明朝的弊端在哪里,所有人都很清楚,但無人敢言。
“張大人,改稻為桑乃是國策,百姓愿意改自然好,不愿意改也得改。”嚴世蕃見張居正對內閣的奏疏持否定態(tài)度,不由高聲提醒道,自信滿滿。
這改稻為桑的國策是他們父子倆一起想出來的,司禮監(jiān)批紅,陛下同意的事。
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止這份差事的推行。
“小閣老說的是,是在下欠妥考慮了。”張?zhí)垒p笑一聲,回禮道。
“民可使為之,而不可使知之,等到浙江的百姓種了桑樹,他們便會明白皇上的苦心。”嚴世蕃自信的回答道。
現任的按察使鄭泌昌、浙江巡撫胡宗憲,都是他嚴家的人,豈會失敗。
“張師傅所言不無道理,若是百姓不同意,將如何?”裕王朱載垕思索片刻,開口詢問道。
“那就讓百姓將地賣給別人,既然他們不愿意做,那就讓給那些愿意做的人去辦。”嚴世蕃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關于這件事他早就考慮好了,運作得當,自己又能從中賺回不少銀子。
朱載垕聽見嚴世蕃如此回答,便知道對方早已想好對策。
嚴黨把持朝政多年,其中不乏有治世能臣。
徐階高拱無奈長嘆一口氣,他們面對此事毫無辦法。
陛下將這件事交給嚴世蕃去辦,他們也不能貿然插手,更不能從中作梗,只能祈禱對方自己走了臭棋。
但深知嚴黨之人的官場作風,張居正料到此事或是倒嚴的最佳時機。
朱載堃聽著幾人的談話,憑借他對歷史的了解,這嚴世蕃是打著賤買百姓的田地,實現土地兼并。
有了政策,一切都是名正言順。順勢而為,便無人可擋。
朱載堃不由佩服起小閣老的才思敏捷。
桑樹種植至少要等開春,天氣回暖,已是四月。
新一季的稻苗已經插上,百姓便不會放棄秧苗而改種桑樹。
浙江的官員為了這改稻為桑的國策,便只能選擇讓富商來買賣百姓的良田,至于價格,自然越低越好。
到時嚴黨的官員再從富商手中謀取好處,這件事除過苦一苦百姓,對所有人都有利。
朱載堃想明白這些,便感覺這嚴世蕃不虧是個鬼才,若是能將這些手段用到正途,以后成為新的首輔也不是不可能。
就連老好人呂公公,也說過,皇上心里裝的是九州萬方,一兩個縣淹了也就淹了。
朱載堃想著想著,不由心頭一怒,憑什么苦一苦百姓。
“小閣老,不知浙江這次要將多少稻田改為桑田。”朱載堃見眾人并沒有在意這個話題,只好自己開口詢問道。
“回福王殿下。根據江南制造局年前發(fā)給內閣的奏疏來算,今年在浙江至少要增加三十萬畝的桑田,才能滿足海外的絲綢數量。”
“不知這一畝稻田市價如何?”朱載堃繼續(xù)追問道,三十萬畝良田,憑借幾個商人可吃不下。
“回殿下,豐年每畝五十擔糧食,災年則賣四十擔糧。”
嚴世蕃對答如流,面對清流黨可能提出的阻礙,他早已想好對策,卻不想如今提出這些問題的卻是個小娃娃。
“哦!既然這改稻為桑是國策,浙江巡撫便有權讓百姓以半價售賣,若是碰到災荒,豈不是二十擔便可得到這些上好的水田。”朱載堃恍然大悟道,如此下來幾個富商分一分,倒是差不多。
嚴世蕃聽著朱載堃的回答,臉色陰沉,他知道,若是繼續(xù)讓對方追問下去,此事便會一發(fā)不可收拾。
清流黨的人一定會趁機教唆御史臺上疏,那又將是一場大麻煩。
“福王殿下,這是國策。殿下,可要干涉政務。”
嚴世蕃看向高座上的人影,聲音突然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