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偵作家馬拓:“非隨機犯罪”系列(共2冊)
- 馬拓
- 1013字
- 2024-01-15 17:45:23
1
一個陽光充足但寒冷刺骨的冬日里,古城北邵鎮郊外的某座廢棄的磚廠里,挖掘出一具白骨化的尸體。尸體被藏在一座雜草叢生的廢舊磚窯中,看上去至少有七八年之久了。尸體呈半蜷縮狀,身長大概一米七,頭發還未完全降解,能大致看出是一頭短發;一身看上去是秋衣秋褲的裝束,腳穿人造革皮鞋,顏色均已經辨別不清。現場的法醫根據尸體的盆骨和恥骨大致推斷出死者為二十至三十歲的男性。
“能判斷出尸體被埋了多久嗎?”勘查現場的刑偵支隊探長劉洵問身邊戴著大口罩的法醫。
女法醫丁雁心支開面前咔咔拍照的技術員,半蹲著觀察了一會兒說:“這個我不能跟你確定,只能從肉眼觀察到的脫鈣程度跟你說個大概。”
“你說吧。”劉洵皺著眉頭,看著狹小磚窯里塞滿了穿著不同警種制服的同事,覺得有點兒胸悶氣短。
“大概——七到十年?”丁雁心攏了攏鬢邊的頭發,撥弄了一下死者身上的衣服,“這挺奇怪的,死者穿著秋衣秋褲和皮鞋。一般來說,如果兇手想要消滅證據,不應該把衣服、鞋都脫光嗎?為什么只脫了外套?”
“兩種情況,”劉洵也蹲下,深沉地盯著尸體,“一種是死者死前就是這身裝束,如果是這樣,就能推斷出他很可能是在居住地遇害,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大。再有一種情況,”劉洵指了指死者的頭顱,“你看看舌骨,是不是有骨折的現象?”
丁雁心確認技術員已經給尸體照完了相后,小心地拿起死者的頭顱,仔細觀察,然后使勁朝劉洵點頭:“沒錯,舌骨骨折。死因很可能是機械性窒息!哇!劉隊你可以啊,怎么判斷出來的?”
劉洵面目嚴肅:“兇手只剝去死者的外衣,說明死者外套肯定不是血衣,否則發生了洇透,內衣肯定也要一并被處理。而外套不是血衣,也就說明死者身上可能沒有外傷,那機械性窒息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現在怎么辦?”一邊劉洵的助手小白問。
正說著,技術員吳良睿擠到尸體跟前,對著尸體右腳穿的一只皮鞋仔細查看。小白側眼望去,發現那鞋底似乎嵌著一個亮晶晶的東西。
“這是什么?”
“不好說。”劉洵戴好手套,微微翻動著鞋底仔細察看。
之后,劉洵沒再言語,大步走出了狹窄的磚窯,發現外面已經停滿了屬地派出所、法醫中心、刑偵支隊的警車。一些附近聞訊而來的居民也慢慢聚集起來,在警戒線外伸著脖子往磚窯方向觀望,嘰嘰喳喳地議論不休。要擱以往,這幾座破磚窯除了充當流浪漢的窩棚和小孩們的堡壘,根本引不起這些群眾的一點兒關注。劉洵鼻邊隱隱傳來的尿臊味兒仿佛也告訴了他一個道理,物極必反,某地如果冷清到了極致,那么很可能有一天它就成了千萬雙眼睛的聚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