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見諸葛亮,曹操會攻荊州嗎?
- 三國:我是諸葛亮的小舅子
- 仙樂飄揚
- 2359字
- 2024-01-14 00:04:00
黃業太高興了。
投井之后,已然過去十多日,他終于能見到姐夫諸葛亮了。
“諸葛兄歸來否?”
示意親隨散開,黃業策馬上前,高聲詢問:“業特來拜訪。”
親隨就有四名,都是騎馬而來,動靜不小。
廬中早就覺察,只聽里面有人嘀咕:“二兄,又是那個投井……”。
“閉嘴!”
又一個聲音響起,即便呵斥,也透著溫婉的韻味。
諸葛均!
腦海里浮現猴子般跳脫的身影,黃業咬了咬牙。
前面那個對他只有‘投井’印象的聲音主人,肯定是兩次來、出門都回應他‘二兄不在’的諸葛家三弟諸葛均。
等你二兄成了我姐夫,一定要和你多切磋切磋武藝。
至于第二個喝止的聲音,黃業覺得大概率是諸葛亮的大姐。
隆中諸葛家的居所,住的是諸葛家姐弟四個,長姐諸葛芷,二姐諸葛蘭,二弟諸葛亮和三弟諸葛均。
包括如今避亂江東的老大諸葛瑾,他們五個都是前泰山郡丞諸葛珪的子女。
父親病逝在任職上,從父諸葛玄來照料后事,帶他們回歸鄉梓徐州瑯琊郡。
入徐州后,適逢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謙。
為躲避戰禍,諸葛玄攜帶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侄女,并與往江東的諸葛瑾分散,輾轉逃往廬江一帶。
時逢豫章太守周術病亡,劉表薦諸葛玄接替。
諸葛玄考慮到豫章郡周邊形勢動蕩,留諸葛亮他們姐弟四人在荊州避居,選的就是黃家向西十里的隆中。
姐弟四人結廬田間,躬耕治學,與南郡名士交往,總算有個安身所在。
聽阿姐黃月英提及,諸葛亮的大姐是179生,二姐是180年生,至今都沒許下人家。
雖然沒見過,但黃業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不會錯。
正思索間,茅廬院門開了,兩名文士先后走出。
同樣是身穿青袍,同樣是文士打扮。
但黃業還是一眼認出來,前面豐神俊朗、玉樹凌風那個,就是自己將來的姐夫諸葛亮。
至于稍后一步那位,也算相貌堂堂,但有了諸葛亮,誰還管他是誰啊!
“諸葛兄?”
黃業早就下馬,此刻丟開韁繩給親隨,率先迎了上去。
哦?!
雙臂剛要展開,打算狠狠來個擁抱,黃業突然醒悟。
和姐夫是第一次見面,這樣未免太熱情了點兒。
矜持!
矜持!
暗暗提醒自己,黃業稍稍收斂,改擁抱為拱手。
“‘云想衣裳’之黃兄乎?”
當先走出的當然是諸葛亮,此時同樣拱手還禮,滿臉熱情道:“辭賦‘三種境界’之說,亮聽聞后,恨不能與黃兄促膝長談。”
“慚愧!”
黃業搖了搖頭道:“當今之世,辭賦是小道爾,諸葛兄見笑了。”
“黃兄謙遜了。”
諸葛亮搖了搖頭,指著旁邊那位盯著黃業的文士道:“這位是孟建孟兄。”
孟建?
姐夫諸葛亮四友之一?未來能做到郡守、刺史的人才。
那要結交結交!
“孟兄好!”
黃業也向孟建拱手。
孟建來自汝南郡孟家,但家族早就破落,最在乎豪族子弟的態度。
黃業是黃家子弟,又因辭賦天賦受王粲和龐德公推崇,荊州尤其是襄陽周邊,稱得上名聲遠播。
不夸張的說,他和諸葛亮都不如。
但從對方眼里,看到的只有孺慕,孟建感覺敏銳,能覺察出不是偽裝。
他對黃業有了好感。
“黃兄好!”
孟建拱手回應。
初見面定下友好基調,接下來進屋,自然不會有隔閡。
雖然諸葛亮暗暗琢磨,黃業下面時的熱情從何而來,但他體會到對方無惡意,很快不再惦記此事。
“阿均!”
到了廬中廳堂坐下,他吩咐弟弟諸葛均:“泡茶。”
“多謝!”
黃業很高興。
諸葛亮喜歡喝茶,他是知道的。
與人共享自己喜好,說明他在諸葛亮心中,也不是普通人。
呵!
黃業還處在偶像崇拜中。
別的不說,單他是黃家子弟,就值得諸葛亮重視了。
加上一首‘云想衣裳’盡顯才華,再有辭賦‘三種境界’的論述,以及龐德公和王粲的認可,黃業早就成了襄陽城周邊各家子弟爭相認識的人物。
放在現代,他就是‘網紅’,一騎絕塵那種。
諸葛家此刻外有隱憂,內里同樣處在進退失據的境地,諸葛亮正需與各方豪族交好。
黃業不是一個人,他背后有黃家、蔡家,是諸葛家擺脫窘迫的關鍵。
如果是個驕奢狂妄的,諸葛亮有他的傲氣,不會以誠相待。
但現在見黃業臉上的歡顏,并非偽裝,諸葛亮同樣高興。
君子之交,講究順遂心意,第一觀感很關鍵。
黃業長得英武不凡,行事謙遜,諸葛亮對他也很欣賞。
“抱歉!”
他向黃業拱手:“前段時日與孟兄他們去南陽郡一游,錯過黃兄的拜訪。”
目前兩人不夠親密,黃兄、諸葛兄只是尊稱,與年齡大小無關。
但黃業覺得別扭。
“孟兄,諸葛兄。”
他也不怕交淺言深,大大咧咧道:“二位比我年長,叫我阿業吧。”
“這個……”
諸葛亮和孟建相互對視。
“阿業?”
旁邊泡茶的諸葛均,小聲嘀咕道:“莫不是占便宜嗎?”
噗嗤!
諸葛亮和孟建都笑了。
諸葛亮181年生,堪堪有十五歲。
孟建稍大了點兒,也沒到二十及冠的年齡。
少年心性免不了的。
現在諸葛均把‘阿業’聽成‘阿爺’,真真是逗笑了他們。
“亂講!”
諸葛亮呵斥弟弟一聲,轉過臉來再面對黃業,少了生疏:“亮就不跟阿業客氣了。”
“本來就是嘛。”
諸葛均瞪了黃業一眼,撅起嘴,滿臉委屈離開。
“哈哈!”
黃業渾身舒泰:“仰慕諸葛兄和孟兄許久,稱呼我阿業,是業的榮幸。”
“兩位去往南陽郡,不知到了何處?”
他順勢問道,滿臉擔憂:“漢帝東歸,西涼軍受挫。”
“南陽郡那邊估計會有戰事,切莫再去。”
……
黃業記得很清楚。
就是今年,驃騎張濟因軍中缺糧,出兵到荊州掠奪,會攻打南陽郡的穰城。
他提醒諸葛亮和孟建,也是為兩人安全著想。
嗯?!
諸葛亮和孟建互相對視,眼中有著驚異。
他們五人之所以匆匆歸來,正是探到弘農郡那邊驃騎將軍張濟的亂兵四處掠奪,判斷南陽郡會受波及,才趕緊回襄陽的。
不過這只是他們兩個和徐庶的推測,石韜和崔州平卻有不同看法,更遑論目前鎮守穰城和宛城的荊州守軍了。
襄陽應該無人知曉,黃業如何知道的?
如果是他推斷出來的,豈不是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阿業!”
孟建起了考校的心思,目光灼灼盯住黃業:“兗州牧曹公如今兵峰正盛,他會攻荊州嗎?”
曹操會攻打荊州嗎?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黃業偷笑。
他剛要回答,突然犯起嘀咕。
答案的確顯而易見,但推斷要合理,否則只會令人起疑。
要知道姐夫諸葛亮‘多智近乎妖’,孟建也是能做一州刺史的人物,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黃業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