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孤身行
- 滿級悟性:從光明頂開始橫推諸天
- 月光綿綿
- 2264字
- 2024-01-21 23:28:12
萬安寺內,張三豐取出由張無忌配出的解藥,為眾人解了十香軟筋散之毒,正當眾人調理恢復真氣之時,卻是苦尋不到宋遠橋之子,宋青書所在,問道,“青書孩兒呢?”
宋遠橋、俞蓮舟、莫聲谷...等人聞言,皆是一滯,頓時間面面相覷,不知如何要將宋青書身死這一消息告訴張三豐,臉上不覺露出苦笑。
張三豐看著眼前默不作聲的幾人,心中隱隱有些明了,一種悲痛,從心靈深處傳來,正當他不知如何開口確認宋青書是否身死時,只聽見一道聲音傳來耳邊。
“回稟張真人,貴派三代首徒宋青書乃是死于我手,罪大惡極,實不配領受真人救命之恩德。”說話之人正是天鷹教的殷野王。
殷野王面帶愧疚,兩指于身后三個仆傭打扮的中年人身上一戳,卻是戳到那三人死穴之上,頓時將殷無福、殷無壽、殷無祿殺死。
將福壽祿三人殺死,殷野望跪于地上,認錯請罪道,“張真人,殷某大錯已經鑄成,無可挽回,不敢奢求真人原諒,只求真人寬恕我父性命,讓他得以終老安眠。”
話說罷,不管張三豐反應如何,殷野王連磕三個響頭,嘴角溢出血來,喘息道,“所有罪孽,都是殷野王一人所為,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今日便以死謝罪。”
話畢,殷野望眼睛瞪圓,長跪不起,自絕心脈而亡。
頓時間,整個空間都寂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氣,不敢出聲,怔怔的望著張三豐。
過了良久,張三豐嘆出一口長氣,兩眼淌出淚來,吩咐道,“遠橋,余下如何,就由你自己定奪吧。寺內氣悶,為師先出去一番,透一透氣去。”
“大都內亂象四起,你等恢復真氣,立刻趁亂離城,不要久待,遲則生變。”
說罷,張三豐起身離去,行出高塔、行出萬安寺。留下塔內眾人,望著殷野王尸體出神,不知如何是好。
“罷了,罷了,人死債消,人死債消,就隨殷野王的意,將此事當作了結了吧。”宋遠橋忍住眼眶淚水,顫著聲音將話說完,轉身閉目,作盤膝養神狀。
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幾人聽聞,齊齊嘆了一聲,卻也按宋遠橋所說,將此事當作了結,絕口不提。
更知宋遠橋、師父張三豐兩人心中如何所想,大抵是見殷野王之死,想起當初張翠山自戕之時,兩者之間,何其相像,如何不勾起心中悲戚。
卻說另一邊,一著不慎被殷野王點住穴道的殷天正,終于用逐漸復蘇的內力將被封住的穴道沖開,剛站起身來,就見一武當弟子將殷野王的尸首送來,并言明宋遠橋的的決定。
頓時間悲從中來,兩臂發顫著接過愛子殷野王的尸體,殷天正兩目流淌清淚,道,“多謝貴派將犬子尸首送來,更銘感宋長老大恩,寬恕犬子罪惡,讓他得以瞑目。”
“老夫...老夫...老夫..無話可說...自然應允宋長老所說,將此事當作了結。”
話罷,殷天正抱著殷野王尸首坐下,怔怔望著他唇間下方干涸的血跡,愣愣出神。
不過十數年來,殷天正、張三豐兩人連經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這等大悲,天鷹教和武當派似乎真是不該有所關聯。
就如宋遠橋所說,了結吧,了結吧,我武當派再不與你天鷹教產生糾葛,咱們所受的傷已經不少,就不要再產生任何的瓜葛和牽連了。
讓過去一切的悲傷和恩怨都被時光沖刷走,你我兩派,別再有瓜葛。
卻不說萬安寺內悲切之事,只提張三豐走走停停,身如鬼魅,悄無聲息間進到皇宮大院之內,卻不往金鑾殿、乾清宮等地探尋,只向麒麟閣這等藏書之地行去。
探進殿內,張三豐只聞一絲血腥氣撲面而來,卻是十數個蒙古兵被人一劍封喉,喉間血洞處,正潺潺流出血來,顯然是剛剛被殺不久。
再往前走,就見到許多官員、內宦被點了穴道,呆立著一動不動,同時耳中聽到莎莎莎莎的翻書聲,循著聲音尋找,就看到楚陽正立于一處書架旁,翻看著本武學典籍。
楚陽聽到聲音,回望一眼,見是張三豐,頓時笑道,“看來道友已將眾多門人解救出來,還未恭喜道友。”
“道友...”張三豐咀嚼著‘道友’這兩個字,頓時大笑起來,然而面上神色卻是悲怮無比,“那道友可知我青書孩兒死于殷野王之手這事?”
楚陽笑容一滯,細細看了張三豐一眼,平靜答道,“知道。”
楚陽的答案簡簡單單,并未遮掩,只是承認他知曉宋青書死于殷野王之手這件事,因為他不需要否認,他也不會否認。
雖然宋青書的死和楚陽確實有些關聯。若不是他出手攔截鎮壓峨嵋派眾人,那么面對宋青書的求救、殷梨亭等人自然是能夠趕到,將宋青書從顏垣、殷無福、殷無壽等人手上救下。
但因為楚陽的插手,便致使宋青書錯過被救援的機會,身死光明頂之下。
張三豐聽到楚陽平靜的回答,笑聲止住,神色回歸平靜,只是轉身要走,
“張三豐不敢為道友之友,你我雖有論道之情誼,但終究正魔有別,張某不能與教主為伴。還望教主好自為之。”
腳步聲漸行漸遠,楚陽望著張三豐逐漸消失遠方的背影,將到了嘴邊的挽留之語咽下。
或許就如張三豐所說,正魔終究有別,他二人縱使有著論道情誼在,也不能再為道友。
莎莎聲再起,楚陽將心中悲痛離別之意按下,強迫自己看起書來。
時光荏苒,清風流逝。
約莫三月時間過去,楚陽自一處隱秘洞府中走出,此時的他已經將皇宮之內無數武學典籍消化,武道根基穩固無比,進無可進,改無可改。
同時,天地對于他的壓迫已然到達一個極限,心靈深處不斷傳來預警,若是繼續留存于這方世界,只怕會有天雷轟他、天火煉他,不將它殺死就誓不罷休。
并且腦海中的諸天寶鑒也傳來一道消息,言明諸天寶鑒恢復到一定地步,足以幫助楚陽進行破碎虛空之舉,穿梭下一方世界。
九月九日,天朗氣清,正值重陽佳節。
宋遠橋、俞蓮舟、莫聲谷...張無忌等人圍坐一桌,為張三豐賀,正觀菊花、插茱萸、飲重陽酒時,只聽聞一道震耳雷鳴于紫霄宮方向響起。
同時,一種輕松之感,仿佛脫去枷鎖的感覺,從眾人心靈深處生出。
桌旁眾人皆驚,神色各異,張三豐面色如常,視若無睹,仍舊觀菊飲酒,怡然自得,殷梨亭望著紫霄宮方向,心中沒由來想起先前楚陽所言‘破碎虛空’之事,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