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辛秘
- 大漢:獨尊儒術之后
- 釣魚佬的春天
- 2138字
- 2024-02-01 19:44:22
“當今之儒已非當年之儒,今天的儒生只怕看見這些字,怎么肯讓他人聽見?只怕早已經偷偷的燒掉了。”
司馬遷說著吩咐柳倩娘去房中取來另外幾支竹簡。
小會時間,柳倩娘拿著幾支竹簡出來。
竹簡上還有火燒的痕跡,與周杜帶來的幾支湊到一起后,依稀能辨認出兩份竹簡字跡頗為相似。
“難怪現在所傳的各種《論語》參差不齊,恐怕各家都爭相恐后地在刪除這些大膽之言,著實可悲。”
周杜看著司馬遷從郎官遺孀那里得來的竹簡,臉色并無變換。
以司馬遷的為人,得知此事必然會想方設法探究一番,只是他沒有想到,對方居然已經找到了些線索。
柳夫人一直在旁邊默默聽著,也不插話,時不時為二人添些熱水。
“誰能料到,當朝也有焚書之事,而且還做的這么隱秘。”
司馬遷不由得長嘆一聲:“這幾片竹簡便是幾十年前,皇陵偏殿大火時,郎官冒死從火場中搶出來的遺物。”
柳夫人跟著也輕嘆一聲:“這件事看似出乎意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如今社會人人都愛聽好話,厭惡壞話,聽到對自己不利的話當然是深惡痛絕,恨不得堵住別人的嘴巴,更何況是天子和朝堂上那些重臣?他們掌握著天下人的生殺予奪,怎么可能容忍公然違逆?當年嬋兒親生父母,不也正是因為此事,莫名遭了毒手。”
說完,司馬遷看向妻子,苦笑了一聲。
“孔蟬雙親遇害,與論語有關?”
周杜豁然抬頭,道:“她和我說,兒時曾經歷過被人追殺的場景。”
早前與孔蟬聊天的只言片語中得知,她幼年時曾遭追殺,父母皆死于賊人手上,起初他只以為是尋常的劫財害命,經柳倩娘這么一提醒,才猛然反應過來。
司馬遷與柳倩娘對視一眼,相互點頭致意。
事到如今,既然已經將孔蟬托付給周杜尋求庇護,有些事情再藏著掖著反倒不妥,夫妻二人彼此默契地相視一笑,皆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嬋兒身世孤苦可憐,這些事情原本我們并沒有打算告訴你,是擔心將你拖入泥潭,如今看來再遮掩大人來說,卻有些不公平。”
這個回答看起來似乎答非所問,但是周杜握著茶杯的手停了下來,杯中的水濺出來些。
“那夜在客店,孔蟬已經認出了那群人,她擔心給你招來禍端,是以未曾與你說明。”柳倩娘沉默一瞬,接著又道:“今日回來,我與夫君提起此事,才得知此事與大人也有關系。”
“太史公請說。”
周杜坐直了身子,靜靜聆聽。
“數年前大人于家中遇刺,可還有印象。”司馬遷低聲詢問。
“記憶猶深。”周杜看著司馬遷的樣子,眉頭一皺,好端端又提到這茬。
刺殺這事,這幾年自己一直在調查,只是沒有查出個結果。
那些人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露面。
司馬遷點了點頭,道:“那群人叫繡衣使,領頭之人稱之為鷙候。數年前刺殺之人便是這群人暗中實施,只可惜關于他們,我所知也是甚少。”
“繡衣使?”周杜眉頭皺的越來越緊。
槐里縣城中遇見的蒙面刺客,其中一人便穿著繡衣,而且根據門值回憶,孔甲趕到城中那日,也有一名繡衣壯漢打馬入城。
可是這跟孔蟬又有什么聯系。
方才柳倩娘說孔蟬認出了對方,那想必多年前殺害她父母之人,也是這群所謂的繡衣使?
這簡直像是在做夢,朝廷中存在這樣的官職已經數十年,居然無人知曉。
“這群人難不成與朝廷有關?甚至和天子有關?”周杜失聲問道。
“呵呵,應該差不多。”
聽著周杜的話,司馬遷無奈的點了點頭。
“今日我只是想來向太史公求證竹簡之事,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大的牽扯。”
周杜朝司馬遷看去,心亂如麻,許久才沉聲道:“我大概知曉所謂何事了。”
“大人是有什么發現?”問完周杜,司馬遷失神了一下。
他心中已有推測,只是不敢斷言。
這幾日,在未央宮內通過古籍失竊之事,發現了諸多端倪。
一一查證之下,司馬遷隱隱可以猜到些什么。
司馬遷自己心里也清楚,朝廷中的許多事情,并不是他這種小官可以參與其中的,就算他得知了所有真相,奈何人微言輕,說出去也無人相信,反倒會因此白白丟了性命。
隨后,他卻又頹然一笑。
也對,若是周杜去辦這些事情,以他的能量說不定會有些轉機。
“論語遺失已經是必然,朝中兩代皆有焚書之舉,想必是朝廷里有人忌憚這書上的文字,這些東西對于天子以及眾朝臣來說,顯然是不利的。”
“至于孔蟬父母之事,太史公不妨細想。她父親必然研習過論語,想必對其有獨到的見解,他們連書籍這種死物都不愿放過,更何況是可以言語的讀書人。”
“太史公剛才說的繡衣使之事,我不知你從何得知。若是朝廷想要殺周杜,也需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派出刺客顯然是擔心被人察覺。若是在下猜想不錯,應該是朝堂上有人意圖摧毀外戚勢力。”
“今日聽聞公孫丞相之子,太仆公孫敬聲被下了大獄查辦,公孫賀何許人也?衛霍兩家勢力的領頭之人,勢力之大,朝堂里誰人能夠動搖?”
周杜一連串說出許多問題,司馬遷聽得臉色一陣煞白。
“是天子?”司馬遷又恢復了平常狀態,小聲問了句。
“必然不會錯!”周杜低聲應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費周章?”司馬遷面色茫然問道。
“糊涂!太史公讀圣賢書,難不成讀的就是這些?早前我曾在孔蟬面前提起過此話,她當即表示從未聽說孔子說過這些。”
周杜沉聲打斷了司馬遷的話,忽而一陣疑惑:“繡衣使這樣大費周章的要殺孔蟬,偏偏還在古籍遺失之后才決定動手,莫不是孔蟬知曉論語?”
他只是隨口一問。
因為尋常孔蟬的表現太過特殊,雖然有著弱女子的柔弱,卻安靜沉穩的異常。
司馬遷聽見周杜的話,也是一愣。
隨即皺了皺眉頭,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嬋兒來長安城時不過是個孩子,她能懂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