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預測、規劃與優化(微課版)
- 孟慶永 蘇兆河 俞鋒主編
- 2085字
- 2024-01-15 11:54:27
三、不同視角下供應鏈管理的流程
供應鏈是由一系列發生在各個環節之內以及不同環節之間的流程和流組成的,這些流程和流結合在一起以滿足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需求。下面介紹觀察供應鏈中的流程的幾個不同的視角。
(一)供應鏈的周期流程
將供應鏈的流程分為一系列周期,每一個周期都發生在供應鏈兩個相鄰環節的接口。所有的供應鏈流程都可以分解為下面4個周期:顧客訂貨周期,補貨周期,制造周期,采購周期。每一個周期都發生在供應鏈兩個相鄰環節之間,如圖1-4所示。

圖1-4 供應鏈的周期流程
并非每一個供應鏈都有這種劃分清楚的4個周期。例如,作為零售商的盒馬鮮生,既有原產地直采加工,又有從分銷商那里的補充訂貨,從而很可能有彼此分開的這4個周期。相反,小米商城與小米之家分別是小米的線上和線下官方直營渠道,在直接向顧客銷售小米產品時繞開了零售商和分銷商。
在每個周期中,買方的目的是確保可以得到產品并通過規模購買降低成本。供方則試圖對顧客訂單進行預測,從而降低接收訂單的成本。供方接下來會努力按時完成訂單并提高訂單履行的效率和準確性。買方接下來則會致力于降低收貨過程中的成本。
在所有周期中,訂單大多是不確定的,但是可以根據供應鏈各環節的政策進行預測。例如,在制造周期,制造商可以和經銷商合作預測一定時期的銷量,并據此安排生產計劃;在采購周期,了解了汽車制造商的生產安排之后,輪胎供應商就可以準確預測它的輪胎需求量。各周期之間的另一個區別是訂單的規模。一名消費者購買的是一輛汽車,經銷商則會從汽車制造商那里一次性訂購多輛汽車,而汽車制造商又會從供應商那里訂購大量的輪胎。隨著消費者向供應商的移動,個體訂單數量在減少,而單個訂單的規模在增加。
(二)供應鏈的推拉流程
根據對終端顧客需求的執行時間,供應鏈中所有的流程都可分為推式流程和拉式流程兩種基本類型。
1. 供應鏈的推式流程
供應鏈的推式流程是以制造商為核心,產品生產建立在需求預測的基礎上的供應鏈。企業通常是在顧客訂貨前進行生產,產品生產出來后再考慮銷售給不同的顧客,顧客處于被動接收的末端。供應鏈的推式流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以產定銷。典型的推式流程運作模式如圖1-5所示。

圖1-5 供應鏈的推式流程
2. 供應鏈的拉式流程
供應鏈的拉式流程以消費端的顧客需求為核心,以銷售商為驅動源點,通過盡可能提高生產和需求的協調一致,來減少供應鏈上的庫存積壓,從而降低單件產品成本而獲利。在純粹的拉式流程中是不需要持有任何庫存的,而是按照訂單進行生產。典型的拉式流程運作模式如圖1-6所示。

圖1-6 供應鏈的拉式流程
拉式流程是針對顧客訂單啟動的;推式流程是根據預測,針對顧客訂單的預期啟動的。拉式流程又可以被稱為反應流程,因為它是針對顧客需求做出的反應。推式流程又可以被稱為投機流程,因為它是針對投機的(或預測的)需求而不是實際的需求做出的反應。
3. 供應鏈的推拉混合式流程
事實上,因為拉式供應鏈的運作實施難度高,通常將其和推式流程組合使用,這就是推拉混合式流程。推拉混合式供應鏈是指在供應鏈中,一部分環節(尤其是上游)采用推式,另一部分環節(尤其是下游)采用拉式的供應鏈流程,即一部分響應預測需求,另一部分響應實際需求。這種策略在生產領域表現為延遲生產或延遲策略。例如,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的客戶對汽車的車身顏色有嚴格的要求,該公司對車身的噴漆工序嚴格按照訂單加工,即把生產延遲到接到客戶訂單后才開始,其余工序批量生產中性產品,最后配上客戶指定顏色的車身。吉列公司在其剃須刀刀片業務中也充分應用了生產延遲策略,基礎刀片繼續在它目前的兩個高技術工廠進行生產。但是,包裝作業轉移到地區配送中心,包裝(是一條裝配線)將按訂單進行,這使標簽能夠針對每個零售商定制。而且,吉列公司可以正確滿足零售商所希望的每個包裝的刀片數量,而不會出現不恰當的數量造成多余包裝的浪費。
推拉混合式流程結合了推式供應鏈和拉式供應鏈的特點,揚長避短,既可以發揮規模經濟效益,也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使用推式流程的部分利用了庫存聚集,即風險分擔的特性,減少了庫存。這也是供應鏈庫存優化常用的思路。
(三)企業供應鏈的宏觀流程
前面討論的兩種流程以及本書中的所有供應鏈流程都可以劃分為下面三種宏觀流程: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內部供應鏈管理(Inter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SCM),供應商關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SRM),如圖1-7所示。

圖1-7 企業供應鏈的宏觀流程
在企業內部,所有的供應鏈活動都屬于客戶關系管理、內部供應鏈管理和供應商關系管理這三種宏觀流程中的一種。其中,客戶關系管理包含圍繞企業與其客戶之間的聯系的所有流程,如市場營銷、定價、銷售、訂單管理等流程;內部供應鏈管理包括內部各類計劃的制訂與執行,規劃選址和倉儲規模,決定每個倉庫保管哪些產品,制定庫存管理策略以及按實際訂單提貨、包裝和發貨等;供應商關系管理包含圍繞企業與其供應商之間的聯系的所有流程,如各種產品的供應商的選擇、價格和交付條款的談判、與供應商分享供求計劃以及補充訂單的安排等。
本書后續項目的安排是基于上述宏觀流程的。本書后續項目將通過梳理宏觀流程涉及的典型環節,闡述各關鍵環節的優化決策思路、常用方法和相關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