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冤集錄(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黃瑞亭 陳新山譯注
- 1588字
- 2024-01-03 14:45:34
四
作為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在世界范圍內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元代的王與曾以《洗冤集錄》為藍本,增補編撰而成《無冤錄》,1438年,高麗使臣李朝成將《無冤錄》帶回朝鮮,加注刊行,取名《新注無冤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此書一直是朝鮮法醫檢驗領域的標準著作。1736年,日本日源尚久將《新注無冤錄》翻譯成日文,其在短短的10年間6次再版,影響極大。
經由朝鮮、日本或越南,歐洲的一些國家也先后接觸到《洗冤集錄》,并將其翻譯出版。如1779年,法國人將《洗冤集錄》節譯于巴黎的《中國歷史、科學、藝術》論叢。1863年,荷蘭譯本刊出。1882年,法國醫生馬丁在《遠東評論》發表了《洗冤集錄》提要論文。1908年法文本正式出版。同年,德國人霍夫曼又將法文本翻譯成德文出版。《洗冤集錄》在歐洲的傳播不只經由上述途徑,還有來華學者直接傳到歐洲的。如1873年英國劍橋大學東方文化教授嘉爾斯來到寧波,并拜見寧波官員。當他來到官府后,看見官員升堂時案桌上擺著一本書,被派到現場驗尸時也帶著這本書,隨時翻閱參考,就問這是什么書。官員告訴他,這本書叫《洗冤集錄》,于是,他以極大的興趣著手翻譯,并將譯名定為《洗冤錄—驗尸官教程》。完成后分期刊于英國《皇家醫學雜志》,并有單行本。據不完全統計,《洗冤集錄》傳至鄰邦及歐、美,各種譯本達21種之多。其中,朝鮮3種、日本8種、越南1種、荷蘭1種、德國2種、法國3種、英國1種、美國1種、俄羅斯(評介)1種。
鑒于《洗冤集錄》對法醫學的貢獻,宋慈被公認為世界法醫學奠基人。《洗冤集錄》問世后,“官司檢驗奉為金科玉律”,“入官佐幕無不肄習”,凡“士君子學古入官,聽訟決獄,皆奉《洗冤集錄》為圭臬”。《洗冤集錄》成為法醫檢驗的指南,是司法官員手中必備的檢驗書籍。清代許梿在《洗冤錄詳義序》中這樣表述:“檢驗之有《洗冤集錄》,猶讞獄之有律例也。”西方醫學史家對《洗冤集錄》也有很高的評價。1956年,蘇聯教授契利法珂夫《法醫學史及法醫檢驗》一書,把宋慈的畫像印在了卷首,稱他為“法醫學奠基人”。1981年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麥克奈特翻譯出版了《洗除錯誤:十三世紀的中國法醫學》,該書序言中明確指出:“《洗冤集錄》被認為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法醫學著作,完成于南宋時期的1247年。這部作品,領先于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歐洲法醫學著作,如意大利人福爾圖納托·費代萊和保羅·扎基亞的著作。前者于1602年編著的《醫生的報告》,被稱為是歐洲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而后者在1635年發表的《法醫學問題》中第一次提出了‘法醫學’這一術語。”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李約瑟(1900—1995)在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第6卷第6分冊醫學)中把宋慈的《洗冤集錄》稱為“科學革命之前最偉大的法醫學著作”,并專門介紹了中國的法醫學:①宋慈和他的時代;②《洗冤集錄》;③宋慈之前的中國法醫學;④秦簡;⑤早期的證據;⑥元明時期的法醫學發展;⑦清代的法醫學發展;⑧與醫學有關的有趣問題;⑨與歐洲的一些比較;附錄,《洗冤集錄》的版本及譯本。該書把“宋慈之前的中國法醫學”和宋慈《洗冤集錄》出現以后的中國法醫學與歐洲法醫學進行比較,認為宋慈及其《洗冤集錄》對中國乃至世界法醫學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2017年筆者參與伯克哈德·馬代亞編著的《世界法醫學史》一書第四章《中國法醫學史》的撰寫,其中專門介紹了世界法醫學奠基人宋慈及其《洗冤集錄》。
由于《洗冤集錄》成書于十三世紀,加之涉及許多生僻的古代醫學、法律術語,相當艱澀難懂,因此在本次整理過程中,我們盡量在題解、注釋中加入了一些宋朝司法檢驗制度、檢驗方法的科學解釋等內容,以提高本書的可讀性。
本書的題解部分由陳新山完成,注釋和譯文部分由黃瑞亭完成。感謝中華書局領導的信任與支持,感謝李麗雅、周梓翔二位編輯對本書傾注的心血,使得本書更具嚴肅性、科學性和可讀性。
切望廣大讀者及專家學者不吝金玉,惠予指正。
黃瑞亭 陳新山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