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未來可期
- 穿越大明:我有一個聊天群
- 辣椒燉梨
- 3152字
- 2024-02-29 07:00:00
“賓之,你練兵果然有一套,今后可可不能藏私啊!”晚飯后,戚繼光找到沈夢陽,開口道。
“元敬,其實你之前的練兵就頗有成效,只不過嘛,缺在強度。”沈夢陽開口道。
他觀察過戚繼光的練兵,可以算按照戚繼光的練兵,只要持續下去,在這個時代可以說算是強軍。
要不然怎么叫戚家軍呢?
為什么戚繼光在登州衛五六年始終未曾練出來,沒有其他原因,缺錢而已。
后面戚繼光到了浙江,因為絞殺倭寇,再加上胡宗憲支持,他開始有了本錢,再就是兵員也很重要。
練兵很重要一條就是選兵,就是在現代這一條依舊使用。
后世城市兵就沒有農村兵耐操。
農村兵能吃苦,服從性比城市兵更強。
戚繼光在義烏選的礦丁,都處于吃不飽飯的程度,給口飯吃就能玩命練。
軍戶兵雖然也很窮困,但是多多少少家里還是有些田畝,還能有口吃的。
操練起來就不是那么賣力。
戚繼光聽沈夢陽這么說,心里好受多了,他在登州衛練兵五年多,自認為練兵還是很得法的。
但是練出來的兵他自認為還是差了點意思,就是和九邊的兵比起來,也沒有他們強悍。
今天看到沈夢陽的操練,他覺得找出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訓練的強度不夠。
他是萬萬沒想到,練兵竟然可以一練就是一天。
不過沈夢陽雖然練兵強度大,但是給士兵的伙食卻足足的,白面饅頭敞開了供應,更奢侈的給供肉食。
要是按照這個標準給軍卒供應伙食,若是以前,戚繼光是真的供不起。
這一天下來,就差不多消耗了之前一個月的伙食費。
“賓之,你這練兵強度是不是太大?”戚繼光擔心道。
“元敬,你覺得今天軍卒們受不住嗎?”沈夢陽反問道。
戚繼光搖了搖頭,他今天全程看著沈夢陽練兵。
雖然中午之后,軍卒有些怨氣,但是聽沈夢陽說晚飯還有白面饅頭和紅燒肉之后,頓時又士氣高昂起來。
兩個時辰下去,軍卒一點沒有顯示疲倦狀態,這是戚繼光沒想到的。
“賓之,如此強度的練兵,你打算幾日一操?”戚繼光繼續問道。
“元敬,我們要練兵就練天下第一強軍,要練就練一支岳家軍那樣的強軍出來,要么不練。”沈夢陽開口道。
“想要成為天下第一強軍,若是依舊按照軍中舊習,三五日一操是練不出強軍的。”
“若是按照舊習能練出強軍,大明軍隊也不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沈夢陽淡淡道。
戚繼光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既然要練強軍,就要拋棄原來軍中陋習,我想今后軍中一旬只休息兩天,一月最多休息六天。”
“只有高強度的訓練,才能保證軍隊隨時拉出去,隨時能戰,戰之能勝!”沈夢陽鏗鏘有力地說道。
天下第一強軍,戚繼光一直心心念的就是練就一支天下第一強軍出來。
“賓之,你果然是我的知己,有了天下第一強軍,什么倭寇都是土雞瓦狗,北方的韃靼更是不在話下。”戚繼光激動道。
“不過,賓之,若是如此強度,恐怕今后伙食起碼要敞開了供應。”戚繼光擔憂道。
“這是必然,如此高強度的訓練,若沒有足夠的營養,就是鐵人也扛不住。”沈夢陽回答道。
要是按照沈夢陽那個標準,今后僅伙食費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戚繼光今天看過沈夢陽的練兵之后,就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原來正常軍卒一人一個月也就三錢銀子。
也就是說一個軍卒一天伙食也就十文錢。
但是按照沈夢陽今天這么供應,吃的還是白面饅頭加紅燒肉。
一天下去,一個軍卒就需要三十文錢,一個月接近一千文,差不多一兩銀子了,將近一個士兵一個月的兵餉。
他們衛所三百多號人,一個月伙食費就需要三百多兩銀子,一年接近四千兩銀子,再加上軍卒的軍餉,也差不多四千兩銀子。
一年開支就是八千兩銀子,若是按照這個標準,一年過后戚繼光就需要賣祖宅才能有錢練兵。
“賓之,這標準是不是太高了?”戚繼光有些擔憂道。
這幾年每天為了軍中的開支發愁,戚繼光是非常能理解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滋味。
這才是三百多號人,若是三千人呢,一年不得八萬兩銀子,若是三萬大軍呢,不得需要八十萬兩銀子?
難怪這些年朝廷沒錢,僅僅是養活幾十萬大軍,每年僅軍費就需要幾百萬兩銀子。
大明一年才多少稅入,難怪大明朝廷年年入不敷出。
“元敬,一點都不多,不如此,練不出強軍出來,相反,軍卒的軍餉也要相應調高,普通軍卒,一個月起碼需要給三兩銀子。”
“如此軍卒才能舍命操練,上了戰場奮勇殺敵。”沈夢陽開口道。
“若是這樣的話,我們的財力恐怕支持不住。”戚繼光擔憂道。
“元敬,你擔憂不無道理,僅靠朝廷分撥錢糧,是遠遠不夠我們去練一支強軍的。”沈夢陽看著戚繼光說道。
戚繼光聽了沈夢陽的未竟之意。
“賓之,你的意思,還是需要煉制海鹽?”戚繼光試探問道。
沈夢陽點了點頭:“不僅要煉制海鹽,還要加大力度煉制,軍卒今后訓練就需要大量的鹽,行軍之中也需要大量的鹽。”
“我們今后肯定不會只有這幾百號人,將來上千,上萬人的時候,光鹽我們的需要就是一個海量,總不至于我們還需要找別人購買吧?”沈夢陽說道。
戚繼光已經在憧憬帶領數萬大軍的場景,若真的領兵數萬,確實如沈賓之所言,僅僅后勤需求就是一個海量。
“若真有賓之說的那一天,確實僅食鹽一項,我們需求就是海量,還有兵餉,按照賓之說的,把兵餉折算成海鹽,這海鹽需要又是一個巨量。”戚繼光贊同道。
“元敬,登州衛,今后即便我們走了,我們也需要人守住這一畝三分地。”
“我們若是能將海鹽賣到江浙富裕地,想來即便是軍中其他開支,我們應該也不愁。”沈夢陽說道。
“難道這就是賓之你最近可以結好與王姑娘的原因?”戚繼光突然玩味道。
“我這幾天我可是打聽過了,王姑娘家可是巨賈之家,王姑娘此人更是也參與家中生意,巾幗不讓須眉啊!”戚繼光說著說著有些歪。
沈夢陽也看出了戚繼光口中的打趣之語,但是依舊鎮定道:“我確實有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如今手中的那一批綢緞還需要通過王姑娘家的關系出手。”
“今后我們的海鹽也能通過王姑娘的商路賣到江浙,我有信心我們煉制的海鹽都是上等食用之鹽,想來是不愁賣的。”沈夢陽自信道。
對于這一點,沈夢陽一點都不擔心,他煉制的海鹽對于大明人來說不說是降維打擊,起碼是碾壓之勢。
不是說其他鹽商煉制不出沈夢陽這樣上等的鹽,只是他們能煉制出上等的鹽,但是卻要耗費巨大的人力。
而沈夢陽這卻是批量生產,上等海鹽。
當然沈夢陽還有一點沒有跟戚繼光說,那就是沈夢陽想通過王夢楚這里,和海商搭上線,今后做海貿,當然那是以后的事情。
飯要一口口地吃,事要一件件地做。
“賓之,既然如此,那么我們那鹽田什么時候能有產出?”戚繼光迫不及待道。
戚繼光跟沈夢陽也有著一樣的想法,自從繳獲了十萬兩銀子,還有一船的綢緞,戚繼光就不太看得上那片鹽田。
即便是一年產出一萬擔鹽,也才賣一萬多兩銀子,而且戚繼光懷疑那鹽田一年都產不了一萬擔鹽。
一萬兩銀子一年,十年產出才能達到他現在這筆繳獲,戚繼光屬實有些瞧不上。
人就是這樣,一旦居然發橫財,就會有些瞧不上自己那點低微的工資。
一夜暴富之人往往都會飄,這是人之常情。
“其實這些早可以收獲了,正常三日就能收獲一次。”
“元敬,今后鹽田那里我們還是需要建立一處營寨,還需要專門安排人值守,至少是一個千戶。”沈夢陽說出他的構想。
今后他和戚繼光必然是要走出去的,但是這個登州衛的產業不能放棄,需要安排一個貼心的人在此看著。
否則被人半路摘了桃子,沈夢陽豈不是要氣得吐血。
這個人,沈夢陽屬意戚繼光的舅舅田東牟,此人最合適。
一個此人有著周扒皮的特性,絕對能把鹽田壓榨出最大的產出,再就是此人是戚繼光的母舅,絕對值得相信。
因為他跟戚繼光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而且沈夢陽也看出來了,此人根本不適合戰場,貪生怕死是他的天性,第一天,沈夢陽算是領教了。
這種人不如放在背后去管理后勤,如此才能算是物盡其用。
“賓之,你的意思是將我舅舅放在那處營寨?”戚繼光問道。
“元敬,今后登州衛最有價值就是那處鹽田,我們馬上要參加武舉考試,其他人放那,也不放心。”沈夢陽說道。
“賓之考慮周到,還是先看看鹽田的產出吧!”戚繼光猶豫道。
若是產出不大,他怕他那個不愿意吃苦的舅舅不愿意待在那。
沈夢陽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明天看看收獲,再來說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