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永不屈服微微怔了怔。
這些人想干嘛?
盡管沒有去外面看情況,但他用腳指頭都能猜到,此際在外面鬧事的,必定進玩家無疑了。
事實上,這兩天玩家的官網(wǎng)論壇,已經(jīng)能看出一些端倪。
不過,進游戲這些天,大抵上玩家們已經(jīng)分成了不同的幾伙。
一伙是隨他王者永不屈服辦銀行的。
一伙跟著最愛吃牛肉面折騰各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
還有一伙則是和房智、醉歌離人等第一天進游戲的,去對付杜文翥,幫著六狗子一統(tǒng)京城地下江湖的。
三伙人,每伙都有四五十個玩家。
除此之外,其他的幾十個玩家則在各搞各的,自由探索大明世界。
幾伙人彼此之間也相互照應(yīng)。
比如,他王者永不屈服辦銀行的時候,用來撐場子的銀子,就是從房智那伙人那里臨時借來的。
而最愛吃牛肉面那伙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疑也是賣給其他玩家。
除此之外,聽聞房智他們還準備搞別的事,辦了一個《大明日報》,私底下與夜煙,天下第一帥等人勾搭,正準備整活。
不過,到底是要干什么,王者永不屈服就不太清楚了。
然而。
此際一聽,他立時明白了過來。
這些人是想干掉大明首輔,將內(nèi)閣的權(quán)力奪過去,一舉掌控大明中樞,控制大明朝廷。
真是天才的想法。
一伙外人,要將整個王朝的權(quán)力都奪走,談何容易?
短時間內(nèi)要想實現(xiàn),無異于癡人說夢。
但是。
轉(zhuǎn)念一想。
王者永不屈服又覺得,沒準還真有那么一絲成功的可能。
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玩家們足夠的大膽,天不怕,地不怕。
事實上,很多國家權(quán)力機關(guān)的權(quán)力,都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遇到事情,需要臨機決斷的時候。
但正常而言,掌管這個部門的官員以及下屬,都不可能將權(quán)力用到極致。
誰要是這樣做的話,基本上這個官當不了三天就下臺了。
但玩家們敢啊。
別說是本部門的權(quán)力,就是假傳圣旨之類的,對他們來說,也不算個事。
其次,崇禎帝多疑的性格。
他對首輔陳演本來就不滿了。
崇禎帝在位十幾年,首輔走馬燈似的換,一連換了十幾個。
這不僅在大明,就是在整個華夏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觀。
正常而言,宰輔之位,都是非常穩(wěn)固的。
皇帝哪怕是對他不滿,也不會輕易換人。
換宰輔關(guān)系著朝廷政治的穩(wěn)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常言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實際上,換一個宰相,也意味著整個朝堂政局重新洗牌。
人事重新安排,國家政策重新制定。
因為每個宰輔,都有自己的施政理念。
嚴嵩治理國家的方法,與徐階、高拱不一樣。
張居正與他們又不一樣。
換宰輔,就意味著皇帝要換一套治理國家的政策和措施。
這又豈是兒戲?
然而,一心勵精圖治,要做萬世名君的崇禎帝偏要將堂堂宰輔不停的換來換去,開千古未有之先河。
因為崇禎帝太渴望獲得成功,渴望名流千古。
而一旦發(fā)現(xiàn)宰輔的政策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nèi)實現(xiàn)這一點,他就不想等下去。
他要換人,換一個能名垂千古的名臣能相。
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折騰中,大明也越來越走向衰敗。
到了后來,朝堂上的官員也看透了這一點。
在崇禎帝的手下做官,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但凡做事,挑錯總是很容易。
而崇禎帝又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錯了就立即嚴懲。
于是官員們集體擺爛躺平。
如今的朝堂上,便大多數(shù)都是此類官員。
正因為如此,以崇禎帝的性格,只要玩家們抓著陳演窮追猛打,挑他的錯處,將他干掉并不難。
崇禎十幾個宰輔都換了,也不在乎多換這一個。
更不會像別的皇帝那樣,死保首輔。
可能正是明白崇禎帝的性格,故而,陳演才會聽到外面的舉子要罷相之后,第一時間請辭。
第三點,那就是大明眼下的局勢,委實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任何一個王朝,到這種情況下,都會想辦法改變。
哪怕是爛透的清朝,在甲午戰(zhàn)敗之后,都搞了一個戊戌變法。
雖然失敗,但后來又接著搞廢科舉,搞預(yù)備君主立憲等等。
盡管很多是形式上的,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清朝的權(quán)力架構(gòu)。
這是一個王朝滅亡前夕,最后時刻的生死掙扎。
眼下的大明,也已經(jīng)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時刻,也會掙扎。
此時有一股力量稍稍推動一下,逼著王朝做出重大變革,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崇禎帝已經(jīng)病急亂投醫(yī)了。
但凡有法子,他都會試一試。
此時倒閣,罷相,讓權(quán)力留下真空,玩家們正好可以借此上臺掌權(quán)。
妙啊!
想通這些之后,王者永不屈服頓時雙眼放光。
自己還是被辦銀行的事,被一時的勝利果實給蒙蔽了雙眼。
之前竟然主動放棄了當官的機會。
眼下的局面,干脆窮追猛打,先倒掉內(nèi)閣,掌控一定的權(quán)力。
再設(shè)法來一場宮廷政變。
說不得整個大明朝廷的權(quán)力,就能真正被玩家們控制了。
不行。
此事我可不能置身事外。
讓好處都讓那幫家伙得去了。
王者永不屈服兩顆眼珠飛溜溜的轉(zhuǎn)動,卻并不急著出言,而是站在旁邊,默默靜觀其變。
要掌控權(quán)力,就要將朝堂上的權(quán)力架構(gòu),官員派系搞清楚。
這僅靠歷史資料,可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要現(xiàn)場觀察,此時便是機會。
隨著陳演跪下去請辭,朝堂上的氣氛也是詭異的安靜了下來。
崇禎帝一語不發(fā)。
此時,幾名陳演的黨羽,紛紛出列。
“陛下,首輔在朝多年,功高勞苦。當此國家危難之際,正當重用,不可廢置。”
“陛下,若朝廷在一群舉子士人的威脅下,即罷相罷官,那朝廷的威嚴何在?日后那些舉子們,是不是還會接著行如此事呢?萬不可開此先例!”
“陛下,眼下朝中無能服眾者。為朝局安定計,相位不宜擅動。”
……
陳演跪地再拜:“臣愧為閣臣之首,不能挽大明危局,卻不能解國庫空虛之難,亦不能平定流寇,使天下太平,愧受帝恩。”
“如今臣垂垂老矣,病魔纏身。還請陛下憐見,許臣告老還鄉(xiāng)。”
而此時,他的黨羽,則進言道:“陛下,國事糜爛,乃是上任首輔周廷儒留下的爛攤子,并非陳演之責(zé),還望陛下明鑒。”
崇禎帝還是不回答,而是將目光望向王者永不屈服,問道:“王愛卿,你對此有何意見呢?”
王者永不屈服深深地望了崇禎帝一眼,回頭望向一眾大臣,他注意到為陳演說話,請求皇帝讓他留任的,只有寥寥幾個,而大多數(shù)人都不表態(tài),心中立即拿定了主意,正聲道:
“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草民以為,這都是主管者應(yīng)該負的責(zé)任。”
“陳演身為首輔,肩負著輔助陛下治理天下的重擔。”
“而今孫傳庭戰(zhàn)敗,大明局勢岌岌可危,他又豈能不負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