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對李瑛來說,已經足夠做很多事情了。
回到府中,他先是叫來了蘇行之,安排了一下親衛的事情。原本的親衛加上白家村出來的十六人,一共有六十六人,以李瑛的官階來說,已經有些逾制。不過,這亂世之中無人在意這些。
這些親衛的到來,填補了李瑛府上防衛的空缺,也讓他們暫時有個活干。
安頓好這些人,李瑛便讓人叫來了白芷。
“阿郎……”
半年不見,這丫頭出落得越發標致了。素衣縷縷,淡雅清新,一身鵝黃色長裙讓她更顯溫婉。
李瑛淡淡一笑,示意她過來。
白芷很自然的來到了李瑛身后,伸出小手熟稔的給他揉捏起了有些酸脹的腦門兒。隨著她的靠近,身上散發出那淡淡的蘭香讓李瑛緊繃的心神都放松了下來。
腦后的柔軟讓李瑛甚至涌起了一股睡意,再加上房間內昏暗的燭光,使得他的眼皮兒都快打瞌睡了。
安安心心的享受了片刻,李瑛心中便涌起了一種罪惡感。人吶,還是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就廢了。
于是,李瑛強撐著睜開眼皮兒打起精神,開口詢問起了正事:“最近趙安那里有什么消息傳回來嗎?”
“趙安上個月剛剛組織人手去了一趟蜀中,按照阿郎的吩咐運回來了一千擔糧食賣給了岐王府。
另外,他按照阿郎的意思,收集了這一路上的地形,城防,兵力守備等情況,妾身已親自進行了匯總分類,存放在了密室中等待阿郎調閱。”
離開大半年,李瑛自然不可能對鳳翔這邊什么都不管。而白芷就是他留下來主持府內諸多事務的人。
先前他已經將李福給弄走了,如今的府內,自然是白芷地位最高。
除此之外,之前的霍沖也是他埋下的暗樁,意在監控。直到回來之前,才把霍沖撤走。
李瑛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隨即又問道:“讓你找的工匠,找到了嗎?”
“已經找到了。是九郎親自找的人,全都安頓在城外十里鋪。”
“將人放到城外一個叫白家村的地方,我有大用。注意看好那些工匠,不可走漏了風聲。”
“諾。”
“去的時候,順帶著給白家村一位姓白的老夫人一些銀錢財貨,就說是我給的。”
“阿郎放心,妾身會記得的。”
之前為太子的時候,李瑛就以后世的技術弄出了不少奢侈品賺取金錢。可這回醒來之后,卻發現市面上并未大規模出現過相關的奢侈品。
不知道是那些東西技術沒有傳下來,還是怎么回事。但是這不妨礙李瑛重操舊業,利用一些技術來推進自己的計劃。
這些工匠,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百家村那個地方離鳳翔不遠不近,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將人放在那里最為安全。
白芷如今已經是李瑛的人了,從各種意義上說都是。而她口中的九郎,正是她的那個親弟弟,這也是李瑛趁著此次出征,暗地里使了個金蟬脫殼的手段,讓他在戰場上戰死,然后改頭換面回到了鳳翔附近。
如今,也是在給李瑛做事。
那小子起初雖有些不忿,可唯一的姐姐都成了李瑛的人,也就只好認了命了。
而趙安,就是那位紫云樓的老板。如今,他明面上仍舊經營著紫云樓,實則暗地里投靠了李瑛,也在為李瑛做事。
掃平了岐國境內的匪徒,而自己也初步有了名望,一些計劃也可以開始了。
-----------------
次日一早,岐王召集官員議事。先是擢升岐王府軍咨祭酒,后賞賜了李瑛一大堆金銀寶物以表揚他此次率軍剿匪的功績。
軍咨祭酒乃是武官,屬正五品下。所謂軍咨,實際上就是軍事咨詢的意思,也就是參謀。而祭酒,乃是參謀之首。
升到五品,李瑛終于可以甩掉那一身綠啦吧唧的官服,改換淺緋色官服,腰佩銀魚袋了。
如此恩寵,的確是讓一眾文武眼紅。但是也沒辦法,人家就是有本事。所以,眼紅也只能眼紅著了。
接下來,是李瑛主持的關于對鳳翔的一系列安排。
女帝并不同意擴建鳳翔,畢竟岐國也只是剛剛有了起色,此時耗費錢糧在這種大型工程上無疑是不明智的。
再者如今天下紛亂,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要打仗。將城池建的那么好,哪一天敵人打來了攻破了城池,不還是為他人做嫁衣嗎?
因此,不如留下錢糧發展軍力。
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上,李瑛也只好對鳳翔進行改造,以便利通商。
首先,四個城門都需要擴建。
鳳翔城四個方向都有城門,但都是一面一個,并且這四座城門都是只有一個門道,以往還能滿足人員來往,現在肯定是不行了。
由于女帝的決策,所以擴建城池是沒戲了,但是開幾個門道并不難。
計劃中鳳翔將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將原本的東西兩座城門由原本的單門道擴建成三門道,以方便人流往來。
而針對城市內擁堵,李瑛決定效仿后世實行交通管理之策。簡單來說,就是人車分流。人行兩側,車馬走中間。無論人車,全都靠右行走。
為了進一步降低城內的混亂,還要在城外建立初步的貨物集散中心,將商人提前進行分流。
一些商隊的馬匹,犍牛什么的就不要進城了,還是留在外面好了,等交易完再領走就是了。
最后,則是解除一城一集市的限制,允許商人在城內各處進行商業活動。
這一連串的動作,也讓一眾官員對于李瑛的能力紛紛認可。困擾了他們這么長時間的問題,被人家三下五除二就拿出了解決方案。
有句話叫什么來著,不服高人得死啊。
女帝坐在上首,看著李瑛沒花多少功夫就將各項事務安排的井井有條,內心也不禁感慨這就是吾之蕭何了吧。
將這些事安排完之后,李瑛面向女帝行了一禮。
女帝知道該她站出來了:“李卿所言,各位都聽明白了嗎?”
“臣等明白。”
“那就執行吧,盡快落到實處。”女帝很干脆的下了命令,然后語鋒一轉,面色嚴肅的道:“今日還有一事,需要眾卿議一議。”
接下來這第二件事,才是重中之重——抽調各地民團,成立四海鏢局,準備開辟西域商路。
今年剛開春的時候,女帝就聽從了李瑛的建議,命令各地民團就地開墾田畝,以作屯田之用。
以民團為拳頭,配合各地官府安置流民,就地開墾復耕,以此來增加岐國糧食產量。因此,此時各地民團的訓練其實并不多。
如今,要抽調部分民團,各將領倒是意見并不大。他們也一向看不起那些地方民團,頂多只是拿這些民團當做兵來補充來源罷了。
所以這事兒對于他們來說,主打一個無所謂。
只是,就是擔心抽調太多,會不會影響兵源補充。
但是文官意見就大了,好不容易有人來種地了,你又要給調走?這不是影響政績嗎!
“各位,成立四海鏢局,旨在通商西域,此乃岐國大計。”
李瑛先是不由分說的給這件事定下了論調,明白的告訴眾人,這事兒已經定了,你們就別在這兒嗶嗶了。
然后,進一步解釋了起來。
“各位將軍所擔心者,無非是此舉會造成民團兵源流失,未來如果打仗,人員缺乏。但本官先問一句,民團抽調過來的兵源到底如何?”
將領們紛紛皺眉。
“李老弟,民團的戰斗力雖然不行,但是聊勝于無啊,總比沒有強。”典軍馬章臉上的表情很是無奈。
“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事情就好解釋了。首先,鏢局之鏢師仍舊是屬于民團之人,會定期和民團進行輪換。”
“輪換?”馬章很是意外,覺得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于是便問道:“老弟……可否詳細解釋一下?”
“自無不可。”李瑛進一步解釋道:“每隔三個月,民團兵源會抽調人員和鏢局鏢師進行輪換。
此舉便是為了給民團士兵一個見血的機會,優勝劣汰,以挑選精銳。
一個精銳之士,換取三五個孬兵。這筆賬,我想各位還是能算得來的。”
馬章聞言,和身邊幾個其他將領相互低語了起來。
確定其他人都沒什么意見之后,馬章向李瑛抱了抱拳,這才坐了下來。
“另外,鏢局乃是有償運行的,商人出錢,我們出力保護他們的安全。這些收益,歧王府會抽調一部分。”
這話一出,文官頓時不吭氣了。
民團雖然不受重視,但是多少還要給點兒糧餉的,能不付錢還能有一筆收益,那自然是最好了。
見到沒人反對,李瑛面上雖然維持著平靜的表情,但心中也不由得欣喜。
按捺下躁動的心,李瑛回身面向了女帝。
在利益面前,這一政策順利通過。
女帝當即下令,命令有司開始挑選地方,建立四海鏢局。同時,向岐國百姓公告這一政策。
文武百官紛紛應諾,這一下事情可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