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官印在手,那小吏自是嚇了一跳不敢阻攔,放三人入了城。
入了城,如今的鳳翔便展現在了三人眼前。
街道兩側原本還有些破敗的臨街建筑此時已經全部變了模樣,不僅重新修葺了一番,還有許多商家入駐。
一路走來,客棧,酒樓,貨行各種商鋪絡繹不絕,一路直通到東市門口,真可謂是人聲鼎沸。
這短短的不到二里地,竟然林林總總擠下了不下百家店鋪,還有一些在其他街道,隱約可見更多的商鋪和人影。
雖然街道上因人來人往顯得有些擁擠,但是卻并沒有混亂——街上不時的會有巡街的士兵穿過。
一路行來,鳳翔城的確熱鬧了不少,但也因為涌入了大量的行商,導致出現了不少問題。
簡單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鳳翔短時間內涌入了大量人口,超出了城市的容納極限。
再加上城市管理本身就不太到位,以至于小問題不斷。
李瑛一路走一路看,將發現的問題都記在心中,直到徹底離開了東市所在的區域。
讓蘇行之和白少澤兩人先回府,李瑛則是前往了岐王府。這回來,還是要先去復命的。
……
經過通報,李瑛順利的在王府書房中見到了久違的女帝,只見女帝整個人都把頭埋在了書案后面,高高摞起來的奏疏擋住了她的身影。
這樣的一幕著實是讓李瑛感到意外,呆了一息,才拱手行禮:“臣李瑛參見殿下。”
聽到動靜,女帝才將腦袋從紙堆里面抬了起來,頂著一雙帶著血絲的眼睛道:“你總算回來了。”
不知是不是錯覺,李瑛竟覺得女帝的聲音中似乎夾雜著些許委屈。
李瑛不由得心里吐槽,什么情況啊?你可是大天位,要不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狼狽?
“來來來,快來!”
李瑛愣了一下,指了指自己。
“廢話,這兒除了你和我還有其他人嗎?快過來!”
“殿下,請恕臣僭越。”
“話怎么那么多啊,趕緊過來!要不然,小心本王治你的罪!”女帝很是煩躁的招了招手。
李瑛這才繞過書案,來到了女帝身后。
“瞧瞧,鳳翔都快炸了,各部都在問我怎么辦?
我哪兒知道怎么辦啊!
來給我出出主意。”
女帝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上的奏疏一本本塞到了李瑛手里面,一邊塞還在一邊抱怨。
“這是戶曹和倉曹的……”
“這是士曹的……”
“這是功曹的……”
“這是國令……”
“大農……”
“帳內府……”
“親事府……”
“本王真覺得自己養了一幫廢物啊!”女帝頗有些抓狂。
李瑛很無語,但還是翻開了各部的奏疏一邊看一邊詢問道:“莫非,一眾臣僚沒有向殿下提出些許可行之策的?”
“他們一天天不給本王添堵都算不錯了!”女帝沒好氣的道。
鳳翔一下子人口暴漲的太厲害了,各部官員一時間都有些措手不及。當然,偶爾還是有那么一兩個聰慧之人的,只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始終是杯水車薪。
“不應該啊,有胡長史坐鎮,縱使有些亂子,也不會混亂至此啊。”
自打受到重用之后,李瑛便時常受到胡善的提點。從接觸的情況來看,這位長史還是有真才實學的。為人老成持重,行事頗有見地。
進城那陣兒李瑛就在想了,有他坐鎮,怎么會弄成今天這個樣子呢?
“胡長史病倒了,本王也不好打擾。”
李瑛默默的點了點頭,在桌上掃了一眼,也不和女帝客氣,順手拿起筆就在奏疏上勾畫了起來——著令有司在東門外五里搭建臨時關卡,增加人手,審核過往行商。
將這本寫完,李瑛便遞給了女帝。
女帝接過來看了一下,眼睛頓時一亮:“對啊,這么簡單的辦法,本王怎么沒想到!”
將臨時檢查的關卡往城外挪五里,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的緩解城門處的擁堵。城門處只有一個檢查口,自然速度十分慢。可在城外,大可以設三個,五個檢查口。
不過,李瑛知曉,這只是暫時過渡的方法。究其根本,還是鳳翔實在是太小了,難以承擔如此巨量的人流。
“殿下這些時日可曾去過東市?”
說話間,李瑛又將一本批好的奏疏遞給了女帝。
“本王哪兒來的時間啊!”女帝一邊看一邊回答道。
這里寫的是東市鋪面緊張,以至于大量客商來了之后無處落腳,貨物堆積嚴重,以致產生了混亂的事。
李瑛則是批復,在城外臨時規劃貨物集散地。打破東市的界限,允許行商在整個鳳翔購買,租賃鋪面,將商業區擴展到整個鳳翔。
這樣的做法讓女帝有些猶豫。
以長安為例,一百零八坊猶如棋盤一般將不同身份的人群放置在了一個個坊市之中。一到宵禁,整個長安除了坊內之外,大街上可謂是空曠。
而長安著名的東西二市,也是被限制在了一片小小的區域中。
這樣的模式便于整個城市管理,但并不利于商業的流通。
真正的取消宵禁以及坊市這樣的限制,還是在手工業極其發達的宋朝。此時,人們的認知還停留在唐朝時期。
所以,女帝對于李瑛這樣打破常規的做法很是猶豫,不知該不該實行下去。
“那就難怪了。”
“何意?”女帝暫時將注意力從奏疏上挪開,看向了李瑛。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親眼看一看,僅憑下面人的報告,始終如霧里看花。”
女帝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奏疏,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殿下,臣此次出征歸來,還有很多事要向殿下稟報。”
女帝聞言,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然后端起已經涼了的茶杯,也不嫌棄就這么懟了一口才示意李瑛繼續。
李瑛將此次剿匪的過程大致總結了一番,簡單的匯報給了女帝。
剿匪也是一個詳細的了解岐國各地情況的過程,當地發展情況如何,是否安穩,民生情況如何,糧食產量如何,當地吏治是否清明等等一系列的情況。
也虧得李瑛腦子夠數,將這些情況大致記了下來。
女帝認真聽著,時不時的也會提出一些問題。雖然說她提的一些問題在李瑛看來挺幼稚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蠢,但相比起半年前,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了。
資質不錯,聰敏好學,就是經歷的太少,有些過于單純了。
李瑛在心里給女帝下了這樣的評價。
兩人就這么交談著,就連中午飯女帝都是直接讓炎摩圣姬送到書房來的。一直到黃昏時刻,李瑛才將女帝積壓的政務處理完,看的女帝眼中異彩連連,心里暗嘆真是撿到寶了。
“臣雖然將目前遇到的問題逐條回復各部官員,但是鳳翔如今的確改變頗大。依臣之見,還是將各部主管召集在一起,商討一下比較好。”
女帝點了點頭:“也好,鳳翔最近確實是一天一個樣。”
“殿下對于鳳翔,可有何想法?”
女帝有些疑惑的看向了他,有些不太明白李瑛什么意思。
李瑛回答道:“鳳翔雖屬上州,但終究只是一洲治所,還是太狹小了。殿下是想擴建鳳翔呢,還是……”
“還是什么?”
“算了,現在談論還時日尚早。”
女帝臉上的表情頓時晴轉多云:“李卿,你這是在和本王開玩笑嘛?”
“臣并無此意。”
“那何必如此遮遮掩掩。”
“這……臣心中所想,確實是有些好高騖遠了。說出來也是徒增煩惱,殿下又何必非得聽呢。”
“哦?你這么一說,本王倒是來了興趣了。什么樣的想法,能讓李卿這樣的大才都自嘲好高騖遠了。”
李瑛沒有說話,而是默默的指向了書房中輿圖上的一個地方。
女帝剛開始還不在意,可順著李瑛的手指看過去,卻一下愣住了,陷入了沉默之中。只因那個地方,叫做長安。
良久,女帝突然反應了過來,頭疼的捂住了腦袋:“李卿,本王發現,好像又上了你的當了。你這是欲擒故縱啊。”
李瑛笑而不語。
“本王這下,又得好幾日睡不著覺了。”
“殿下,你我君臣合力,未必不能實現啊。”李瑛笑瞇瞇的說道,像極了上輩子給屬下畫大餅的領導。
看著輿圖上的那個地方,女帝也不由得一陣恍惚:真的可以嗎?
-----------------
給女帝留下了一個大餅,瞧著患得患失的女帝,李瑛心中壞笑一陣,便很是瀟灑地離開了岐王府,回了自己府邸。
騎在馬上,行走在人聲鼎沸的街道上,李瑛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街道上呼朋喚友的文人,和小攤小販講價的客人,吆喝著叫賣的商家,時不時嬌笑著掩面而過的小娘子……
曾幾何時,這樣的場景在大唐隨處可見。如今,經過自己的努力,安寧鮮活的一幕又開始逐漸顯現,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這樣的畫面,什么時候都看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