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插圖1:巖崎常正,《本草圖譜》(本草図譜)[1],1828年序刊本書影

巖崎常正(1786—1842),又名巖崎灌園、巖崎源三,三河國(今日本愛知縣)人,江戶時代后期本草學者。《本草圖譜》是江戶時代內容最為全面的植物圖鑒。

[1] 圖片的原文名統一按照現代日語、現代英語標注。另,部分插圖原名不明,因此,本書僅對這部分插圖作簡介,不標注圖名及原文名。——編者注

插圖2:宇田川榕庵,《植學啟原》(植學啓原),刊年不明,書影宇田川榕庵(1798—1846),美濃國(今日本岐阜縣、愛知縣)人,江戶時代后期蘭學家。《植學啟原》是日本第一部近代植物學著作。

插圖3:貝原益軒,《女大學寶箱》(女大學寶箱),1848年刊本書影貝原益軒(1630—1714),筑前國(今日本福岡縣)人,江戶時代儒學家,《女大學》的作者。《女大學寶箱》是在《女大學》基礎上增補插圖、附錄的新版本。

插圖4:《女大學寶箱》中的《源氏物語》插圖,《女大學寶箱》1848年刊本書影

插圖5:西川祐信,《繪本常盤草》(絵本常盤草),1731年刊本書影西川祐信(1671—1750),山城國(今日本京都府)人,江戶時代前中期著名浮世繪畫家。《繪本常盤草》是他創作的畫本,描繪了江戶時代社會各階層的女性形象。

插圖6:織物殘片,江戶時代,約18世紀

插圖7:繪者不明,描繪捕鯨景象的畫作,江戶時代,單色木刻版畫

插圖8:磯田湖龍齋,《相親》(見合),出自《風流婚姻略式》(風流婚姻畧式),約1770年,木刻版畫

磯田湖龍齋(1735—1790),江戶時代中期著名浮世繪畫家。

插圖9:農耕作月次圖屏風(農耕作月次図屏風),江戶時代中期

這是一對屏風,每架屏風包括六扇畫面。屏風上繪制著從一月到十二月的農事活動。

插圖10:渡邊華山,《荒歲流民救恤圖》(荒歳流民救恤図)(節選),1838年刊本書影(左、右)

渡邊華山(1793—1841),通稱渡邊登,號華山。三河國田原藩藩士,江戶時代后期漢學家、蘭學家、政治家、畫家。《荒歲流民救恤圖》描繪了江戶時代后期天保饑饉(發生于天保四年至天保七年,即1833—1836)的種種慘狀和賑災的情形。

插圖11:歌川豐春,《浮世繪江戶八景之圖》(浮絵江戸八景之図),約1780年,木刻版畫

歌川豐春(1735—1814),相模國(今日本神奈川縣)人,江戶時代中期著名浮世繪畫家,“歌川派”創始人。《浮世繪江戶八景之圖》是以江戶城八處名勝為主題的浮世繪作品,圖上的江戶八景分別為:隅田川秋月、金龍山落雪、三廻落雁、品川歸帆、兩國夕陽、上野晚鐘、觀音晴嵐、衣紋坂夜雨。

“江戶名所”是浮世繪的熱門題材,同類作品還有《名所江戶百景》《江戶近江八景》等。

插圖12:加賀藩主宅邸前的赤門,遺址現位于東京大學。

插圖13:神田明神祭禮上的街區花車。

《神田明神祭禮繪卷》(神田明神祭禮絵卷)(節選),江戶時代后期(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插圖14:《江戶小舟町舂米問屋定書》(江戸小舟町舂米問屋定書)(節選),1837年寫本

譯文(從右至左):

謹定

(紅字)天保八丁酉年

一、舂白米 每一升

價格三百八十八文

每一合

價格三十八文

銷售與右所書無異,逐一說明,以上。酉之

四月朔日

奉行處 (印章)舂米屋一番組仲間

插圖15(1):《繪草紙店》(絵草紙店),出自《畫本東都游》(畫本東都遊),1802年刻本書影

葛飾北齋(1760—1849),江戶(今日本東京都)人,江戶時代末期著名浮世繪畫家。

圖上是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中的小商戶。

插圖15(2):描繪商店前女子的畫作,約1780年,立軸,水墨設色絹本

圖上是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中的小商鋪。

插圖16:葛飾北齋,《駿河町越后屋》(駿河町越後屋),出自《畫本東都游》,1802年刻本書影

《畫本東都游》是葛飾北齋以江戶城世俗生活為主題的浮世繪畫本,其中《駿河町越后屋》一幅,展現了位于江戶城駿河町的三井越后屋的熱鬧景象。

插圖17:菱川師宣,描繪吉原景象的畫作,江戶時代前中期,木刻版畫

菱川師宣(1618—1694),江戶時代前中期畫家,安房國(今日本千葉縣)人,被認為是日本浮世繪的開創者。其畫作多以吉原風俗為題材。吉原位于江戶城,是德川幕府所允許的妓院集中地。

插圖18(1):葛飾北齋筆下的日本橋。

《江戶日本橋》(江戸日本橋),出自《富岳三十六景》(冨嶽三十六景),1830—1832,木刻版畫

插圖18(2):葛飾北齋筆下的日本橋。

《日本橋》(日本橋),出自《畫本東都游》,1802年刻本書影

插圖19:鳥居清長,《武士家的女兒和侍女及年輕的侍從》(武家の息女と侍女と若黨),出自《風俗東之錦》(風俗東之錦),約1820年,木刻版畫

鳥居清長(1752—1815),江戶人,江戶時代中期著名浮世繪畫家。

插圖20:菱川派畫家,《參勤交代圖》(參勤交代図),約1700年,手卷,絹本水墨設色描金

菱川派是菱川師宣所開創的浮世繪畫派。“參勤交代”是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所頒布的政治制度,規定各地的藩主、大名必須定期自費前往江戶參謁將軍并居留一段時間,其正室與繼承人則需長留江戶。

插圖21:洼俊滿,《新年試筆圖》(書初め図),1793年,木刻版畫

洼俊滿(1757—1820),江戶時代后期浮世繪畫家。“書初め”是日本的風俗,即在新年的第一天用毛筆書寫文字或繪畫,以祈求好運。

在江戶時代的日本,新年是最重要的節日。而常野人生的幾次重要轉折,同樣都發生在新年時分。

插圖22:浮世繪中的人偶。

洼俊滿,《換身物語》(とりかへばや物語)(節選),江戶時代晚期,木刻版畫

插圖23:浮世繪中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性歌舞伎演員。

壽陽堂歲國,《在后臺的歌舞伎演員中村芝翫之圖》(中村芝翫 楽屋之図),1826年,木刻版畫

插圖24:浮世繪中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性歌舞伎演員。

初代歌川貞升,《扮作女俠阿橋的歌舞伎演員嵐德三郎》(女伊達 お橋 嵐德三郞),1838年,木刻版畫

插圖25:歌川豐春,《浮世繪“顏見世”之夜的堺町、葺屋町歌舞伎劇院之圖》(浮絵堺町葺屋町顔見世夜芝居之図),約1780年,木刻版畫

在江戶時代,歌舞伎劇場在每年十月與演員、劇作者簽訂合約,在每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十日與簽約的新年班底進行亮相演出。十一月的歌舞伎表演也因此被稱為“顏見世”,即“公開演員”。“顏見世”是江戶時代歌舞伎界最盛大的活動。

堺町、葺屋町是江戶城的歌舞伎劇院聚居地,也是離常野家最近的劇院區。

插圖26:《淺草海苔》(草海苔),出自《畫本東都游》,1802年刻本書影

江戶時代,江戶居民在淺草附近的隅田川制作且在淺草觀音寺販售的干海苔,被稱為“淺草海苔”。圖上是葛飾北齋筆下售賣江戶名產“淺草海苔”的小店。

插圖27:歌川國貞,《助六由緣江戶櫻》(助六所縁江戸桜),1832年,木刻版畫

《助六由緣江戶櫻》是江戶時代的歌舞伎名劇,也是市川海老藏家傳的名作。該劇以江戶時代的市井風俗為題材,講述了俠客助六前往花街吉原尋覓寶刀的故事。圖中從左到右,分別為巖井半四郎飾演的花魁揚卷、市川海老藏飾演的助六,以及松本幸四郎飾演的寶刀主人意休。

插圖28:江戶時代的菜譜書。

醍醐散人(編),《料理談合集》(料理談合集),1801年寫就,刊年不明,書影

插圖29:月岡芳年,《新形三十六怪撰 四谷怪談》(新形三十六怪撰 四ツ谷怪談),1902年,木刻版畫

月岡芳年(1839—1892),江戶人,幕末至明治前期的浮世繪畫家。《四谷怪談》是江戶時代劇作家根據元祿時代傳說改編的怪談故事,于1825年首次被改編成歌舞伎演出。它講述了江戶四谷町的伊右衛門和妻子阿巖的悲劇故事,首演地點正是常野家附近的中村座芝居(見插圖24)。

插圖30:大鹽平八郎檄文,《史籍集覽》(史籍集覧),1906年刊本書影

插圖31:繪者不明,《水野忠邦公御肖像》(水野忠邦公御肖像)

插圖32:為永春水,《春色梅兒譽美》(春色梅児譽美),1887年刊本書影

《春色梅兒譽美》是一部面向女性讀者的通俗戀愛小說,也是為永春水的代表作,在江戶時代頗為流行。它講述了美男子丹次郎和情人們的糾葛,以及他如何在眾多女性的幫助下洗清冤屈的故事。

插圖33:海軍準將馬休·卡爾布萊斯·佩里,1856—1858年攝。

插圖34:《1853年7月14日佩里指揮的美國艦隊登陸日本》(The American expedition, under Commodore Perry, landing in Japan, July 14, 1853),1853年,石版畫

插圖35:繪者不明,《安政大地震繪 安政年間百姓的繁華》(安政大地震絵 世は安政民之賑),1855年瓦版大報

插圖36:繪者不明,《安政大地震繪 安政二年十月二日夜大地震與鯰魚的問答》(安政大地震絵 安政二年十月二日夜大地震鯰問答),1855年瓦版大報

插圖37:黃昏時分,人們穿過東京新宿區街道的景象。

地圖1:江戶時期日本國家地圖

地圖2:江戶時期江戶城地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甘孜| 平山县| 云和县| 元阳县| 万载县| 探索| 高台县| 乌兰浩特市| 宁夏| 襄城县| 通江县| 治县。| 固安县| 博罗县| 开封县| 博客| 盐津县| 大安市| 黄石市| 裕民县| 青海省| 绥宁县| 措勤县| 吐鲁番市| 黄骅市| 莎车县| 泾阳县| 新津县| 阳信县| 天台县| 望都县| 大同市| 延安市| 资源县| 天柱县| 安阳县| 白城市| 玉田县| 伽师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