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兩個讀書人
- 開局一個碗,推翻大明朝!
- 呂玄德
- 4129字
- 2024-01-31 23:00:25
等李弘和楊戌解決掉縣衙帶兵趕到縣學時,天已經完全亮了。
李弘很擔心楊算的安危,雖說對面是一群讀書人,但畢竟對方還是幾十個人,而楊算只有一個人。
實際上,縣學里大部分的秀才早在自己剛進城的時候就已經聽說消息跑了。
縣學的教諭、訓導也跑了,楊算提槍趕到時留在縣學里的就已經只剩幾個沒來得及跑的。
留下的秀才們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后來卻見是知縣老爺提槍過來,以為得救,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卻不想楊算一開口就是讓眾人投降。
他們怕死,不投降恐怕小命就沒了。
可一旦投降,等朝廷平定了賊寇自己不要說保住功名,能不能保住小命都是問題。
幾人既不敢投降,也不敢死,紛紛攛掇楊算一起逃跑。
楊算對留下來的這幾個秀才十分失望。
他是親自來縣學教導過的,這群秀才不僅袖手談心性的能力沒有,現在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膽子都沒有。
甚至說得不好聽些,逃跑都慢人一步。
楊算也不管這剩下的幾個怎么逃跑,他來是想看看他中意的那個還在不在。
“咳咳……縣尊,反賊是破城了嗎?咳咳……”汪夢錫強撐著病體起身,十分擔心縣城的安危。
楊算安慰道:“安生歇著吧,已經沒事了。”
汪夢錫聽到這話放下心來,重新躺下。
“可是縣尊,我聽眾位同年說反賊已經……”
楊算幫他把被子豁風處疊好,又隔著被子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不必管他們說什么,只管把病養好。”
汪夢錫也不再堅持,開始和楊算討論起上次見面時未講完的辯題。
楊算心里很疑惑,明明這孩子也是咳嗽,也是有痰,可為什么自己用李弘給自己治病的辦法給他喂蒜水就是不見好呢?
為什么呢?
直到李弘本人趕到時楊算都沒想明白這個問題。
“先生可還安好?”
“我很好。”李弘掀開簾子走出廩生宿舍,一抬眼就看見李弘身后那群兇神惡煞的兵。
楊算對李弘說道:“叫他們都出去,這里有個病人。”
李弘環顧一圈,確認縣學里已經沒什么人之后吩咐道:“留一個班守在門口,其他人都跟一連長出去,記住外面若是有人鬧事則就地格殺勿論!”
“是!”眾人得令離開。
等士兵們都出去了,李弘問道:“先生,信中提到的那人可在?”
楊算回道:“還在,只是病了,也是咳嗽,已經服了蒸出來的蒜汁卻不見好。”
李弘笑道:“先生,相同病癥的成因不同,需用的藥物也有不同。”
“哦?是嗎?”楊算輕捋胡須。
“待我先去看看。”李弘說著就往宿舍里走。
他倒是不怕傳染病,縣學宿舍人員密集,若是傳染病所有人都得中招,大概率只是風寒引起的肺部發炎。
李弘一進去,只見床上躺著一個病弱的青年,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直咳嗽。
“你……咳咳……是誰?”汪夢錫問道。
“反賊頭子!”李弘安靜答道。
“咳咳咳!”汪夢錫的咳嗽聲愈發劇烈,他不是害怕,只是看到李弘說明縣城已經被攻破了。
李弘沒和他說什么,出去和楊算道:“縣學得騰空安置流民,這人得盡快轉移到其他地方,接下來的行動冗雜之事繁多,先生將他安頓好之后還請回縣衙主持大局。”
楊算嗯了一聲,沒多說什么。
他早就想把汪夢錫推薦給李弘。
這汪夢錫出身貧寒,若不是學習用功刻苦年紀輕輕考上生員可以吃上口飯,恐怕早就餓死了。
這樣的人,楊算覺得他會和李弘有許多共同話題。
不過他愿不愿意從賊造反就是另一回事。
李弘又留下幾個兵看門,自己又匆匆帶兵離去。
一路上夜襲鈔關攻打太監宅邸和解救礦工都沒遇上什么抵抗,到城里攻破縣衙之后反倒打起了治安戰。
李弘帶了兩百人進來,正面跟城內各家的地痞流氓硬碰硬肯定完勝,可李弘的兵不熟悉城里的街巷,城里的地痞流氓又不成系統,打起來完全是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而且這些人本來就是給各家大戶做打手的,此刻他們要么是得了命令要搞亂李弘的隊伍,要么是自己就生了歹心想趁亂搶劫。
楊戌本來帶人去接收縣庫,一路上連著遇到好幾撥搶劫的,打得他都煩了,現在是見到搶劫的和攔路的就一槍刺過去。
但是不頂用,一次只遇上幾個,若是分兵追趕,怕更是要被這些地痞牽著鼻子走。
楊戌剛一槍刺死一個地痞,卻聽見身后有人說道:“將軍,我有法子治他們。”
“你是誰?”楊戌回頭看去,只見是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
那書生拱手道:“本縣童子卓翱,字起鳳。”
楊戌回禮道:“楊戌,還沒表字。”
卓翱說道:“請將軍隨我來,保證兩個時辰內平定縣城。”
楊戌有些猶疑,但還是說道:“你要是耍什么心眼子,我直接把你捅一個透明窟窿!”
“不敢。”卓翱笑著說道。
除了留在李弘身邊護衛安全的,楊戌召集三連的隊伍,湊了八十人跟著卓翱平亂。
遇上零星的地痞流氓,卓翱理都不理,直接帶著人來到一家人門口:“四爺,再不把你的人收回來,我可就要沖進去了!”
屋內傳來怒吼:“哼!你個好端端的讀書人也投賊,還要點臉不?!”
“破門!”卓翱說道。
楊戌點點頭,指揮士兵們輪番撞門,很快就將門撞開。
門既開,士兵們一窩蜂沖進去占領宅院。
卓翱本來就是看楊戌的隊伍雖然分散卻不生亂而決定賭一把,眼下見眾士兵紀律十分嚴明,進入大戶人家不搶劫不生亂,只是控制眾人的行動,心中暗暗覺得自己這一發賭對了。
卓翱冷笑:“四爺,我可是好聲好氣跟你說話,到這當口還那么飛揚,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啊。”
那被稱作四爺的本地土豪見一群賊兵沖進來臉上早就沒了血色,哀求道:“我這就差人喊他們回來。”
“動作快些!”卓翱不耐煩道。
老頭給幾個家仆吩咐了幾句,那幾個家仆立即四散跑開了去。
很快,附近幾條街的地痞流氓便都回到宅院報到,每個人身上都掛滿了財貨,想是搶劫了不少倒霉的人家。
“楊將軍。”卓翱拱手。
“叫我連長。”楊戌糾正道。
“好,楊連長,可以動手了!”
“關門,殺人!”
楊戌一聲令下,宅院前后門都被關閉。
接下來便是單方面的碾壓,院子里盡是哀嚎和婦孺的尖叫。
一群混混和家奴而已,那里是楊戌的對手?
卓翱搶過身邊一名賊兵的簡易長槍,一槍捅死了那被稱作四爺的老頭,而后怒吼道:“一個不留!務必將這全家都殺了!”
“不行!不能亂殺!”楊戌制止,只讓手下的兵將地痞混混們殺了個干凈。
卓翱無奈,只能順著楊戌。
楊戌將婦孺和放棄抵抗的俘虜都壓著送往縣衙大牢,將男女分開關押之后又跟著卓翱去別家。
不用兩個時辰,才一個時辰的功夫城里就沒人敢鬧事。
李弘親自寫了安民告示,然后讓張福把部分流民引進來安置。
一開始做計劃時,李弘想過會有流民跟隨,想著把他們都安置在空房子里就可以了,每日放飯吃,卻沒想到沔縣的流民會有這么多。
這下不能全放進來,不然整個流民群體都是不穩定因素,三千人亂起來自己手底下三百人根本不夠看。
一部分流民還是留在外城,反正外城也有不少空置的房屋。
楊戌帶卓翱見到李弘。
“小生拜見李營長。”路上楊戌已經告訴過卓翱應該怎么稱呼李弘。
他原本想自稱晚生,見到李弘后卻十分驚訝,原來這反賊頭子只是個半大少年,便改稱小生。
李弘倒是好奇,這還是第一個主動投奔的讀書人。
“為何愿意從賊?”
卓翱面不改色答道:“小生家貧,只能投身打行給人做訟棍,連秀才都沒時間去考了,還只是個童生。”
李弘笑道:“你做訟棍應當衣食無憂,沒有理由投賊吧?”
卓翱終于有些不好意思道:“實不相瞞,小生過去好賭成性,把家產敗干凈了,不得已借了羊羔利錢(高利貸),這沒還完才不得已投奔,放貸的我剛剛已經親手殺了。”
楊戌這才明白,難怪這家伙對那四爺恨意這么大。
卓翱又怕李弘聽到這話不喜,快速補充說道:“請營長放心,小生已經戒賭,今后定不會舊病復發。”
李弘只是笑笑。
賭鬼的話不能全信,但是卓翱這人能用。
“你可知我在鄉下怎樣做事的?”李弘問卓翱。
“略有耳聞。”
卓翱這種人反倒很入楊戌的眼,路上楊戌想讓他入伙已經把鄉下分田地情況說了個七七八八。
李弘問道:“說說看你的想法。”
卓翱答道:“起事之初手段必須酷烈,便是比營長更激烈百倍千倍也無不可。眼下當務之急是先分沔縣之田,在巡撫殺來之前讓糧食盡快入庫,其他反倒都不甚重要。”
李弘微笑:“繼續說。”
“鄖陽巡撫治所離此地遙遠,府中也無標兵可用,短時間內反倒不必擔心有官兵殺來。只是知府得知沔縣城破必會招募鄉勇前來征討,營長可趁此間隙迅速分田。”
李弘問道:“你覺得縣城內各大豪族對我是什么態度?”
卓翱答道:“既害怕,又觀望。”
“詳說。”
“害怕是因為營長已經在鄉下分田,他們既害怕名下田產被分走,也害怕自家財產被劫掠。如果營長就此退走回鄉下,他們不會與營長您為難,甚至會送幾十石糧食出來歡送。但營長的兵紀律嚴明,進城以后沒有串聯地痞作亂的都秋毫無犯,他們心里還抱有僥幸覺得不會被分田。”
“若營長不分他們的田而且官府一時間也難以將營長剿滅,他們極有可能跟營長您暗地里溝通,選擇合作。故而營長可以殺一批留一批,留下來的那批一定會踏實跟營長合作。”
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即便是其他地主被殺翻了天也跟他們沒關系。
李弘繼續問道:“你覺得知府除了招募鄉勇還會做什么?”
“攤派!”卓翱興奮答道。
他意識到李弘的野心不僅僅是縣城。
殺一批合作一批那是對府里的做法。
對沔縣城的地主大族狠一點,再把消息散播出去,讓府里的地主大族心生畏懼,但即便再怎么畏懼他們也不可能主動出錢給知府招募鄉勇。
只要刀沒架到脖子上,地主豪族一分錢都不肯出!
李弘繼續問道:“我手里還有縣里的稅監太監,你以為如何?”
卓翱想了想,答道:“此人有大用!”
“如何?”李弘很好奇。
他原本是想把太監送到府里去攛掇分守太監,挑撥太監和知府,但他現在很是好奇卓翱的鬼點子。
“漢中分守太監身負守土之責,縣城被破他們逃不了責任,若營長以賄賂分守太監,再撤出縣城,讓府里的豪族放心,他們必不肯出錢募兵。本地知縣已死,分守太監為推卸縣城失守的罪責到知府身上,屆時知府定然無心募兵!”
“很好!”李弘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李鏡典這個人名義上已經死了,楊算也可金蟬脫殼出來做別的事。
雖然沒了主官,但是城里的秩序必須維持,但是李弘不打算長期待在城里,本地的分田工作大部分都還需要他回去主持。
把城里土豪的田都分了,再讓他們快活幾天。
李弘的目標從來就不是沔縣這一縣之地。
只是三百人的規模打府城實在有些捉襟見肘,此次打下縣城最大的收獲還是可以分權全縣之田。
所以李弘現在最缺的是時間,和知府或者巡撫直接對陣的準備時間。
把太監放回去挑撥就能很好地拖延時間。
“你家里還有幾人?”李弘問卓翱。
卓翱答道:“還有一老母。”
“我會派人來城里接你母親回小康鎮照顧,我會安排給你先分十畝地,你準備一下,接下來一些時日就隨我去鄉下分田吧。”
恩威并施。
卓翱并不反感,哪個上位者能不搞點手段呢?
“聽憑營長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