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反抗者
- 大唐:我為仙師,護衛國祚五百年
- 余秦唐
- 2057字
- 2024-01-04 08:25:24
寒風乍起。
將此處的濃郁血腥味,都給吹散了不少。
就在剛剛。
曹破延一刀殺了王剛。
在李二河身邊的壯漢也立即出手,擋住了三個打手。
曹破延干凈利落,幾刀出手,刀刀致命。
六個跟隨王剛而來的打手,也被殺了。
七條人命。
瞬間就葬送在這后院。
一股血腥味伴隨著涼氣入鼻。
曹破延不為所動。
直接對李二河吩咐道:“把這些尸體從后院運送出去,送到王福記。”
“告訴王福記的人,不該伸的手,就不要伸。”
仙師之名。
豈能是這些人所懷疑和侮辱。
當他見到了先皇陛下的時候,就已經相信了仙師乃是仙人的身份。
當他見到了年輕很多的長孫無忌、房玄齡,以及死去的太子李承乾的時候,就已經對仙師的身份深信不疑。
仙師降臨人間。
大唐從此要立下萬世之基業。
盛世之大唐將會更加輝煌。
百姓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朝堂之上也會越來越肅正清明、一心為民。
這是曹破延最想要見到的。
所以,他在得到了陛下的示意之后,就直接坐鎮在這李福記。
為的就是釣大魚。
當王剛踏進了李福記的后院。
曹破延就明白了。
仙師和陛下這是要拿世家開刀啊!
雖然心中十分的震撼,但曹破延卻沒有膽怯,更顯得有一些瘋狂。
身為長安縣不良帥,當年從軍十載,有過大大小小的戰功。
也因功而被任命為大唐長安縣不良帥,專門管理著長安城內的東西兩市,一百八十多坊間的安穩。
也就見到了大唐最底層的黑暗,這里面的藏污納垢之事,讓他感覺到了一種無力感。
可他也明白,處于長安城最底層的規則就是如此。
三教九流、錯綜復雜的關系網。
動一下,就能夠牽扯到后面更大的人物,甚至是世家這樣的龐然大物。
五姓七望之家,那是頂級的存在。
王剛身為王家在京師的管事,可是做了不少惡事,殺人放火、滅人滿門。
為的,不過是別人手中的一點兒手藝,又或者是寶物。
“這泱泱大唐的蒼穹,終于要迎來光明了啊。”
曹破延心中暗嘆。
他是知道五姓七望的恐怖之處。
……
“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
“五姓七望。”
“他們在晉朝的時候就開始了家族底蘊積累,以至于傳承至今。”
“前朝之所以走向了滅亡,我想,陛下心中應該清楚吧?”
大明宮。
偏殿之中。
地龍燒著。
蕭奕、李世民、李治、貞觀十二年的長孫無忌、永徽六年的長孫無忌、貞觀十二年的房玄齡、貞觀十二年的李承乾、永徽六年的李績、永徽六年的褚遂良等,聚集在一起。
他們現在討論的是一個有些禁忌的話題,也就是五姓七望之家對大唐的影響。
李治的手中還拿著長安縣不良帥曹破延遞上來的奏章,上奏王福記管事王剛的二十條罪行。
李世民喝了一口青茶,沉聲道:“仙師,世家之底蘊深厚,這天下讀書人,大部分都和世家有著一些關系。”
“若是真要對世家出手,恐怕很容易引起戰火,以世家之影響,他們若是聯合起來,恐怕不好應對。”
不查不知道。
李治讓韓璦、來濟、上官儀、劉仁軌四人開始京察天下。
遵循仙師指點的一明一暗。
很快就查出來世家大族那深厚的底蘊,大唐的商業幾乎都是世家在經營。
什么茶葉、布匹、鹽、鐵等。
最大的茶商、布商、鹽商都是世家的管事。
上交的商稅也是世家交的多,畢竟,他們的產業非常多,商賈遍布天下。
這其實還不算什么。
士農工商。
對于李治等人而言,他們還是注重士林。
而大唐如今的士林,其實還在五姓七望之家的手中。
世家出人才啊!
寒門難出貴子。
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大部分都是世家接濟、供養著。
大唐的好幾座書院,那都是世家建立起來的。
這讓李世民如何動手?
歷史上。
他明明知道世家的威脅,可卻沒辦法下手,只能是盡力拉攏。
等到了李治時期,倒是開始動手了。
廢王立武便是第一步。
后來,重用寒門士子是第二步。
可惜沒能堅持下去。
直到武則天時期,重用酷吏,在和李家之人的爭斗之中,滅了世家。
就好比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輸的確實和其正。
武氏和李氏之爭,最后輸的確實世家。
說到底,還是貞觀之治和永徽之治,給武則天積累了身后的底蘊。
這時候的皇權已經非常集中了。
不然,武則天也不會順利登基稱帝。
世家也因為這幾年下來而走下坡路,沒有治世之才撐門面,從而被一再打壓,最后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蕭奕開口道:“堵不如疏,什么五姓七望,這天下,說到底還是天下人的天下。”
“世家不也是要存在于王朝之下?”
“有了活字印刷術,可以讓寒門士子讀書也容易一些,而不再是寒門難出貴子。”
“這不過是第一步。”
“世家之底蘊,已經不在于他們掌握著圣賢書,有著傳家之底蘊。”
“也在于他們的商業遍布大唐,掌握著大唐的經濟命脈。”
“你看看吧。”
“世家的反擊,絕對不是讓讀書人罷官,而是讓百姓們吃不到鹽、吃不到米、吃不到面、穿不起衣服!”
李世民若有所思。
李治等人也很快就理解了蕭奕所說的意思。
世家之強,已經不單單是強在了名門望族,還強在,他們商鋪多、商賈多、錢多。
果然。
到了第二天。
市面上的粗鹽就少了很多。
等到了第三天。
想要買鹽,已經是十分困難了。
沒有!
而仙師煉制出來的精鹽有太貴了。
平民百姓買不起。
沒了鹽。
這還是事小。
大不了,清淡點兒。
可不過幾天。
他們連米面都買不到了。
要么價格很高,要么,就是沒有。
官吏們明明知道百姓買不起糧食,已經開始鬧起來,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他們早就得到了風聲。
準備看一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