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可滅王家(求追讀)
- 大唐:我為仙師,護衛國祚五百年
- 余秦唐
- 2070字
- 2024-01-05 10:11:56
李世民神色陰沉,他在這永徽六年見到了世家大族的手段。
當然,作為當年拉攏了關隴世家一起謀反的李家,同樣也算是世家。
世家的底蘊有多深厚,勢力有多龐大,他是早有認知。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永徽六年,世家似乎更強大了。
李治則是眼巴巴地看著蕭奕。
拿出精鹽技術的是仙師,布下這樣一個局的也是仙師。
現在,世家反擊開始。
他還真的沒有辦法。
以前,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現在直接鬧翻了。
世家不賣糧、不賣鹽,連茶葉都不賣了,就想要看朝廷出丑。
這是想要大唐的仙師還有大唐的皇帝給他們一個說法啊!
就因為朝廷問罪斬殺了王家在京師的大管事王剛,就因為仙師拿出了精鹽的技術,能夠產出雪白的白鹽。
還有一個原因,也可能是仙師的降臨,對于世家來說,也可能是一個威脅。
所以,他們不僅僅是反抗,也是在試探。
老長孫無忌實在是忍不了,仙師,都火燒眉毛了,你這也太悠閑了吧?
“陛下、仙師,京師這一年多來,本來就有著缺糧的問題,如今世家的商賈來這么一出,京師的百姓連糧食都買不到,已經民生哀怨了啊。”
在他旁邊,坐著貞觀長孫無忌,瞟了一眼老長孫無忌。
他不太明白,這老長孫無忌為何會主動站出來。
而在貞觀長孫無忌旁邊的是貞觀房玄齡,當他在這永徽六年的幾天時間中,知道了房家的結局,直接就郁悶了。
自己的兒子為了家產和爵位,竟然反目成仇,不說自相殘殺,卻也是大打出手。
關鍵是,那位公主還和一個和尚通間,最后又是被謀反。
想他房玄齡一生也算是忠君愛國、謀算無雙,一世英名卻毀在了一個公主手中。
陛下啊。
老臣心里苦呀。
好在,如今陛下還沒有指婚,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
被家事困擾的房玄齡,這時候已經無心國事,勉強打起精神來。
至于李績、褚遂良、韓璦等人,也是緊緊地看著仙師。
褚遂良、韓璦這兩人,也和世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關系。
不說他們,就是這朝堂之上的一些官吏和世家都有一些關系,比如盧國公程咬金,他的續弦就是出身于清河崔家的崔氏。
再比如褚遂良,就出身于河南褚氏,乃是魏晉南北朝的士族。
高士廉出身于渤海高氏、長孫無忌是前朝右驍衛將軍之子、于志寧是北周太師于謹的曾孫。
這滿朝文武,大部分的文官都是出身于世家。
一部分武將也已經娶了世家女。
這就是世家!
蕭奕把玩兒著手中的玉璧,前世的他就是一個收藏家。
如今見到一塊雙龍玉璧,還是那種非常少見的冰種,一時間,起了把玩之心。
“不急。”
“我這里有上中下三策。”
“你們可以聽一聽。”
李世民和李治等人立即打起了精神來,就連房玄齡都把家事兒拋之腦后,洗耳恭聽。
李世民拱手道:“仙師圣言,我等聆聽。”
蕭奕道:“先說下策吧。”
說完,他拿出了來自于李治派遣的人京察天下的結果。
“這上面記載了很多家大業大的大族。”
“陛下可以拉攏這些人,給他們一點兒好處,提拔幾位家主,讓他們出手,送糧入京,以解危機。”
“在一個,就是拉攏崔家、盧家、元家、李家等,只說,這一次是因為那王剛犯了貪贓無法、目無法紀、指染仙師之精鹽手藝,故此問罪。”
“王家卻想要為一個管事兒而鬧得民怨沸騰,觸犯了陛下之底線。”
“區區一個王家,卻肆意囤積糧食、鹽、茶葉等,然后企圖促使百姓鬧饑荒,形同謀反,若是繼續和王家一起,那就是自尋死路,也算是幫兇!”
“朝廷無意和他們作惡,也無意要針對他們。”
“可若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陛下的底線,已經威脅到了大唐國祚。”
“那就算是魚死網破,也不會讓他們好過!”
下策,就是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五姓七望。
團結一氣。
可當真就那么團結嗎?
大唐可不僅僅是只有崔、王、盧、李、鄭這五個世家,還有很多士族。
完全可以拉攏他們,大家一起瓜分了王家。
想來,他們應該是愿意的。
再然后,拉攏崔、盧、李、鄭,這四家之中的二房、三房、偏房等,肯定會有人為了官職、爵位,而反叛自己的大家族。
王家在這一場爭斗中若是敗了,五姓七望也就是紙老虎,以后還是可以繼續被拿捏。
蕭奕繼續道:“至于這中策,其實也是相對于下策的基礎上,再加上一點兒手段罷了。”
“把不良人這個官署單獨拎出來,作為朝廷的監察百官的官署,設不良帥為三品,下設十三不良鎮府司、于州設千戶所、縣設百戶所。”
“以不良帥為主,負責追緝、審查、審訊等,監察朝野官員。”
“凡有貪贓枉法、官商勾結、欺壓百姓、作奸犯科、昏庸無能等,一律捉拿問罪。”
“肅正朝堂算什么?”
“李義府、許敬宗這樣的貪官污吏,危害很大,可地方上的貪官污吏的危害也不小。”
“老虎要打,蒼蠅也要打!”
“而且,當皇權不下鄉的時候,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就是土皇帝,地方上的事情,那都是他們說了算!”
“這地方上的蒼蠅可能比朝堂之上的老虎的危害還要大!”
這中策……李世民、李治等人聽了,不免微微蹙眉。
說到底。
李世民不是朱元璋。
朱元璋那就是一個底層百姓,小時候,還是放牛娃。
這位是開局一個碗,直接莽天下的人。
李世民則是世家子,也是通過拉攏了世家之后,奪得了天下。
朱元璋是深刻體會到了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對于百姓們的迫害,也知道底層的百姓過著什么樣的日子。
而李世民雖然可以說出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話,卻并不能真正體會到底層百姓們的苦,地方上官吏們的惡。
李世民抬起頭,勉強地問道:“仙師,何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