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羊人1號(譯文科學)
- (德)布蘭登·莫里斯
- 1781字
- 2023-12-15 15:51:20
牧羊人1號
2094年3月15日
“現在,第一個波次已經聚齊了。”大家的領航員大衛說道。
大衛用手指示意著墻上幾處閃光的標志物,手指尖所指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紅色的光點。
“你們看到了嗎?”
大衛的手上下移動著,光點便隨之在一塊狹窄的圓形區域內運動。
“這里就是對焦區,”大衛解釋說,“直徑只有大約1.3千米。我們成功地把所有的探測器都聚集在這個區域。”
其實,所有人都了解一切事實。除了羊23之外的探測器的導航如此完美,或許這并非他們的功勞。可是,亞倫已經看懂了大衛的內心。大衛在飛船上的身份是領航員,所以必須發表這樣的言論。
“確切地說,所有探測器自行排成了密集陣。”本杰明說道。
亞倫向本杰明眨眼,意思是隨便大衛怎么說。可是,本杰明不能理解亞倫為什么眨眼示意,或者說他不愿意理解。
“好吧,關于羊23,我和亞倫不得不提供了一點點后續的幫助,可其他事情主要都是牧羊犬們自己完成的。”本杰明繼續說。
“這個我明白,”亞倫說,“可是我們整個時間都守在幕后,一旦有事情發生……”
“……就算有事情發生,我們也來不及干涉,因為對于探測器來說,牧羊人1號要么飛得太慢,要么太快。”本杰明反駁道。
毫無疑問,本杰明說得有道理。使巨大的牧羊人1號達到巡航速度比讓200千克左右的探測器達到巡航速度要花費更多時間。同樣,讓它停下來也是一件更耗時的事情。
“現在,這一點沒有什么影響了。”克里斯蒂娜說。
這位女宇航員站了起來。她走到大衛投影了探測器的墻邊,擺了擺手,畫面便消失了。
“這里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她說。
“這里?”大衛問道。
“這是匯集了所有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之后產生的圖像。”
“可是,這里空無一物啊。”
“正因為如此,大衛。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研究,盡可能在下一次與MOC聯系之前有一些進展。”
為什么克里斯蒂娜這么急?在過去20年間,她一直都很冷靜。
“可能你們心里懷著疑問,為什么我這么著急,畢竟我們已經飛了20年了。這個項目投資巨大。因為將資金投入我們這個項目,NASA甚至放棄了飛往土星。我的意思是,整個人類有資格得到幾個答案了吧,是不是?至少,我們要向MOC提幾個聰明的問題。地球上有多得多的資源,可以深入分析我們遇到的問題。”
亞倫將額頭皺出層層深紋。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他幾乎就被克里斯蒂娜說服了。其實,這次說服可有可無。亞倫自己當然也想盡快看到結果。
“你是天文學家,”本杰明說,“我只是名小小的工程師,不知道我能做什么貢獻。”
“你不是參與研發了納克低頻陣列(Lofar NG)的結構嗎?”克里斯蒂娜問道,“那么,你可是很熟悉望遠鏡陣列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以前那部是射電望遠鏡,天線相當原始。”
“算了吧,你自己也知道,唯一的區別就是電磁射線的頻率不同。”
“你說得對,克里斯蒂娜。可是,我討厭編程。我喜歡親手做點什么出來。”
“你自己也說,問題不在于硬件,而是在于用來評估數據的算法規則。”
“沒錯,我們必須以這個為出發點。”本杰明回答說。
亞倫不得不承認,本杰明說得對。朝著這個方向飛行期間,所有探測器的測量儀器都失調了,這極不可能發生。
“我想和你一起看看軟件部分。”亞倫建議說。
可是,克里斯蒂娜并不松口。
“系統的容錯率是多少?也就是說,系統有多大部分可以停止運行,卻不影響任務的完成?”她問道。
她原本應該自己知道這一點。
“三分之一吧。”大衛說。
“如果在系統犯錯的條件下呢?”
“你想說什么?”大衛問。
“我們假設,導航出了點問題。”
原來她想說這個。當然,如果探測器根本就沒有到達對焦區,也就不會產生清晰的圖像。大衛臉紅了,他明顯產生了動搖,畢竟,導航是他負責的。
“我……我可以排除這一點。沒有任何一個探測器顯示存在偏差,我一再檢查過的。”
大衛的手在顫抖。他坐了下去,把手放進懷里。
“大衛,我并非在責備你。探測器借助于多個脈沖星進行導航,脈沖星一再改變自己的特性。如果燈塔的光突然增強,依靠它航行的船只就會偏離航向,盡管燈塔的位置并沒有任何改變。”
“但脈沖星之所以被用來導航,正是因為它們特別穩定。”大衛喃喃地反駁。
這個理由說服力不強。無論某個天體迄今為止有多么穩定,它隨時都可能有所改變。
“如果有問題,也不是你的錯。MOC本來就必須發現問題并提醒我們。”克里斯蒂娜說,“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就此質詢MOC。”
“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們之后一起對算法再做一次整體檢驗。”亞倫說。
“好的,”克里斯蒂娜回答,“可是,我們先構思一個發給MOC的質詢吧。我很想盡快澄清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