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如何教孩子感知現實 故事力

講述生活故事,即對個人的生活經歷進行描述,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無論是對個體還是對群體而言,講述生活故事都是為了分析我們的生活經歷,并從這些經歷中挖掘意義。生活故事對人類文明至關重要,共同的故事能夠把我們與他人聯系起來,從而產生對特定群體的歸屬感。具有特定文化內涵的故事會影響人們對世界的感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創造了故事,而故事反過來影響了我們的人格和品性。因此,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整個人類來說,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使我們加深自我認知,更好地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通過親歷式講述,我們能夠分析自己的生活,使我們對生活的感受變得厚重而有質感。通過分析生活舊事和心路歷程,不斷地加深自我理解,我們的生活故事也會不斷地發展和變化。

孩子也在試圖理解和分析他們的生活經歷。給孩子講述一次經歷,能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所發生的事情。這樣的溝通和交流非常有助于孩子理解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從而成為善于反思、富有洞察力的人。如果和撫養者沒有情感交流,孩子可能會情緒低落,甚至有羞愧感。

安妮卡3歲時進入瑪麗的幼兒園,當時她家移居當地已經兩年,她只會講芬蘭語。安妮卡外向、可愛,喜歡和小伙伴們玩耍,因此她的語言障礙也顯得無關緊要。有幾周時間,媽媽很放心地把安妮卡留在學校,直到后來發生了一件事。

那天早上,安妮卡玩得很高興,突然她摔倒了,擦破了膝蓋,她哭喊著尋找媽媽。因為語言不通,老師的安慰起不了任何作用,安妮卡的情緒一直很低落。老師讓辦公室助理打電話聯系安妮卡的媽媽,并繼續努力安慰安妮卡。

老師很快找來幾個洋娃娃和一個玩具電話做輔助,向安妮卡講述這件事。老師用一個洋娃娃代表安妮卡,用另外兩個洋娃娃代表老師和媽媽,以此模擬安妮卡的遭遇。代表安妮卡的洋娃娃正在玩耍,然后摔倒了。這時老師給“安妮卡洋娃娃”配了音,嗚嗚地哭起來。看到這里,安妮卡停止了哭泣,注視著老師。“老師洋娃娃”對著“安妮卡洋娃娃”輕聲說話,安妮卡又哭了起來。當“老師娃娃”拿起玩具電話給“媽媽洋娃娃”打電話時,安妮卡又停止了哭泣,重新開始觀察和傾聽。

老師用這些洋娃娃把安妮卡擦破膝蓋這件事模擬了好幾次,其間不斷讓助手打電話通知安妮卡的媽媽來學校。安妮卡本來就聽得懂“媽媽”這個詞和她自己的名字,加上老師用輔助道具重復講述這件事,她開始明白發生了什么事。過了一會兒,安妮卡完全停止哭泣,回到快樂的玩耍中。當媽媽趕到時,安妮卡把洋娃娃和玩具電話拿給老師,因為她想聽老師再講一遍這件事,好讓媽媽知道她膝蓋受傷這件事以及她的不快樂。

講故事這個辦法很好地安慰了安妮卡,她不但明白了發生了什么事,也對媽媽的到來有了預期。作為成人,我們經常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而對孩子來說,洋娃娃、布偶或者圖片等輔助物能夠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經歷,從而明白自己當下的處境。當孩子明白了發生的事情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時,他們的不快樂就會大大減少。

教養筆記

◎ 通過借助洋娃娃、布偶或圖片等輔助物向孩子講述事件經過,可以讓孩子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了解自己當下的處境,從而減少不安等負面情緒。

也許有些童年的經歷你在當時無法理解,因為沒有成年人幫助你去分析它。在生活的最初,人們就試著去理解世界,并利用和父母的關系去調節內在的情緒狀態。隨著不斷的成長,孩子會逐漸具備運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親歷式講述的能力。講述故事不僅是孩子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他們調節情緒的主要方式。

我們講述生活經歷的方式體現了我們如何理解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當你討論自己的生活故事時,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或想法?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好像在講別人的故事,或者好像在心理上重新經歷了這件事?有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讓你情緒激動并且直到現在還讓你如鯁在喉,即使它們發生在很久以前?你能不能記起早年生活的很多細節?講述早年經歷時你有什么樣的心理感受?

生活故事能給我們一些提示,從中可以看出過去如何影響現在。我們講述生活故事的方式以及講述過程中的側重點,體現了我們對世界和自己的理解。比如,你可能會想起家里發生的一些事情,而不太在意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有些家庭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非常疏遠,他們很少分享彼此的情感。在這樣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有可能在構建豐富的親歷式故事時出現困難。他們講述的故事里就很少有細節回憶,也缺乏情感交流的內容。父母和孩子對外界以及自己和他人心理的感知能力都非常薄弱。總之,講述生活故事能開啟我們的心智,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

大腦的感知方式

思維是一種大腦活動,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模式。從基本層面來說,我們有不同的感知系統,例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以及嗅覺。從另一層面來說,在語言、空間思維、運動、音樂、數學、個人內心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我們有著不同的“智力”水平。思維極其復雜,它感知和聯系外界的方式既獨特又令人驚嘆。我們的感知方式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方式。正如生物組織有輸入和輸出通道,大腦也有從外界獲取信息,然后進行內在處理(即認知),最后產生特定反應的過程。“輸入—內在處理—輸出”,這是描述大腦功能和神經系統最基本的方法。

我們能夠檢測出左腦和右腦對輸入信息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低等動物不對稱的神經系統經過幾百萬年的發展演化,導致左腦和右腦差異顯著。這兩個在物理上分開的區域由被稱為“胼胝體”的神經組織連接在一起。這種分離能使左腦和右腦在某種程度上獨立運作,進而運行不同的處理模式。由于神經信息在左右腦間來回傳遞,因此形成了一種協調處理模式,這能使大腦功能達到較高的水平。左腦和右腦感受與處理信息的方式也不相同,這使大腦擁有多種功能。如果左腦和右腦能夠協調運作,我們的思維能力就會強很多。

左腦和右腦的“輸入—內在處理—輸出”模式是不同的(見表2-1)。右腦處理模式的特點是非線性和全面性。這種模式擅長吸收和處理視覺及空間信息,比如親歷過的事實、非語言信息、肢體感受、心智模式、緊張情緒以及對社會的認知,都主要由右腦處理。

表2-1 右腦處理模式和左腦處理模式

左腦處理模式與右腦處理模式截然相反,其特點是線性、邏輯化、基于語言處理。“線性”的意思是在函數模型里,一條線上的數據緊密相關。“邏輯化”是指追求因果關系,比如自然界里的各種關系模式。基于語言的處理與信息處理中的數位(是/否,開/關)概念相似,它們都包含在文字之中,比如你正在閱讀的本頁文字。

大腦剖面結構圖和大腦頂部視圖如圖2-1所示。

圖2-1 大腦剖面結構圖和大腦頂部視圖

講故事與左右腦模式的融合

在《人際關系與大腦的奧秘》一書中,有個觀點是講述(即理解和分析生活)形成于具有解釋功能的左腦模式和儲存了親歷式信息、社會信息以及情感信息的右腦模式的融合。只有當左腦模式的解釋功能和右腦模式的非語言信息及親歷式信息處理功能協調融合時,一個連貫的敘述才能產生。

作為父母,分析和解讀自己的生活很重要,因為這能讓你與孩子建立充滿情感交流的良好關系。如果你對自己的生活經歷有完整、連貫的感受,則有助于孩子認識他們自己的生活。通過了解左右腦處理模式,你能夠提高對自己生活的理解力。每個人都能夠使自己遠離那些不可控制且難以預料的原始情緒。這種遠離被視為一種由左腦處理模式起主導作用的狀態,即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左腦對右腦輸入的信息不予理睬。

相比之下,在另外一些時候我們的意識可能會被各種感受塞滿,不能有邏輯性地思考或分析。我們可能會失去時間概念,被自己的感受緊緊抓住,注意不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我們會沉浸在以往經歷帶來的身體感受和情感回憶里,而這些都是右腦處理模式的特征。

當我們試圖用左腦處理模式講述生活故事時,我們是在用基于語言的、線性的邏輯化思維對生活經歷中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若要用左腦處理模式講述一個線性故事,我們就必須用到右腦處理模式儲存的信息。如果這些信息不容易獲取,或者像水波一樣涌動不安,我們就不能講述一個連貫的故事。過去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能會導致這種講述的不連貫。在這種情況下,講述不連貫要么是因為缺少豐富而有意義的情感和親身經歷,要么是因為不能理解右腦處理模式對講述故事所起的作用。

一位十幾歲的少女體會不到失去父親的悲痛,到三十幾歲時談及當時的事情,她可能會突然淚流滿面,無法繼續講述她的人生故事。她最后一次和父親在一起時氣氛很緊張,因為父親反對她和男朋友交往,他們發生了爭吵,結果誘發了父親嚴重的心臟病。直到很多年后,她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內疚感了,她才能心平氣和地為父親哀悼,并把父親去世這件事融入她對生活的連貫敘述中。

你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思考,試著去感受兩種思維模式到底有什么不同。把這兩種思維模式融合起來,對建立完整、嚴密的思維以及講述連貫的生活故事都是必不可少的。

思維的協調程度

我們和孩子的關系是建立在很多共同經歷之上的,那些能夠觸動內在心理感受的經歷能夠促進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如果不同的處理模式能夠協同運作,我們就可以說它們是“協調”的。

我們來思考一下大腦可能以什么樣的方式協調運作。如果說解剖學上所謂的“高級大腦皮質”這種復雜的反思性和概念性思維活動,是由大腦深層區域最基本的情感沖動所引起的,我們就能以一種縱向協調模式、以一種高水平的處理模式對外界做出反應。如果大腦皮質的反思機能被切斷,我們就會進入“低水平反應模式”狀態,思維協調不起來,我們也因此變得僵化而不靈活。

同樣,思維也有橫向協調模式,在這種狀態里左右腦協同運作。這種左右腦的協調性是我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分析后做出連貫敘述的關鍵所在。由于連貫的敘述能夠體現孩子是否在情感上依賴我們,所以這種左右腦的協調處理模式尤為重要,它決定了父母是否有能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成長環境。

構建我們生活故事的除了縱向和橫向協調模式,還有另外一種協調模式——時間協調,即通過時間跨度把思維處理的不同階段連接起來。這是構建生活故事的基礎:它連接著自我的過去、現在以及可預期的將來。這種心理上的“時間之旅”是故事的一個重要特征,因為這種特征在實際生活中普遍存在。

教養筆記

◎ 我們和孩子的關系是建立在很多共同經歷之上的,那些能夠觸動內在心理感受的經歷能夠促進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

思維與幸福感

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心靈的幸福感取決于我們的思維是否具有流暢、活躍且協調的處理能力。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維的協調程度,這種協調性可以加強我們與自我和他人進行溝通的意識。通過這種不同層面的協調提升,我們的自我認知和人際關系將大大改善,我們和孩子的生活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拿出自己的故事與他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和分享是我們進行人際交往的一個基本方法。故事能讓我們擁有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當我們想起生活中重要的人時,出現在腦海里的,往往是那些我們最為珍視的關系。在婚禮、畢業慶典、各種聚會和葬禮上,與會的人們將各自的經歷娓娓道來,好像他們共同見證了時光飛逝一樣。他們講述的故事也在空氣中慢慢地彌散開來。

不斷反思你的生活故事,可以加深你對自我的認識,幫助你把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且運用那些有價值的認知方法。當你的思維隨著自我反思發生變化時,你也許會發現你和孩子的相處體驗發生了變化。經歷會影響思維方式,就如同思維方式會影響經歷一樣。通過不斷反思你的生活故事,你會慢慢成長,自我認識會加深,這些又可以反過來提升你的心靈感知能力,增加你對孩子的敏感度。

反思練習

1 仔細閱讀表2-1中的內容,從你的個人經歷中找出與這兩種模式的思維特征相對應的例子,并將其寫下來或者記在日記里。特別要注意你和孩子相處時的一些毫無邏輯且突如其來的心理感受,這些都屬于右腦模式的思維特征。

2 在反思你的經歷時,要特別關注腦海里那些屬于右腦模式的非語言景象。在講述人生故事時,要注意腦海里出現的景象和回憶,也要注意一些特殊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影響了你與孩子的相處。把它如何影響你的成長以及你與孩子的相處寫下來,想想這些問題的哪些方面對你影響最大,最后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3 用3個詞描述你與孩子的關系并思考:這些詞與你描述自己兒童時期和父母的關系時用的詞相似嗎?或者它們有什么不同?這些詞能準確地概括這些關系嗎?在這些重要的關系中,是不是有一些回憶不適合這種概括化的描述?這種例外的情形在你和父母以及你和孩子的生活故事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合川市| 东阿县| 龙泉市| 合江县| 潮州市| 大竹县| 林西县| 海淀区| 分宜县| 黔东| 长沙县| 上饶县| 临沧市| 富阳市| 靖宇县| 江达县| 长岭县| 遵化市| 镇赉县| 神农架林区| 原平市| 南江县| 岢岚县| 常德市| 十堰市| 满城县| 平阳县| 饶阳县| 闽清县| 阿拉善盟| 陈巴尔虎旗| 东海县| 长垣县| 旅游| 岱山县| 潼关县| 嘉黎县| 洞口县| 嘉定区|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