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徘徊在天堂與地獄間

他的去世為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他的功過任由后人評說。

——《紐約時報》當年致給利弗莫爾的哀悼詞

廣受年輕人追捧的“爽劇”,早已成為全球流行的文化現(xiàn)象。譬如,2020年秋天火熱全網(wǎng)的《后翼棄兵》由斯科特·弗蘭克執(zhí)導(dǎo),該劇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1983年的小說,講述一位年輕的國際象棋奇才從孤兒院逐漸登上國際舞臺的故事。The Queen’s Gambit),便是其中一例。它說的是因車禍而成為孤兒的貝絲·哈蒙如何憑借“天賦+執(zhí)著”成為國際象棋高手,橫掃從國內(nèi)到國際的賽場,最終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連一向挑剔的豆瓣網(wǎng)友們也曾為該劇打出了9.2的高分。

也許大家都堅信如此“開掛”的人生,只有在文學或影視作品當中才能看到。然而,就在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一位叫作杰西·利弗莫爾的天才,開啟了他比貝絲·哈蒙更加傳奇而驚心動魄的人生。他的故事后來被人奉為投資的“圣經(jīng)”,甚至被當作行業(yè)內(nèi)的教科書,只不過他大顯身手的天地并非棋局,而是股市。美國著名記者、專欄作家和政治家埃德溫·勒菲弗其主要著作有《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華爾街故事集》《金色的洪流》《劫掠者》《一位股票經(jīng)紀人的成長》等8部著作。1922年,作者對杰西·利弗莫爾進行采訪,在發(fā)表了12篇系列專題報道后,將之整編成書。該書于1923年出版,出版后廣受讀者歡迎和熱愛,書中主人翁的股票交易理念影響至今。(Edwin Lefevre)有機會對利弗莫爾進行深入采訪,講述了其在1922年前傳奇般的投資經(jīng)歷,并連載于《星期六晚郵報》,而后集結(jié)成《股票大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這部作品一經(jīng)發(fā)表出版,擁躉眾多,無論是交易心理,還是人性,均在這份厚重的回憶錄中被剖析得淋漓盡致。勒菲弗也從此名聲大噪,成為知名財經(jīng)記者。

從計價員到“華爾街巨熊”

利弗莫爾是誰?早在1999年,《紐約時報》就曾發(fā)起了一個名為“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民眾投票,列入候選的有“金融大鱷”索羅斯,最?;鸾?jīng)理彼得·林奇、“股神”巴菲特等,但最終高票當選的卻是已故半個多世紀的利弗莫爾。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勒菲弗一開始就提到利弗莫爾的投機生涯是從做計價員開始的。

利弗莫爾于1877年7月26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位于美國東北部,是新英格蘭地區(qū)的一部分。在中文中,通常簡稱“麻州”或“麻省”。的一戶農(nóng)家。10歲時,利弗莫爾就已經(jīng)明白,隨遇而安的父親絕不會是他效仿的對象。透過從波士頓送來的寥寥數(shù)份報紙,利弗莫爾仿佛越出了“井口”看到了頭頂上的廣闊天空,花花世界的奢華令他萌生了外出闖蕩的想法。命運的“牢籠”終究沒有困住利弗莫爾,14歲的他揣著5美元搭上了去往波士頓的順風車。僅僅1年后,他的身價就上漲了200倍。

與當下許多年輕人進入大城市后選擇“躺平”躺平,網(wǎng)絡(luò)流行詞。指無論對方做出什么反應(yīng),你內(nèi)心都毫無波瀾,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yīng)或者反抗,表示順從心理。多指一種“不作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態(tài)度,以此為生活理念的群體即“躺平族”,面對各種壓力選擇“一躺了之”。的方式不同,利弗莫爾來到波士頓后,便進入了一家證券經(jīng)紀公司做行情計價員。這份工作讓利弗莫爾漸漸地意識到了自己記憶超群的天賦,并很快掌握了盤口語言,甚至能夠從股價的漲跌中看出些門道來。利弗莫爾對股價的敏銳直覺使他得到了同事以及客戶的關(guān)注,甚至是喜愛。

這種被“認可”的感覺,讓利弗莫爾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和人生方向,他準備開始投身于自己的生意。在一次午餐的休息間隙,他和人湊了5美元,將理想付諸實踐,并從股市賺到了第一筆錢——3.12美元。從此,他一發(fā)不可收,開啟了傳奇的一生。

在利弗莫爾賺到1000美元時,他辭掉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投機事業(yè)中去。不到21歲,他就賺到了第一個1萬美元。因為總是能賺到錢,以至于波士頓的所有投機商行紛紛禁止他入場交易,并給他起了一個“少年作手”的名號。

1907年10月24日,利弗莫爾達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事業(yè)高峰。在當日市場崩盤中,他通過做空狂賺100萬美元,以至于當時出手力挽狂瀾的金融泰斗J.P.摩根也不得不請他高抬貴手,放市場一馬。利弗莫爾次日反手做多,最終結(jié)果是斬獲300萬美元,“華爾街巨熊”之盛名由此確立。這一年,他30歲。

多次起死回生

利弗莫爾是20世紀20年代華爾街賺錢最多的人,堪稱投機行業(yè)里無人能及的奇才。但是,他的一生也充滿坎坷。利弗莫爾曾經(jīng)四次破產(chǎn),可是每次都能憑借智慧和意志力,走出困境,東山再起,堪稱是華爾街傳奇。其中,在1914年,利弗莫爾第三次破產(chǎn)后打的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成就了他一生中最為經(jīng)典的“戰(zhàn)役”。

故事是這樣的:破產(chǎn)后的利弗莫爾欠下數(shù)百萬美元的巨額債務(wù),很多人都認為他這下徹底完了,當時只有一家券商承諾可以為他提供一筆為數(shù)500股交易額度的信用支持。也就是說,對他的投機生涯而言,只有一粒子彈,一次扣動扳機的機會,非贏即輸。要抓住這唯一的機會需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看對大盤、選對股票、抓住時機、拿出勇氣。其中,無論缺了哪一個都會造成永遠無法翻身的結(jié)果。

由于在1914年8月至12月期間,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華爾街閉市,在進入1915年2月至3月之時,利弗莫爾已看好大發(fā)戰(zhàn)爭財?shù)牟沅撹F公司。在兩年中,伯利恒鋼鐵公司的每股盈利已經(jīng)從6.5美元火箭般地上升至28美元,但是股價始終徘徊在50美元附近,其原因不是公司的經(jīng)營出了問題,而是整個經(jīng)濟處于蕭條中,市場低迷的人氣大大地壓抑了股價的表現(xiàn)。利弗莫爾從50美元就開始觀察該股,但沒有急于出手,而是一直等到該股股價超過90美元,才在98美元價位果斷出手買進。因為,他認為此時該股已經(jīng)完全確認了上升趨勢,并且達到無法撼動的程度。然后,利弗莫爾再以145美元賣出。就這樣,一個破產(chǎn)的人剎那間恢復(fù)了所有的成功信心和再次搏擊的資本。

為了這一擊而中,利弗莫爾花了6周的時間耐心等待,而“博浪一擊”的成功操作僅用了2天。利弗莫爾事后回憶,這是他所經(jīng)歷過的最折磨人的6周。在這次交易中,利弗莫爾判斷準確,出手果斷,經(jīng)此一役他再也不是那個從前任人擺布、錯誤百出的操盤手了。

在隨后的1929年大崩潰中,52歲的利弗莫爾達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事業(yè)頂峰。他雇用了40名統(tǒng)計員作為自己的助手,在那個沒有電腦和網(wǎng)絡(luò)的年代,用人工計算的方式對市場上全部股票的漲跌進行統(tǒng)計和跟蹤,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雖然當時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漲勢喜人,但是在廣泛選取的1002只股票中,上漲個股有338只,下跌卻達到614只。利弗莫爾果斷賣空,賺取了1億美元。

靠交易賺錢的難度非常大

利弗莫爾在伯利恒鋼鐵公司上的成功投機不是偶然。在此之前,他曾經(jīng)有過多次重大失誤。在書中,利弗莫爾也非常坦誠地記載了自己所犯的各種錯誤。

比如,在1906年,一家特別的公司引起他的注意,這就是太平洋聯(lián)合鐵路公司。他認為這只股票已經(jīng)漲到非同尋常的高位,到了非跌不可的時候。于是他開始做空這家公司,雖然太平洋聯(lián)合鐵路公司的股票屢創(chuàng)新高,但是利弗莫爾堅持自己的判斷。

就在這時,舊金山發(fā)生地震,城市遭到破壞,鐵路也陷入廢墟。太平洋聯(lián)合鐵路公司大跳水,此時利弗莫爾的身價已經(jīng)突破百萬美元。然而,過度的自信會使人對危機失去警覺。自信爆棚的利弗莫爾認為那些相信市場還要一直漲的人是“傻瓜”。于是他又一次開始做空了,并將目光繼續(xù)鎖定在太平洋聯(lián)合鐵路公司。他錯誤地認為,如果160美元價格太高了從而做空它,那么到了165美元更要做空它。利弗莫爾不斷地加倉做空,然而一件不可預(yù)知的意外發(fā)生了:太平洋聯(lián)合鐵路公司突然宣布分紅10%作為“額外”獎金。伴隨著股價急速上漲,利弗莫爾轉(zhuǎn)瞬間破產(chǎn)了。

但是這次破產(chǎn)也令利弗莫爾有所收獲。他發(fā)現(xiàn),報價帶來的波動并不能精準地預(yù)測價格波動,圖表技術(shù)也不能預(yù)測未來的價格波動。同時,聰明的利弗莫爾很快就明白了一件事,靠交易賺錢的難度其實非常大,僅僅靠研究股票的基本面是不夠的。

經(jīng)歷了多次失敗后,利弗莫爾意識到:“研究個股比研究整體市場容易多了,以前總是從個股的波動入手,沒有考慮整體市場趨勢,我必須要改變這一點?!?/p>

利弗莫爾也不再輕率地預(yù)測股市走勢。他認為,有經(jīng)驗的交易者必須避免的一個陷阱是,企圖找出大盤交易的漲跌周期,而準確地預(yù)測出市場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是完全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是小心謹慎,避免出錯。推動牛市的主要力量是資金,是資金的供給,是投資者真正的態(tài)度和情緒,即他們是愿意買進還是賣出。因此,“我一直盡我的最大努力跟蹤資金的流向”。

利弗莫爾是一個獨行俠,一生只為自己交易,從不聽任何小道消息和內(nèi)幕傳聞。盡管利弗莫爾被認為是“投機客”,但他的成功還是建立在他對世界經(jīng)濟的深刻認識上,他對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穿透力確實為常人所不及。利弗莫爾的心得是,一個股票交易者必須能夠看到他所看到的東西背后隱藏著什么,必須對此經(jīng)過仔細的分析,從根本上說,每個人收到的信息都是一樣的,可為什么有人賺錢,有人賠錢呢?就是因為他們對他們所收到的信息理解不同。

這種不同常人的理解力,讓利弗莫爾保持了獨立性,不盲目在市場變動中隨波逐流。“在一些事情看起來已經(jīng)了無希望的時候,我并不感到慌張,反而仍然按照自己的路子往前走;相反,在一切事情看起來一帆風順、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卻認為,這也許是平倉的最好時機。我就是想比其他所有人都先看到這一點,這就是為什么我總能在沉默中堅持自己的看法,避免和任何可能改變我的想法的人交談的原因?!?/p>

重復(fù)犯錯是人類的本性

利弗莫爾喜歡名貴的雪茄和釣魚,擁有漂亮而揮金如土的妻子,他的投資完全依賴于個人分析和自己的資金。他遇到的那些華爾街“老炮”一個比一個奸詐,而利弗莫爾比他們更勝一籌。利弗莫爾因此也被稱為“華爾街孤狼”。

利弗莫爾這只“孤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過投資理論知識,他的操作方法完全依靠實戰(zhàn)經(jīng)驗,以及從多次血本無歸的失敗中感悟出來的教訓。但是我們從他實際交易中體會到的東西,仍會比紙上談兵的說教要深刻得多。

利弗莫爾認為,犯錯甚至重復(fù)犯錯是人類的本性。比如,他提到曾經(jīng)因為輕信他人和自我貪婪而面臨滿盤皆輸?shù)木置?。對待人性中的弱點和易犯錯誤的態(tài)度,可以說是利弗莫爾教給投資者最多的地方。他始終會從錯誤和虧損中總結(jié)經(jīng)驗,積累和提煉投資禁忌和原則,包括:“不要企圖抓住行情最后的1/8美元,或者最初的1/8美元,這兩個1/8美元是世界上代價最高的1/8美元。”“不論在哪個市場,如果開局便錯,就不值得再做下去了?!薄伴_始行動的時候,一上來就滿倉是不明智的,除非你確信市場條件完全合適,第一筆有利潤,否則不可做第二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交易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精準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始行動。”

到了1923年,利弗莫爾在股市上已經(jīng)拼搏32年了,此時他46歲。但他對自己的職業(yè)仍然有一種難以遏止的求知欲,他總是不斷地學習股票交易技術(shù)。他還對市場心理學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曾在夜校學習心理學課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的本性。利弗莫爾的結(jié)論是,在市場上起作用的想法也許有好幾百萬種,但從根本上說,必須學習和了解的心態(tài)卻只有幾個,尤其是恐懼和希望,因為人的本性是有共同特征的。

利弗莫爾認為投資者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恐懼心理??謶志碗[藏在所有正常人生活的表象之下。恐懼可以在心跳的時候、在呼吸加速的時候、在眼睛被蒙住的時候、在被一只手抓住的時候或在聽見槍聲的時候出現(xiàn)。當恐懼出現(xiàn)時,正常的推理被扭曲了。理智的人在感到恐懼的時候,他們的行為就不理智了。當人們開始賠錢時,他們就感到害怕了,他們的判斷力也減弱了,這就是人的本性。而聰明的股市交易者總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們在交易時,總是能夠想到將來,而不是只想到現(xiàn)在,當然,更不會想到過去。因此,一個知道如何看報價單的人,在這種時刻,就像是一個能夠預(yù)言未來的水晶球大多數(shù)人對于水晶球的印象就是《格林童話》中的巫婆手里拿著的占卜工具,但實際上,水晶球占卜是從華夏地區(qū)流傳過去的。遠在華夏文明的上古時期,水晶球就已經(jīng)成為當時一種常態(tài)的占卜工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預(yù)言方式開始漸漸地流傳到了歐洲、非洲以及美洲地區(qū),并且一直應(yīng)用至今天。,總能夠看出哪些板塊正在上漲,正在出現(xiàn)新的回升,將成為新的強勢股。

一場失敗的人生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天才、勤奮的華爾街“投機之王”的輝煌并沒有延續(xù)下去,在他晚年的時候,不但又一次破產(chǎn),而且還自殺了。

關(guān)于利弗莫爾的結(jié)局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里并沒有記載。很多人把利弗莫爾的自殺歸結(jié)為始于1929年的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fā)源于美國,后來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國和日本帝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jīng)濟危機。大蕭條是現(xiàn)代社會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經(jīng)濟蕭條,不僅導(dǎo)致了長期的大規(guī)模失業(yè),也改變了社會關(guān)系,摧毀了執(zhí)政政府,幫助納粹黨及法西斯上臺,最終導(dǎo)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其實,在1929年崩盤前,美國經(jīng)濟空前高漲,資金從美國的各個角落涌向華爾街,炒股成為全國性的消遣娛樂,小老百姓們紛紛把全部家當都投入股市。此時,利弗莫爾敏銳地感覺到,美國的工業(yè)和金融業(yè)即將走入困境,于是他開始持續(xù)做空。1929年反而成為他一生輝煌的巔峰。

但是接下來,利弗莫爾的運氣似乎就不那么好了。1931年底,利弗莫爾財產(chǎn)的半數(shù)不見了。到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見了。特別是在一些必勝無疑的交易上,利弗莫爾以前常用的方法也失靈了。到了1934年,他不得不申請破產(chǎn)。利弗莫爾破產(chǎn)后,美國經(jīng)濟還處于低谷,股市一直到1954年才有起色。

1940年11月的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利弗莫爾走進一家大旅館的衛(wèi)生間,朝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偨Y(jié)利弗莫爾的一生,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與更加悲劇的俄狄浦斯王類似,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甚至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于是他就不斷重復(fù)、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在不停地“白手起家—暴富—破產(chǎn)—從頭再來”的循環(huán)里度過。利弗莫爾非常善于總結(jié)投資上的教訓,但卻在一次次失敗后,依然賭上全部身家。最后,這位投機大師選擇了做空他自己,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p>

其實利弗莫爾有機會選擇新的人生,當他把自己掙的第一筆1萬美元給媽媽看的時候,媽媽曾經(jīng)對他說:“孩子,你應(yīng)該找份正經(jīng)的工作來做。”但是,他拒絕了。

彼時的美國貧富差距極大,利弗莫爾這樣的“高富帥”并不受媒體與普通民眾的青睞。媒體稱他為濫賭之徒、職業(yè)大熊、專事逆市掠奪的強盜。其逆市操作的連連得手以及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更令他招致眾人的嫉妒?!拔姨濆X時,是因為我錯了,而不是因為我放蕩不羈或是過度享樂?!崩ツ獱枌娏x務(wù)的漠視凸顯出了其極為自我的個性。利弗莫爾無疑是偉大的交易者,但是在時代的選擇面前,他只能做一只井底之蛙。他的做空令華爾街膽寒,令其財富迅速膨脹,但也讓人們開始認清股市的“虛偽”。

如果利弗莫爾能早一些收手,不再參與任何交易,那么他完全可以度過一個美好的晚年。利弗莫爾賺錢后野心太大了,想控制股市,所以才導(dǎo)致破產(chǎn)。

利弗莫爾離開這個世界時的寧靜,仿佛也是在注解他曾說的一句話:“你可能是一時的國王,但你永遠無法打敗市場?!比说谋举|(zhì)中永遠蘊含著非理性的一面。交易本來就不僅僅是和外在的市場博弈,更艱難的是交易者還需要戰(zhàn)勝自己的本能、情緒等非理性因素。在利弗莫爾的晚年,曾有人問他:“你有這么豐富的經(jīng)驗,怎么還讓自己干這種蠢事呢?”利弗莫爾回答:“很簡單,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p>

利弗莫爾不是不清楚自己的弱點,而且為了控制住這些弱點,他曾總結(jié)了很多“鐵律”,比如投資者需要著重考慮的是時間因素,是情感平衡,是耐心修煉;投資者切忌一夜暴富的賭徒心態(tài)不是僅僅存在于賭徒中,可以說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擁有這樣的心理。單從賭博來說,就是輸了還想再把輸?shù)舻内A回來,贏了還想繼續(xù)贏下去,使自己的占有欲得到進一步的滿足,而且,單單賭博是可以為自己帶來一些利益的獲取,這樣就使得賭徒心理有了生長的環(huán)境。從大的方面來講,人們在很多方面也經(jīng)常利用或被利用了賭徒心理。和浮躁心理;投資者最好永遠作為市場的學生,不能中斷自我的學習過程;等等。

利弗莫爾也知道,真正意義上的投機并不容易,他自己也總結(jié)出投機的要點:“除非你把炒股當作事業(yè),否則你在這行生存的機會不大。”也就是說,要是你只是把炒股當成業(yè)余消遣,不肯投入過多的精力,除非你悟性好,能略有斬獲,多數(shù)情況下,你也必定是輸家,并且無論所處的經(jīng)濟背景、股市的規(guī)范程度如何,你都很難擺脫這一宿命。

由此看來,利弗莫爾其實很理性,但是他卻依然違背了從前遵守的原則,在太多勝利的面前,他對風險的認識一直在淡化:“我一直認為假如只花100萬就能得到教訓,何必去花那么多呢?”

從這個意義上說,利弗莫爾的一生對所有的投機者都蘊含著強烈的警示:一個讓多少人難以望其項背的頂尖高手,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失敗。投機,注定是輸家的游戲。正像先鋒集團創(chuàng)始人、“指數(shù)基金之父”約翰·博格所說:“我們忙于愚蠢的短期投機,卻將睿智的長期投資放在一邊。我們忽視了那些容易獲得的天然真鉆石,卻去尋求那些騙人的工藝復(fù)雜的假鉆石?!?/p>

股市是人性弱點的放大器。利弗莫爾自己也曾說過,犯錯甚至重復(fù)犯錯是人類的本性??梢?,縱然理論知識淵博、觀察細致敏銳、交易技術(shù)出眾,但是如果不能克服人性的弱點,那么冒險的次數(shù)越多,血本無歸的概率也就越大。即使智慧如利弗莫爾,縱然可以多次在失敗和成功中循環(huán),但最終也會磨滅對未來的信心。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雖然對情節(jié)的處理帶有一定的虛構(gòu)成分,但書中對投資、市場和人生的總結(jié)卻入木三分。這也是為什么在幾十年后,依然有很多人將其奉為投資“圣經(jīng)”。正如利弗莫爾自己說的——“財富來來去去,股票此起彼落,但華爾街永遠沒變,因為人性永遠都不會改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台中县| 洪湖市| 湖南省| 贡觉县| 闻喜县| 阿鲁科尔沁旗| 赣州市| 饶阳县| 怀柔区| 邹平县| 图木舒克市| 陆川县| 大足县| 分宜县| 泸水县| 晋城| 凯里市| 安泽县| 麦盖提县| 海丰县| 应用必备| 崇州市| 胶州市| 特克斯县| 宿迁市| 海原县| 临颍县| 泸州市| 新邵县| 荆门市| 略阳县| 克什克腾旗| 于田县| 珲春市| 彩票| 商都县| 永定县| 江北区| 宜州市|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