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行政擴大會議上,劉備全面建造公共茅廁、推廣虎子(尿壺)的決定,遇到了反對的聲音。
反對者認為,天大地大哪里不能方便,讓百姓多走一段路,去固定地點方便,會讓百姓覺得不方便,進而引發不滿。
劉備反復強調,這是軍工單位,很重要,必須建造。
但還是有人覺得劉備管得太多,他們道:
“自古以來,就沒有誰管那么細的,建議主公采用高皇帝(劉邦)無為而治的策略,來治理百姓。”
諸葛亮支持劉備,反駁道:“君知其一,不知其二。
“秦法過于苛刻,民眾被壓制得氣都喘不上來。
“所以高皇帝用‘無為而治’,讓百姓得以修生養息。
“但現在,荊州的情況和秦末不同,不是過緊,而是過寬。
“劉景升治理荊州時,過于依賴大家族,如蔡瑁之流,即使犯了罪也不會被追究。
“之后曹軍和東吳軍打仗,荊襄之地沒了法制約束,到處都是惡徒。
“這樣的狀況,如果采用‘無為而治’,只會讓大家更加無視法律,進而陷入動蕩。
“子曰∶‘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所以,我們現在治國,一定要嚴格執行法紀。
“對遵守法紀的,予以獎勵,違背法紀的,予以懲罰。
“這樣恩威并濟,才能讓國家安定下來,讓百姓們安居樂業。
“主公要求規范民眾方便,看起來是小事,其實關系重大,我認為必須認真執行。”
徐庶贊同道:“軍師說得有道理,現在邊境沒有戰事,我建議把軍隊分成兩部。
“一部駐扎訓練,另一部散開去各城鎮巡邏執法,過段時間兩部輪換。
“執法的士兵,看到隨地方便的,立刻一頓棍子打過去。
“這樣堅持一段時間,民眾們就習慣遵守法紀了。”
伊籍明白了兩位軍師的意思。
他們不僅僅為了得到硝,更想通過這件事,把劉備在荊州的統治地位,確立到每一個百姓都明白。
從腦細胞里搜索出來的資料,伊籍知道:
漢朝的制度,很多都繼承了秦朝的做法,尤其是對百姓的管理,那是直接管到家的。
可不像明清時“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靠鄉紳”。
但是三國亂世,把原來的制度摧毀了。
大量的地方豪強,把持了統治鏈的末端,管理著地方上的百姓。
而各路諸侯,忙于征戰,也無暇直接管理百姓。
一般都接受地方豪強的效忠,然后委任他們繼續管理當地百姓。
所以,百姓們往往只知道豪強,不知道縣令,更不知道州牧。
而城頭變換的大王旗,也加重了百姓們無所適從、只能依靠地方豪強的困境。
襄陽聚會時,劉備通過各路地方豪強,把仁德的名聲傳遍荊州。
但現在,輪到劉備統治荊州了,當然不允許有人當土皇帝,卡在劉備和百姓之間。
伊籍想到這里,又想到了倒霉的龐統。
龐統因為長得不好看,在東吳面試時,被孫權否了。
前兩天,他跑來找劉備,又傲氣不肯出示諸葛亮的推薦信。
當時,伊籍正好不在。
結果,不認識龐統的劉備,只給了龐統一個耒陽縣令的職務。
伊籍知道后,派人去接龐統回來,想當面向劉備推薦他。
結果去接的人,說龐統喝醉了,走不動。
熟知演義的伊籍知道,如果自己不插手,龐統會在耒陽縣做一百天縣令,并且天天喝醉,啥事也不管。
然后等到張飛找過去,龐統會在半天時間里,把一百天積累下來的案子,全都判完。
這可能是龐統故意引起劉備注意的手段。
但還有一種可能,是沒兵沒將、沒權沒勢的龐統,得不到當地豪強的支持,根本沒辦法秉公處理案子。
強行處理,很可能會成為臭水溝里溺水身亡的倒霉蛋。
所以,他只能天天喝酒裝糊涂。
等到張飛在場,龐統狐假虎威,把早就剖斷好的案子,直接判下去。
豪強們不敢得罪張飛,只能認罰。
簡單地說:當地百姓只認豪強,豪強只認刀劍。
帶著刀和他們談,說什么都是對的;
不帶刀和他們談,說什么都是放屁。
這種狀況,顯然是不利于劉備統治的。
諸葛亮和徐庶,想要每一個豪強和每一個百姓,都知道該聽誰的話。
無論劉備派下來的縣令,能不能打,帶不帶刀,都不允許有人違背他的命令。
于是,伊籍道:“我同意主公和二位軍師的意見。
“我補充兩點:
“第一,結合之前的瘟疫防治,進行宣傳,讓百姓們知道,隨地方便不衛生,會引發瘟疫。
“第二,孔明說了恩威并重,元直說了如何處罰。
“那我就加一個獎勵措施吧。
“我建議,各地產出的硝,可以抵稅。
“相信這樣恩威并施后,大家就會‘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吧。”
諸葛亮笑著對伊籍點頭,顯然他聽出來,伊籍明白了他和徐庶的用心。
而徐庶則乘著其他人發言表態之際,湊過來輕聲道:
“還是機伯厲害啊。
“通過宣傳,讓豪強無法欺騙當地百姓;
“通過稅收,逼著豪強遵從。
“否則,當地百姓就要比別人多交稅,他們肯定會怨恨豪強。
“這兩手玩得真漂亮,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伊籍謙虛道:“沒有你建議的武力支持,當地百姓就算敢怒,也不敢言啊。”
邊上馬良湊過來,輕聲道:“我也是做過縣令的,知道這些豪強有多難對付。
“沒想到二位輕輕松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和二位的才能相比,我就是仰望月亮的螢火蟲啊。”
伊籍道:“季常你過譽了,真正厲害的,是那位搖扇子的,簡直就像太陽一樣。”
諸葛亮聽到了,輕輕搖著羽扇,又朝伊籍笑笑。
伊籍繼續道:“你看他多熱呀,大冬天還搖扇子呢。”
“噗~”
正在喝水的徐庶,一口噴了出去。
這個小玩笑當然不會影響會議結果。
于是,劉備的意志,通過各級官僚,暢通無阻地傳遞到荊州每一個角落。
沒有一個豪強敢出來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