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兩批五千萬錢入賬,劉備軍的財政能夠支撐到下次稅收,軍餉危機解除了。
這時候,關羽來找伊籍。
“四弟啊,能不能教我開炮?”
伊籍一愣,道:“二哥,你武藝高強,看誰不順眼,直接掄刀砍過去就是,學什么開炮啊?”
關羽道:“呂布死后,近戰我看誰都是插標賣首之輩,但是遠程我很吃虧。
“我就想著,等我學會開炮,以后誰再敢用箭射我,我就一炮轟過去,看誰擋得住?”
看來蠻河之戰,曾經和關羽單挑過的夏侯惇,被一炮轟死,讓關羽受了刺激,意識到了火炮的強大。
伊籍高興地答應下來。
然而等到開課那一天,伊籍看到,教室里坐滿了人。
想學開炮的,看來不止關羽一人。
劉備坐在頭排中央;
右邊關羽,手拿紙筆,一臉認真;
左邊張飛,打著哈欠,顯然是被拉來的;
再看兩邊,諸葛亮、徐庶、馬良、蔣琬等謀士,一個不落全來了。
后面是趙云、黃忠、魏延、劉封、關平等一眾將領。
房間邊角里,還站著沙摩柯、兀突骨等蠻人。
都知道大炮厲害,想學。
于是,伊籍開講:“我們先從幾何和三角函數的基本定理講起……”
他講了一個時辰。
期間,張飛因為鼾聲太大,被請了出去。
然后,伊籍在黑板上出題,當場考試。
劉備很慌,他沒聽懂,也做不出來。
他扭頭看,發現大多數人都在發愁。
但是趙云沒有發愁,他坐得筆直,盡顯軍人風范。
面前白紙上寫了兩個字--不會。
劉備放心了,在白紙上寫下三個字:備愚鈍。
邊上關羽則沒那么灑脫。
他左手揪著胡子,右手奮筆疾書,然后覺得不對,劃掉重寫,又覺得不對……
白紙涂成了黑紙,胡子也不知道捻斷了幾根。
顯然是鉆進了牛角尖。
伊籍再看諸葛亮。
羽扇輕擺,氣定神閑,紙上沒有一處涂改,簡直就是一份標準答案。
徐庶和馬良也做出來了。
但是蔣琬遇到了困難,筆停在那里,不知道該怎么答題。
倒是他身后的馬謖,解答得飛快,甚至比諸葛亮都快。
伊籍好奇地湊過去看。
全做錯了。
最后批考卷,合格的只有智力99的諸葛亮、智力96的徐庶、以及智力94的馬良。
智力90的蔣琬都沒有及格。
其他人更糟。
智力84的關羽也沒有及格,他正在心疼地數胡須。
接下來是實操。
眾人來到校場,小鄧艾已經布置好了。
伊籍講解一番,又示范著開了一炮。
鉛彈準確地打中了五百米外的標靶。
接下來,理論滿分的諸葛亮上前操作。
他揮舞羽扇,試了試風,然后躬身調整炮架。
擦拭炮筒、裝藥、裝彈這些雜活,自有士兵完成。
諸葛亮瞄準后,點火開炮。
五百米外的標靶應聲而碎。
之后,徐庶和馬良也成功地打中了標靶。
其他人就差遠了。
擅長射箭的黃忠,恨不得把大炮舉起來。
他埋怨道:“我一定要握在手里才有感覺,這放在炮架上,一點手感都沒有,怎么射啊!”
被吵醒的張飛跑來,嚷道:“不就是點個火嘛,這么簡單的事情,看俺的。”
他拿起火把,按在點火孔上。
大炮沒響。
炮膛里是空的,還沒裝藥裝彈。
鄧艾捧著用蠟紙包好的定裝黑火藥,愣愣地看著張飛。
張飛嚷道:“你還在等什么?裝藥呀!”
鄧艾哪敢在點著火的情況下裝藥。
于是,伊籍把張飛樹為反面典型,給眾人講解火炮的安全注意事項。
然后是答疑時間。
雖然大多數將領都學不會開炮,但了解火炮知識,有助于他們配合火炮戰斗。
所以,面對眾將領的提問,伊籍耐心地一一解答。
但馬謖提了一個問題:“這火炮是青銅做的,通體沒有一點紅色,為啥叫‘紅衣’大炮?”
那是因為,最早將這種大炮帶進中國的,是紅頭發的葡萄牙人。
中國人稱他們為紅夷,也就是紅頭發的蠻夷。
“紅衣”是“紅夷”的諧音。
但現在,伊籍不能這么回答。
三國時期,只有羅馬,還沒有葡萄牙呢。
于是,伊籍反問道:“你覺得叫啥合適?”
馬謖道:“開炮時,有爆雷聲,又有火焰,不如叫‘爆炎’大炮吧。”
眾將領都覺得這個名字比“紅衣”好,伊籍也不在意,愛叫啥叫啥。
火炮快速培訓班結尾時,劉備作總結性發言,他大聲道:
“我相信,未來主宰戰場的,一定是爆炎大炮。
“所以我決定,造它一千門!”
眾將領大聲歡呼。
伊籍小聲道:“一門火炮造價五十萬錢。”
劉備面不改色,繼續大聲道:“當然,一千門火炮是最終目標。
“在現階段,我決定造它一百門!”
眾將領繼續歡呼,只是聲音小了很多。
伊籍小聲道:“沒那么多硝石,造出來也是擺設。”
劉備鎮定自若,大聲道:“火炮鑄造需要時間,不可能一下子造出一百門。
“考慮到只有三個人考試合格,我決定,先造三門爆炎,配給三位軍師。
“以后,有誰學會了,我就給他配上!”
除了諸葛亮、徐庶和馬良,眾將領大聲哀嚎。
看到氣氛不錯,劉備匆忙宣布散會。
然后他拉著伊籍,問道:“有沒有辦法增加硝石產量?”
伊籍發動智力255的大腦,搜索腦細胞。
中國并不缺少硝石礦,荊州武陵郡恩施地區,有些干燥的山洞里,就能采集到硝石。
但是那些地方很荒僻,運輸不方便,或者說根本沒辦法運輸,大規模采集,成本極高。
而荊州人煙稠密、交通便捷的地方,都沒有天然硝石礦。
因為硝石溶于水,能被植物吸收,所以適合耕種的區域,都不會有硝石礦。
突然,伊籍想到了英國。
英國非常缺少硝石,于是,國王查理一世下令,全國的人都要到指定的地點方便。
然后通過“硝田制硝法”,利用人和動物尿液,與土壤中的硝化細菌相互作用,使土壤富含硝酸鉀。
再將硝土摻入草木灰、浸入水中,過濾后得到富含硝酸鉀的硝水。
最后熬煮硝水,就可以得到優質的硝。
伊籍把這方法說了。
劉備當即決定,在荊州全境大規模建造軍工產業園--公共茅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