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造紙革新(求追讀)
書名: 三國:龍起江南作者名: 隔壁的小蜥蜴本章字數: 2562字更新時間: 2024-01-01 06:18:22
三月下旬,江夏那邊傳來消息,李通已經在二月的時候離開,已經不在江夏郡。
倒是王粲和王凱兩兄弟過來了,只是路上在江夏郡耽擱一陣。
后續過來的只有王粲,王凱留下來幫助劉琦。
“表兄,怎么現在才來?”府衙里面,劉磐專門準備好茶水,當然還有水果招待王桀。
劉磐的母親王氏,與王粲是同宗,只是已經出了五服。
論輩分稱呼表兄,主要是拉近關系。
“之前過去廷珍(劉琦表字)那邊,發現他對治政并不熟悉,我們兩個幫襯一陣子。后來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兄長就留下來幫忙。”王粲回道。
和王粲比起來,王凱與劉磐更親近,那可是真正的表兄,母親兄長的兒子。
他留下來幫忙,劉磐自然是信得過。
換個角度來說,只要劉磐愿意,能立刻架空劉琦。
王粲這番話的意思,也是試探一下劉磐的態度。
“琦弟還年輕,沒有實際治政的經驗,驟然接手太守一職,的確需要有人幫襯。”劉磐點頭。
王粲有些意外,他以為劉磐會架空劉琦,甚至以劉琦的名義,反攻荊州。
他們兩兄弟并不反對,畢竟比起劉表,血緣上兩兄弟更親近劉磐這邊。
更別說劉磐能自己做主,而劉表還要顧慮蔡氏蒯氏等荊州豪族。
不說他們兩兄弟,伊籍早早投靠,還不是一直得不到重用?
就連接任長沙太守的張羨,劉表也沒辦法怎么重視,以至于顯得有些輕慢人家。
傻子都知道出門在外要靠鄉黨,可劉表當荊州牧期間,鄉黨卻是完全冷落或者排擠,這就顯得很不正常。
稍微有點眼力的,都能看出劉表并非荊州的話事人,至少不是第一序列話事人。
那就沒意思了,真正的有識之士,基本就不會選擇劉表投靠,畢竟沒前途。
反而劉磐在一年的時間里,迅速打下江東四郡,再加上本身也是漢室宗親,怎么看都更有前途。
受限于與劉表的關系,目前名義上從屬于荊州。
換個角度來說,蔡瑁現在都還沒有弄死劉表,就是在意這點。
劉表一死,劉磐就沒有任何顧慮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王粲面前的水果卻是在迅速的消失。
人口渴的時候會非常渴望喝水,肚子餓的時候會渴望吃飯。
水果里面含有的靈氣,是非常稀罕的東西,只要接觸過就很難停下來。
最后王粲都有些尷尬,怎么聊著聊著,自己就把一個果盤的水果都吃完了……
“表兄愿意過來幫忙,磐非常歡迎。只是州府和地方的官員剛剛任命完畢,也沒辦法臨時安插一個進去……”劉磐也有些糾結,要怎么安排王粲。
“無妨,正好水鏡先生在吳郡開課,某打算過去學習一兩年。”王粲也不打算讓劉磐為難。
“對了!”劉磐卻是想起什么,“早些時候分割豫章郡,以廬陵為郡治設廬陵郡。如今還缺乏一個郡丞,不知道表兄可愿意屈就?”
不僅是廬陵郡,新安郡也缺郡丞。
問題新安郡各縣,大多才剛剛建立,事情沒有那么多,設置一個太守已經足夠。
那些新的縣城,基本也不設置縣丞,一個縣長就足夠了。
“為兄也沒多少實績,從郡丞做起也沒什么。”王粲無所謂。
去投靠劉表的時候,也是做一些州吏的工作,實務的經驗也沒那么多。
在聽說太守居然是那個華歆之后,就更加沒有問題。
人家在洛陽當過官的,自己跟在他身邊,能學到的東西更多。
事情到這里告一段落,王粲和王凱的工作算是安排妥當。
又過了兩天,過去潁川招募郭嘉的人回來匯報,說郭嘉如今正在隱居,不打算出仕。
歷史上郭嘉從袁紹那邊回來之后,就開始六年的賦閑生活。
這六年深居簡出,卻與潁川的士人多有往來。
百姓沒怎么接觸,幾乎不認識他,可地方豪族和名士,卻沒少提到他的名字。
在劉磐看來,郭嘉與其是在賦閑,不如說是在養名。
記得沒錯的話,就是今年郭嘉就投入曹操麾下,那是漢帝東歸,曹操擔任司徒時候的事情。
算下來,應該是下半年的事情。
換言之,對方就純粹看不起自己,沒有出仕的想法而已。
或許自己親自去拜訪,事情還有回轉的余地,比如說自己也來個三顧茅廬的話……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劉磐最終選擇不去。
有那個功夫,還不如好好培養諸葛亮,順帶想辦法把龐統辟召了。
問題人家才十八歲,還在治學,那么快把他拐過來也沒用。
就這樣進入四月份,畢竟是農歷,差不多是小滿前后。
“本月搜索結束,獲得紙,宣紙工藝和造紙工藝可打開物品欄查看和使用。”
“本月搜索到三位人才,請及時招募。”
心心念念,必有回響。
劉磐這個月盡量不做別的,就是為了保證這個搜索結果,是造紙相關的東西,只是沒想到真就一大堆的紙。
說是紙,實際是比較籠統的結果。
不僅有書寫用的宣紙,還有印刷紙和衛生紙……
整套的宣紙工藝,以及普通紙張,甚至竹紙的制作工藝都有。
當然還有劉磐比較在意的,草紙的制作工藝。
畢竟廁籌這玩意,真就讓人有些心情復雜。
“紙張只是純粹的現代產品……”劉磐仔細確認,確定沒什么問題后,就先收了回去。
要說‘蔡侯紙’屬于皇家產品,價格貴很正常。
東漢的時候,青州已經有‘左伯紙’出現,把紙張的價格打了下來。
只是技術不普及,產量跟不上的話,算上運輸成本還是會比竹簡貴一些。
就算產地價格和竹簡一樣,甚至略微便宜,可著墨、折疊和壽命等問題,依然不如竹簡。
用于日常辦公,短期的文書傳遞倒是挺方便。
如今得到的這些紙張,品質非常的高,數量也不少。
直接分發下去,說不定沒多久就被人偷偷轉賣。
與其便宜別人,劉磐打算交給專門的人幫忙出售,主要是賺一筆。
為此找到了顧氏,畢竟江東這邊的文房四寶,他們都有經營。
“原來如此,如此高質量的紙張,真的交給我們出售?”顧氏家主,顧雍的伯父顧昭很驚訝于這些紙張的品質,尤其是親自寫了幾個字之后。
這已經不能按照文具的價格來賣,得按照奢侈品的價格出售!
“當然,所得利潤三成歸顧氏。”劉磐點頭。
“這怎么好意思?”顧昭可不敢要,別說三成利潤,就算零利潤他都愿意幫忙賣。
且不說賣個人情給劉磐,只說能經手這樣的紙張,銷售期間不知道能擴張多少人脈。
“沒關系,既然給你們,那就收下便是。倒是另外還有一個生意,打算與顧家合作……”劉磐拿出新的造紙工藝,交給顧昭。
顧氏也有自己的造紙作坊,顧昭對造紙工藝,多少還是知道的。
可這工藝,顯然就更加成熟,同時在漂白技術上,也比現有的要成熟許多。
唯獨沒有紙藥的配方,不用想也知道,是劉磐留了一手。
沒有紙藥,紙漿的凝固可就會出問題,影響到后續的工序。
就如同后世,宣紙的工藝幾乎都是全部展現出來的,唯獨這紙藥卻是保密的。
“請務必與顧家合作!”顧昭熱切的看向劉磐,這樣的技術,顧家必須吃下。
P.S
推薦‘大羅羅’的新作《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好幾次和他同期,不管寫什么朝代,他的發揮都很出色,我這老撲街真的比不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緩緩口味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