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攜子重返故里
- 常樂,我一直在
- 海心
- 2507字
- 2023-12-07 15:00:38
常國的焦慮不僅是因為結婚后他與家里的親人形同陌路,還因為尹君在結婚后,少了昔日的柔情,多了一份無厘頭的戾氣。
她會把常國下班以后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她逛街散步。最開始的一年,尹君理由充分,她懷孕了。
“常國,我想吃菠蘿~”她拽著他說,“快點嘛,半小時必須回來哦。”
這時常國無論在干嘛,他都會騎著自行車飛奔出去,尋找她想吃的東西。有時對買回來的東西,稍有一點不合心,尹君會嚷著讓他回去重新換一下。這讓常國很是撓頭。
那次因為櫻桃事件,兩人差點沒打起來。起因是他們路過一個水果攤,尹君要吃櫻桃,那就買唄。常國三下五除二裝了一袋櫻桃,剛要稱重,尹君一把奪過來,“你挑的什么啊?會不會買東西?”她說,“要挑顏色深一點的才好吃。”說著一下子把櫻桃倒了回去。
老板不愿意了,臉色陰沉著,“你這樣買東西,誰愿意賣你啊?櫻桃嬌貴,倒來倒去,摩擦脫皮,我還怎么賣?”老板埋怨著又把櫻桃裝了回去。那架勢不管袋子里的櫻桃你們中不中意,都要買回去。
常國尷尬了,買了,尹君不高興。不買,老板不同意。而此時尹君一直在數落他,“就知道瞎挑,買了我也不吃!”這要是在家里,尹君怎么說他都不會計較,可這是在外面,他感覺有些難堪。“你不吃我吃!他賭氣說,“總不能仍了吧?”
“哎,你長本事了?本來是你不會買,還和我對付啥?”尹君的聲音比平時高了八度。
“我不會買,你自己買吧!”常國無奈地說。
“怎么?買不好還不讓說了,你就是不想給我買!!”指責變成了大吼。
常國要不是看在尹君懷孕的份上真想扔下她就走,“這不是無理取鬧么?”他小聲嘀咕著,搖搖頭,他讓老板把袋子里的櫻桃稱重付錢后拉著尹君就要走,尹君一甩手推了他一把,連同“走開”的怒氣聲一起落在常國的身上,便自顧自地回家了。
在外吵架是最傷人的事。常國很忌諱尹君如此的溝通。為什么就不能好好說話呢?他想和尹君靜下心來談一談。
“不要和我說話,我不聽!”
“你對我不好,一點都不用心!”
“你和我結婚,心里一定是后悔了!”
尹君羅列了許多她認為的常國的不是,根本不聽常國說什么。照理她比常國大七歲呢,應該像呵護孩子一樣呵護著他。但現實是,在溝通不暢的情況下,總是常國先低頭“對不起!媳婦,我錯了!是我不小心惹你生氣了,我改好么?”
常國認錯時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他就是不想讓尹君不開心。畢竟家里只有兩口人,又沒有天理難容的事,生氣過日子可不好。
也許是習慣了常國的謙讓,尹君在家里是絕對的一把手。她知道常國是一定會順著她的,她過得快快樂樂,呼風喚雨。
在這樣美美的心情下,一個飄雪的清晨,尹君為常家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常樂。
有一天,尹君看著滿地撒歡早已過了三周歲的樂樂冷不防地對常國說:“你說,我們都有兒子了,你媽媽會認這個孫子么?”尹君幽幽地看著常國的眼睛帶著壓抑太久的疑問不甘心地說,“總不會一輩子斷絕關系,老死不相往來吧?”
“……”常國沒說話,他也不知道樂樂的到來會給家庭關系帶來怎樣的轉變,更無法預料兒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做了母親的尹君,性情變得溫和多了,和常國的爭吵也越來越少。他們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哪有時間挑毛病?
在養育樂樂的時候,沒有人給予他們幫助。他倆以為結婚時的戰火硝煙尚未完全散去,兩家人怒氣沖天時的怨火還殘留著余溫,他們不敢和家人聯系,兩人只能單打獨斗,體會著育兒的艱辛。
轉眼樂樂四歲了,會說話聊天了。兒子給家帶來了許多歡樂。也讓他們在養兒中體會到了父輩的不易。“你說,如果有一天,你領著兒子忽然出現在奶奶面前,老人會是什么反應?”尹君在一次晚飯后看著樂樂突然這么問常國。
“這我倒沒想過,肯定喜歡的不得了,有血緣關系的隔輩人有心靈感應。”常國想了想又說“你說的好像可行啊!哪天我領樂樂回家去,看看咱媽什么態度?最壞的結果是把我攆出去。”
常國接著說,“你就不用回去了。萬一咱媽氣沒消,多尷尬!”
“好,我不回。”尹君頗有自知之明地嘟囔一句。
回家的想法在常國的心里開始生根發芽,他為此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買什么禮物?穿什么衣服?媽媽不讓進門怎么辦?如何讓樂樂和奶奶聊天,他都想到了并做了精心安排。
準備就緒后,在一個暖暖的周末,常國領著兒子奔向闊別五年的家鄉。
快五年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兒子和父母僵持著,沒有任何聯系。說不想家那是假的。常國有時做夢都會夢見媽媽站在街道口,懷抱著一個瓶子,里面裝著他最愛吃的辣椒醬……
如今重返故里,帶著對父母的歉意,他愿意用余生孝敬父母,求得二老的原諒。
門開了,常國這輩子都忘不了媽媽看見他的那一刻,老人家嚎啕大哭,干枯的雙手捶打著他的前胸“我的兒啊,你怎么這么狠心?拋下我們遠走他鄉,音信全無。”老人家涕淚橫流斷斷續續地嘮叨著,“你爸想你生了一場大病,到現在還留著病根呢!你不知道我們有多想你么?”
常國淚流滿面地抱著瘦小的母親,“我回來了!我也想你們!”他不知道該對母親說些什么,他拍著母親的后背,“不哭了,我回家了!”他重復著剛才的話。
那一刻,常國才明白,他犯了一個大錯誤,他誤解了母親。兒行千里母擔憂,媽媽是愛他的,老人家無時無刻不想著離家在外的兒子。她嘴上說不承認尹君是常家兒媳,可在心里卻早已接受了她。她在兒子做決定的那一刻起就已接受了兒子的選擇。
原來所有的愛都藏在期盼中。常國為自己的固執己見而慚愧,為浪費了這么長時間的親情互動而懊悔。
他抱起兒子“媽媽,看看您的大孫子。”“樂樂,快叫奶奶!”
“奶奶……”樂樂的一聲呼喚,讓老人家悲切的心情瞬間晴好。
“哎呦喂,我的孫子這么大了,都會叫奶奶了,奶奶真高興啊!”說著拉起樂樂的小手走到老伴的床前對樂樂說,“乖寶貝,快叫爺爺~”樂樂有些遲疑,他對身體胖胖的,頭發稀少還有點呆滯的老人有點害怕,他躲到爸爸的身后。
“你爸爸在你離家以后,一直悶悶不樂,說是我把你推到外面去的。你走后的第二年,他就病了,一直臥床不起……”常國聽著媽媽的敘述,心里的愧疚無以言喻。
屋外陽光明媚,天空湛藍。他看著滿地的陽光,心像被灼燒般疼痛難忍。父親病了,都是媽媽在照料,他沒有盡到一點孝心。當年的一意孤行給父母造成這么大的傷害,是他始料不及的。
他發誓余生一定要讓父母幸福。可生活有時真的難以把控,就像命運一樣變化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