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文寫作(微課版)
- 盧堡生 徐利江主編
- 2519字
- 2023-12-08 16:50:02
第二課 應用文的寫作要求及表達方式
應知導航
1.明確應用文的寫作要求。
2.掌握應用文的表達方式。

應用文的寫作要求及表達方式
知識探究
一、應用文的寫作要求
1.材料真實、典型
材料是構成應用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搜集的眾多材料中,作者必須選擇真實、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材料必須符合應用文的主旨,不得有失實和浮夸的現象。作者選用的數字資料、文字資料必須準確無誤。
2.觀點正確、鮮明
觀點是作者對客觀事物的看法、認識、判斷或評價,它是構成應用文的主要因素。應用文的觀點應該是非分明,既要符合事實,也要符合有關方針、政策的基本精神。應用文中提出的措施和辦法要從實際出發,具有可行性。
3.結構嚴謹、清晰
應用文的結構基本包括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等幾個部分。要想寫出結構嚴謹的應用文,就應該從這幾個部分入手。
(1)層次清楚、段落分明。應用文的層次是指應用文主旨的表現次序,能體現應用文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寫作應用文一定要弄清楚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做到層次清楚。段落是寫作中在表達主旨時由于轉換、強調、間歇等造成的文章停頓,以另起一行空兩格為標志。在應用文寫作中應該根據不同類別應用文的要求,做到段落分明。
(2)過渡自然、前后照應。過渡是文章層次與層次、段落與段落之間連接、轉換的方式,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過渡的形式有過渡詞語、過渡句、過渡段。常見的過渡詞語有“綜上所述”“總之”“因此”“會議認為”等;常見的過渡句有“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今年下半年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等。照應是指文章前后內容上的關照呼應。照應在應用文中最常見的是首尾的呼應、行文與標題的呼應。它能使表述的問題互相補充。
(3)開頭和結尾簡潔明了。應用文的開頭方式不盡相同,但必須做到中心突出,不繞圈子。大多數應用文是開門見山,直接指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統領全文。應用文的結尾一般要求簡明扼要地收束全篇,不拖泥帶水、不畫蛇添足。
(4)語言得體。應用文語言的總要求是莊重、平實、概括。語言功夫的核心是選詞。選詞要考慮所反映的客觀實際需要和具體的語言環境,要符合明晰、確切、簡練的標準,還要注意文中所涉及的對象和閱讀對象。寫作應用文時應盡量多用書面語,少用描繪性詞語或口語,要特別注意不使用方言土語。
知識鏈接
應用文中專用詞語舉例如下。
判定詞——是、系、以……論等。
承轉詞——為此、據此、有鑒于此、綜上所述、總之等。
追敘詞——經、業經、并經等。
時態詞——茲、屆時、行將、值此、如期、按期、亟待等。
領敘詞——根據、本著、奉、為……特、現……如下、茲介紹、茲定于、關于、為了、遵照等。
告誡詞——不得有誤、以……為要、引以為戒等。
表態詞——應、理應、同意、準予、擬于、緩議、暫緩、可行/不可行、以……為妥/為宜等。
詢問詞——當否、是否妥當、可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意見如何等。
結尾詞——此致敬禮、特此報告/公告、謹此、望……執行、自……執行、請予批準等。
二、應用文的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是撰寫文章時所采用的表述形式與方法。應用文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說明和議論。
1.敘述
敘述是指對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做出介紹和交代的表達方式。這是最基本的、使用頻率最高的表達方式。在應用文的寫作中,敘述應該具備6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敘述的方式有順敘、倒敘和夾敘夾議3種。
2.說明
說明是指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能等解說和介紹清楚的表達方式。說明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說明的方式有定義說明、分類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數字說明、引用說明、圖表說明等。
3.議論
議論是指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評論,是通過剖析事實材料及邏輯推理來闡發道理、表明見解的表達方式。議論包括論點、論據和論證3個要素。論證的方式有歸納論證、舉例論證、比較論證、引證論證和反證論證等。
總之,敘述、說明和議論是應用文常見的3種表達方式,在寫作中往往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同時結合其他表達方式。
素養提升
中國古代應用文
我國應用文寫作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商周時期的鐘鼎銘文,《周易》中的卦辭、爻辭等,都可以看作應用文的原始形態。
殷墟甲骨文多數是對生活、生產中某些事項的記載,主要內容是占卜記錄(占卜的時間、原因、準確性等)。實用文是隨著文字的產生而產生的,實用文的誕生結束了人類結繩記事的歷史。《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散文總集,也是我國最早的應用文專集。
秦漢時期,應用文文體的分類和格式已基本形成。皇帝“命曰制,令曰詔”,臣子向皇上遞交的文書有章、表、奏、議,其作用是“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劉勰《文心雕龍·章表》),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區別。
魏晉南北朝是應用文理論建立的重要時期。曹丕的《典論·論文》把文章分為四類八種:“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這四類八種多屬應用文體。西晉陸機的《文賦》對應用文的特點與寫作要求也做了深入闡發。
唐宋以后,應用文寫作繼續走向繁榮。應用文文體分類更為細密,寫作要求更加規范,同時應用文文體研究與寫作理論研究進一步發展,產生了一大批應用文總集和理論專集,如明代吳訥的《文章辨體》、徐師曾的《文體明辨》,清代姚鼐的《古文辭類纂》、劉熙載的《藝概》等。應用文寫作隊伍也更為龐大,除了朝廷應用文多由“學士型”人才撰擬外,各級各部門都有大量書吏、幕僚從事應用文寫作。
縱觀古代應用文寫作,佳作如林。西漢時期鄒陽的《獄中上梁王書》、晁錯的《論貴粟疏》、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三國時期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諸葛亮的《出師表》、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西晉時期李密的《陳情表》、張載的《劍閣銘》,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劉禹錫的《陋室銘》、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宋代歐陽修的《答吳充秀才書》、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明代宗臣的《報劉一丈書》,清代林覺民的《與妻書》等,都是古代應用文的精品。
問題:
分組探討古代應用文的價值及其現實意義。
學以致用
1.什么是應用文?
2.應用文一般有哪些作用?
3.應用文寫作的結構要求有哪些?
4.請你談談應用文寫作與其他文學體裁在表達方式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