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畢懋康
- 明末思宗
- 陸思宗
- 2016字
- 2023-12-03 05:06:52
在得知徐光啟兩年前就已病逝后,朱由檢內心感嘆不已:“可惜不能親眼得見這位明末大學者!”
王承恩見朱由檢陷入沉思也不敢多做打擾,只得躬身在一旁等待。
不一會后,朱由檢回過神來開口問道:“大伴,畢懋康現在如何了?”
朱由檢心里也有點慌,印象中畢懋康好像比徐光啟年齡還要大點!
王承恩見皇爺十分關注這兩人,當下也是不敢怠慢:“回皇爺的話,畢懋康現任戶部侍郎”
朱由檢聞言松了一口氣,這位“燧發槍”的發明者還在,總算心里好受了一些。
“傳旨,升畢懋康為工部左侍郎兼管軍器局一應事物”
“調孫元化到內廷兵仗局任主事,統管兵器鑄造事務”
“奴婢這就去向內閣傳旨”
朱由檢頓了一下后吩咐道:“傳畢懋康入宮覲見!”
不多時,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跟隨王承恩來到大殿內。
“臣戶部侍郎畢懋康參見陛下。”
朱由檢見狀趕忙囑咐道:“不必行禮了,給老先生賜座!”
兩個小太監聞言,立刻從偏殿內搬出一把椅子出來。待得落座后只見畢懋康拱手說到:“微臣多謝陛下體恤,不知陛下召見臣有何吩咐?”
“談不上吩咐,朕召老先生前來,是因為“燧發槍”一事”
畢懋康聞言驚異道:“圣上從何處得知此事?這燧發槍還是上月臣才起的名字,聽聞陛下身體抱恙,正是等朝會之時再行上奏此事的,沒想到陛下消息如此靈敏!”
“朱由檢聞言也是一愣,其實這倒怪不得朱由檢,因為歷史上正是崇禎八年畢懋康才造出燧發槍,朱由檢只知道是畢懋康發明了燧發槍,但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時候!”
朱由檢回過神來訕訕道:“老先生于火器一道造詣深厚,朕深知火器之威于戰場上無往不利,因此想要向老先生請教,可否大量生產以備軍事?”
畢懋康聞言卻是嘆息一聲:“圣上英明,此物確實比之火統更勝一籌,但圣上不知,此物只能小量產出,或可配備于親軍,但想要大規模使用怕是不能!”
朱由檢心里一突,急忙問到:“這是為何?”
“啟稟圣上,此自生火統相比于火繩統,制造難點在于膛內需要一物,提供擊發時之彈力,此物細小彎曲,極難制作!故難以大量產出!”
朱由檢思索片刻后心中明悟:“應該就是彈簧吧?”不過自己也不懂該怎么做出來。
“不知若是讓軍器局全力生產,一月能做多少出來?”
畢懋康思索后答道:“稟陛下,若是如此一月大概能產出一千桿。”
朱由檢聞言心中一沉,但仔細一想,自己雖然不懂制造火統,但架不住自己是皇帝啊,一聲令下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或者給軍器局的匠人漲工資,待遇提高了就算解決不了核心問題,也能提高生產效率不是。
“無妨,朕已下令調愛卿任工部左侍郎兼領軍器局事務,以后就要愛卿在此事上多多費心了”
畢懋康聞言立刻起身,跪伏在地說道:“臣謝陛下隆恩,必定竭心辦好此事!”
“愛卿快快請起,保重好身體,朕以后還要多多倚重愛卿!”
“老臣得陛下如此看重,必肝腦涂地不負圣上隆恩!”
朱由檢也是感嘆一聲:“國家危難,愛卿若有才能出眾之人推薦,無論出身,朕都會予以重用!”
畢懋康聞言,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圣上,臣倒是知曉一位才能出眾的大才,只是舉人出身所以不得重用,若圣上不棄,或可一用!”
“哦?不知愛卿所言何人?”朱由檢好奇道,能讓畢懋康推薦的人肯定是有點東西的吧?
“此人名為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包羅萬象,其中僅是農業,工業這兩篇,臣觀之就驚嘆不已,若有此人相助,臣之差遣必定事半功倍!”
聞聽此言,朱由檢心中千萬匹馬奔騰而過,我怎么把這個大佬給忘了?歷史上這位可是名氣不亞于徐光啟的人物,同樣是一位全能大牛,他的天工開物一書流傳到歐洲可是被尊為科學啟蒙的神書啊!
“準奏,傳旨調宋應星入京,加工部侍郎銜兼軍器局主事!”
王承恩聞言立刻應道:“奴婢遵旨”
“愛卿可還有人推薦?朕一應允之”朱由檢雙眼冒光,一臉期待!
“圣上,臣身兼重任亦不敢隨意舉薦,若事不成豈非辜負圣恩”畢懋康肅然說道。
“愛卿考慮周全,今日事且如此。愛卿且先回去準備,朕意讓孫應元到內廷麾下兵仗局制作紅夷大炮,再負責與紅夷人交涉,待愛卿準備好后,就讓孫應元先跟你到軍器局學習燧發槍制作,學成之后再往兵仗局調動!”
“微臣遵旨,臣必盡快做好準備前去赴任”
待得畢懋康離開大殿,朱由檢詢問道:“宋應星和孫應元的調動旨意擬好了嗎?”
“回皇爺的話,孫應元正在京師為徐光啟守孝,已經傳旨給他,待得畢大人準備完畢就會隨之赴任,宋應星現在江西分宜任縣教諭,圣旨已經擬好,待內閣蓋印即可發往江西”
“嗯,在京師給宋應星準備好宅邸,囑托傳旨太監不可怠慢。到京之后讓宋應星去畢懋康那里,朕過些時日會到軍器局視察。”
“奴婢遵旨,一定安排妥當”王承恩見皇爺如此重視宋應星,當下也是不敢怠慢!
在朱由檢還在安排一應事務之時
此刻在山西代州振武衛中(今山西代縣)
縣中一處校場內,孫傳庭正在場中,手持一柄長弓。只見其彎弓搭箭,弓成滿弦,而后目光凝聚在靶場中,一息之后,箭矢發出一聲脆響,定睛一看,正中百米外的靶心。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谷,二十七歲時得中進士,歷任永城知縣,商丘知縣,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勛司郎中,天啟年間因不滿魏忠賢專權而棄官歸鄉,時至今日,已有近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