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報(全四冊)
- (蘇)比安基
- 4031字
- 2023-12-01 15:11:16
城市新聞
房頂上的音樂會
一到夜晚,貓咪音樂會就在房頂上開始了。貓咪們都很喜歡音樂會,所以結果往往是:貓咪們不大打出手,音樂會就不會結束。

閣樓上
為了了解閣樓上居民們的居住狀況,森林報的工作人員近期走訪了中心城區的很多棟房屋。
占據閣樓上各個角落的鳥兒們對自己的住所非常滿意。誰要是冷了,就擠到暖氣管前,享受免費的供暖。鴿子已經開始孵蛋,麻雀和寒鴉滿城搜集筑巢用的干稻草,還有用作窩底褥子的絨毛、羽毛。
鳥兒們只對小貓和小男孩們有所抱怨,因為它們的窩總是被其破壞。
麻雀騷亂
椋鳥窩那邊,尖叫、打架的聲音傳來。絨毛、秸稈和鳥羽在風中亂飛。
原來是椋鳥媽媽回來了,它揪住占了椋鳥窩的麻雀,將麻雀往外轟,隨后又把麻雀的絨褥子也叼了出來,就為了窩里再沒有麻雀的氣味。
一位站在門廊臺階上的泥瓦匠想把屋頂下的縫隙砌填一下。麻雀就在房頂上躥來躥去,不時往屋檐下面看,尖叫著直往泥瓦匠的臉上撲騰。泥瓦匠不停地用瓦刀鏟攆它們。泥瓦匠想不到的是,他這是要把麻雀窩砌死了,窩里有麻雀蛋。
到處都是嘰嘰喳喳,到處都是廝打撲騰,絨毛和鳥羽在風中亂飛。
森林通訊員
.斯拉德科夫昏昏欲睡的蒼蠅
街上出現了一種閃著金光、藍綠色的大蒼蠅。它們的樣子,像秋天里一樣昏昏欲睡。它們還不能飛,只能靠著小細腿搖搖晃晃地沿著墻壁爬行。
蒼蠅一整天都在曬太陽,晚上又鉆進墻和籬笆的縫隙或小孔里。
蒼蠅,要當心流浪蜘蛛
列寧格勒的街上發現了流浪蜘蛛。
俗話說:狼命大,靠腿快。這些流浪蜘蛛也一樣。它們不像十字圓蛛那樣靠編織狡猾的捕獵蛛網,而是猛地一蹦,直接撲到蒼蠅和其他昆蟲的身上捕殺它們。
石蠶
通過結了冰的河水縫隙,從水里面爬出一種笨頭笨腦的幼蟲。它們爬上岸,褪去自己的皮囊,就蛻變成了長著一雙輕盈又勻稱翅膀,既不像蒼蠅也不像蝴蝶的石蠶。
它們的翅膀很長,體態輕盈。但它們還不能飛,因為太虛弱,它們需要曬太陽。
它們需要步行穿過馬路。行人踩踏它們,馬蹄子踩踏它們,汽車輪子碾壓它們,麻雀迅猛地啄食它們。它們仍然一直往前、往前——它們成千上萬,數不勝數。而那些成功爬過馬路的石蠶,就能爬到房子的墻上曬太陽啰。
列斯諾伊市的觀測報告
自從著名的自然學家德·尼·凱伊戈羅多夫教授開始在列斯諾伊市開展不間斷的物候學注8觀測,算起來至今已經滿八十年了。
以凱伊戈羅多夫名字命名,且隸屬全國地理協會的一個專門委員會,目前負責管理物候學觀測者。
物候學愛好者則將他們的觀測簡報從各個加盟共和國和州政府郵寄到這個專門委員會。許多年來,對于鳥類的遷徙往返、植物的花開花落、各種昆蟲發現和消失的登記造冊,使得建立一個所謂“自然通歷”成為可能。它能幫助編制和確定各種農事的時令期限。
在列斯諾伊市還建立了我們國家的物候學中央觀測站。觀測的歷史已經超過了五十年,而這樣的觀測站全世界只有三個。
注8 物候學:研究大自然四季變化各種現象的學科。
來自森林的第二封電報
特約通訊員報道
椋鳥和云雀飛來了,它們還唱起了歌。
熊還沒有從洞穴出來,它可是讓我們等得太久。我們不禁會想,它不會凍死在里頭了吧?
忽然積雪松動了。
可從洞穴中跑出來的根本就不是熊,而是一頭個頭兒跟小豬差不多、從來沒見過的家伙—渾身是毛,黑色的肚子,泛白的腦袋上有兩道深色的條紋。
原來,這個不是熊洞,而是獾(
)洞,里面跑出來的正是一頭獾。這會兒它可再不會睡覺了,而是整夜要在森林里找蝸牛、幼蟲和甲蟲吃,啃一些樹根,捉捉老鼠吃。
于是我們跑到森林里到處找,終于找到了熊洞,這是一個真正的熊洞。
熊還在冬眠。
融雪的水滴在冰面上。
積雪在倒塌,松雞咯咯發出求偶鳴叫,啄木鳥埋頭擊鼓。
“冰凌飛”注9也來了,是一只白色的鹡鸰。
原本滑雪和走雪橇的路已化得不成樣子,雪橇只好換成了農用四輪大貨車。
注9 冰凌飛:指鹡鸰(jí líng)。冰消雪融時,鹡鸰鳥兒能夠在如亂石陣的冰凌中輕松穿行、覓食,故得此名。

搭個鳥窩吧
誰要是想讓椋鳥在自家院子里落戶,那就趕快給它搭個鳥窩吧。這個鳥窩必須干凈,要帶一個小門—小到椋鳥能鉆進去,而貓不行。
為了讓貓爪夠不著椋鳥,鳥窩里面還需要釘上一個小三角形的木條柵。

小蚊子嗡嗡嗡
天氣晴朗又暖和的時候,小蚊子就開始當空飛舞。別怕它們,這些不是咬人的蚊子,是幼蚊。
成群的幼蚊擠成一個柱子形狀,相互碰撞,旋轉飛舞。一旦聚集很多,就成了天空的黑斑點,好像臉上的雀斑一樣。
蝴蝶初蛻變
太陽出來的時候,蝴蝶就飛來呼吸新鮮空氣,并曬一曬翅膀。
小閣樓上得以順利越冬、最先冒出來的,是深咖啡色又帶一點兒紅的蕁麻蛺蝶和淺黃色的檸檬蝶。

公園里
公園和花園里,雄性蒼頭燕雀尖聲細氣地扯著嗓子鳴叫。它的胸脯淺紫色,鳥冠呈藍色。它們成群成群地擠在一起,等候自己的伴侶歸來——那些雌性蒼頭燕雀總是姍姍來遲。
新森林
植樹造林大會召開了。林務工作者、森林科學家、農藝學家聚集一堂,列寧格勒也派人參加了這次盛會。
有關如何在我們遼闊祖國的草原地區植樹造林的科學勘察和實踐工作,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
已選育超過三百個適合在草原生長的各種喬木和灌木品種去試種。
比如在頓涅茨克草原,最適合植樹造林的是橡樹,同時再套種一些金合歡槐、金銀花及其他一些灌木。
在我們工廠里已研制出一種新型機械,它能在很短的時限里進行大面積的森林播種。
已完成了數十萬公頃注10的人工播種造林。
全國在最近幾年里還需要人工植樹造林幾百萬公頃。這些新的森林必將有助于提高我們土地的糧食產量。
塔斯社列寧格勒分社 報道
春天的花
花園里,公園里,還有院子里,到處都盛開著一種黃色的小花兒,這就是款冬。
街市已經開始有售一束束來自春天森林第一批盛開的花。售貨員們稱它們為“雪中的紫羅蘭”,盡管無論是顏色還是花香,它們都不太像紫羅蘭。它們真正的名字叫藍獐耳細辛。
樹木也蘇醒過來——你聽,白樺樹的樹汁已開始在樹里流淌。
誰漂流到了攔水壩?
春天的小溪在列斯諾伊公園的溝壑中淙淙奔流。我們森林通訊員用石頭在其中的一條小溪筑起了一個小水壩,接著開始等待:誰會漂流到攔水壩?
好長時間了,誰也沒漂流過來,只漂來一些小木片和小樹枝之類的,它們在攔水壩上隨水流打著旋。
過了一會兒,水流的下面沖過來一只死老鼠,不是那種普通的、躲在房間里的、長尾巴的老鼠,而是棕色短尾巴的那種。它是一只小田鼠。
這只死田鼠很可能整個冬天都躺在雪里面。現在等到雪化了,雪水隨之就將死田鼠裹挾到不知何處。
又過了一會兒,攔水壩這兒漂來一只黑色的甲蟲。它使勁兒地蹬著腿掙扎,轉著旋圈,怎么也無法從水里爬出來。大家一開始還以為是一種水游甲蟲,捉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只陸上的屎殼郎。
看來,屎殼郎也醒來了。跌落進溪流,想必并非故意。
一會兒,是誰兩條長后腿一蹬一蹬也游到了攔水壩?猜猜看,它會是誰?對啦,是一只小青蛙!
周圍一片雪白,而小青蛙倒好,說來就來。
跳到壩子上,一蹦,就蹦過去了,轉眼鉆進灌木叢里面了。
最后順流游來的還有個小動物。棕褐色,有點兒像小田鼠,只是尾巴還要短很多。原來是一只水鼠。
這只小水鼠過冬的糧食儲備充足。春天臨近,看來冬糧消耗殆盡,該跑出來覓食啦。
款冬
小土坡那里,莖稈上早已冒出來一簇簇款冬。每一小簇都是一個家庭。長一點的莖稈亭亭玉立,高高地昂著頭,而那些小小的、胖乎乎、傻呵呵的款冬則簇擁般倚靠著它。
還有一些款冬花則顯得滑稽好笑,渾身跟著了火一樣,耷拉著腦袋,貌似害羞,露出怯生生的樣子,呆望著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每一個款冬家庭都是從地下母莖長出來的。去年秋天起,母莖中已儲足養分。現在這些養分正慢慢消耗,但在整個花期養分都足夠。不久,每個花骨朵就會變成黃色的洋蔥頭,準確地說,還不是花,而是花序,緊緊擠在一塊兒的小花形成的花束。
一旦款冬花凋謝,母莖根部就會長出葉子,這些葉子的任務就是為母莖蓄滿新的養分。
. 巴甫洛娃
喇叭聲從天上傳來
天上傳來的一種喇叭聲讓列寧格勒居民常常感到驚訝。當整座城市還未醒來,街道還靜悄悄的時候,這種聲音在晨曦中聽起來格外響亮。
眼力好的人,極目仰視就會看到白云深處有一群白色的大鳥,它們的脖子又長又直。
原來是一群天鵝飛過。
每年春天,野天鵝都從我們城市上空飛過,它們的叫聲嘹亮,像大喇叭聲一樣:
“克嚕——嚕!克嚕——嚕!”
但是,在街道的喧鬧嘈雜聲中,我們很少能聽見天鵝的鳴叫。
現在,天鵝是要飛回自己的巢穴。它們的巢穴遠在科里半島,要飛過阿爾漢格爾斯克,還有的要飛到別丘拉地區的梅澤尼河兩岸。
節日門票*
我們一直盼著長翅膀的朋友們大駕光臨。為此,少先大隊蘇維埃委員會要求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做一個椋鳥窩。
于是我們所有人都開始做這件事情。我們有一個木工房。誰要是還不會做椋鳥窩,就可以去木工房學習。
在學校的花園里,我們為鳥兒們掛上了很多鳥屋,好讓它們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保護蘋果樹、梨樹和櫻桃樹不被毛毛蟲和甲殼蟲啃食。學校要慶祝愛鳥節的時候,每位少先隊員都會帶來自己的鳥窩集中在一起。我們就是這樣說好的。而做好的鳥窩,就是我們的節日門票。
森林通訊員 瓦洛佳·諾威、熱尼婭·柯莉亞金
注10 公頃:1公頃等于10000平方米。
來自森林的第三封電報
特約通訊員報道
我們在熊洞附近的樹上輪流蹲守。突然,有東西從下面拱起了雪,露出一個碩大的動物腦袋。
鉆出來的是熊媽媽,跟著它跑出來的還有兩頭小熊。
我們看到熊媽媽美美地張大嘴,打了一個大哈欠,接著就走進森林里去了。小熊一步不離地跟著媽媽跑。我們只勉強來得及看清,這位熊媽媽瘦得很厲害。
現在它就要在森林里找食了——長久的冬眠之后,它早已饑腸轆轆。只好遇到什么就吃什么啦!樹根、去年的枯草和漿果,要是遇到小兔子,就決不放過。
發大水了
天的統治被推翻了。云雀和椋鳥在歡唱。
融化的雪水沖破冰層,肆意奔涌,一直流進廣闊的田野。
田野上金光閃閃,好像發生了火災,原來是白雪在太陽下的反光。歡欣鼓舞的嫩綠從雪下拱出來。
河灣處,出現了第一批野鴨和野鵝。
頭一批的蜥蜴也跑出來。它們從樹皮洞里鉆出來,再爬上樹墩,曬太陽取暖。
每天發生那么多事兒,來不及一一記錄。
與城里的交通已中斷,發大水啦。
而關于洪災損失,下一期的《森林報》我們將通過信鴿郵局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