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千八百年后,漢人何在?
- 完蛋,我被旁白控制了
- 借船出港
- 2653字
- 2023-11-25 18:27:48
好餓啊。
李玉清已經吃了半包餅干了。
他現在有點懷疑,自己在家里吃的那一大包蝦條是不是假的了,怎么半點不頂饑啊?
但是再餓也得忍著。
他在找到能吃的食物之前,不能隨便消耗自己自帶的東西。
李玉清趁著天亮,把村子里能找得到的尸體都歸攏好,堆放在每個院落當中,他準備一會把這些尸體就地埋在各自的院落里。
這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現在的問題是。
剛才去村頭的井里打了點水,水是打回來了,這火怎么生起來啊?
總不能真的鉆木取火吧?
李玉清感覺自己真是有夠蠢的。
明明有了準備時間,卻還是整了點華而不實的“中外著名戰役參考文獻”。
不僅野外生存的知識一點沒學,就連工具也只是帶了一把水果刀和一個尖嘴鉗。
抱著一堆廢紙又不能生火啊!
不對。
廢紙還真能生火!
李玉清頓時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鉆木取火不好鉆,摩擦麻繩、然后用紙張引火總是簡單多了吧?
或許是實在受不了李玉清貧瘠的知識儲備,旁白及時發話了。
【你意識到,在灶臺東側的墻角里,放著生火用的鉆木板】
“呃哈哈哈,我就說嘛,白子你肯定有辦法的。”
李玉清訕笑著跑去灶臺東邊的角落里翻找,找出來一套奇形怪狀的工具。
“這咋用啊?”
【你意識到,鉆木板的鉆孔中填上木屑等引物,用鉆桿插在鉆孔上反復摩擦,就能產生火星點燃引物】
“好好好。”
不知道為什么,今天的白子格外的溫柔啊,幾乎是有問必答。
李玉清一邊胡思亂想著,一邊拿著鉆桿,對準塞滿了紙條的鉆孔,開始取火。
“白子,你說我每次穿越的時候,現實世界都是暫停的狀態嗎?”
【你意識到自己并不能得到答案】
“那我問你,我每次穿越都是隨機的嗎?還是有什么原因?”
李玉清搓起鉆桿來搓的飛快,鉆孔里紙屑翻飛。
“你看,之前分別去了崔斯特瑞姆和恕瑞瑪,這次又給我扔到三國,再隨機也得有個度吧?”
【你意識到這其中另有玄機】
“誒?看來真有原因啊!”
“噗嗤~”
一聲輕微的破脹聲響起,塞在鉆孔里的紙條因為摩擦受熱,著起了火。
“誒呦呦,有火了有火了!”
李玉清現在已經完全理解了燧人氏的偉大。
特么的沒火人類咋活啊?
他趕緊把這一點星星之源保護起來,從挎包里拿出更多的紙張來引火,最后把火源扔進了灶臺底部的小口,引燃其中的柴火。
“呼……太不容易了我。”
眼見火已經生起來了,李玉清抱著一個陶土做的大缸子,把里面的水一股腦倒進了灶臺上已經清洗好的陶甑里,準備燒水。
趁著燒水的功夫,李玉清打算把各個院落的尸體都安頓好,幫他們入土為安。
“呼叫白子,呼叫白子,鐵鍬何在?俺去挖土。”
【你發現在西北方第一個院落的西南側墻角,放著一柄石鏟】
“收到!”
使用“白子尋物系統”,李玉清很快就找到了石鏟。
雖然這鏟子又短又歪,頭也不尖,面也不光,甚至不是金屬做的,但它好歹是個工具,用石鏟挖土肯定比用手挖方便。
“今天吃完一包餅干,明天再吃一包,后天把兩個蛋黃派吃了,牛肉應急的時候吃……”
李玉清其實已經很餓了,加上挖土大量的消耗他的體能,哪怕是被白子強化過兩輪也有點頂不住,只能邊挖土邊自言自語的分配著口糧,轉移注意力。
他當然也知道,自己這么挖土肯定會餓的更快。
但是挨點餓沒什么,更重要的是心安。
就像卡莎當初能義無反顧的解救他這個陌生人,他面對這些暴死橫尸的村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里這關,不做點什么是過不去的。
“呼……最后一家。”
本著先遠后近的原則,李玉清從最西邊的院落開始給村民們下葬,一路忙活到了他燒水的最東邊的院子。
一不留神,再看天色已經擦黑,馬上就要進入夜晚了。
“沒電燈的世界,夜晚確實讓人畏懼啊。”
李玉清感慨了一句,喘著氣,拎著小石鏟往院子里走。
但是他還沒踏進院子,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他因為懶省事,劈好之后,隨手撂在院門口的柴火不見了!
有人!
李玉清手心陡然冒出細汗。
是誰!
曹兵?幸存者?還是什么動物?
他現在有點后悔,出門的時候沒有帶上那一柄銹了半面的斧子。
斧子雖然賣相不佳,但也是實打實的鐵器啊,真起了沖突,比手里這個歪把的石鏟可強多了。
“郎君勿憂,老朽……”
從背后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李玉清一跳。
他大喝一聲,一個轉身,手里舉著石鏟,擺起架勢。
這一下反倒是把身后那個人嚇得不輕。
“老朽,老朽無有惡意啊!”
-----------------
陶甑下的火焰噼噼啪啪的舔舐著柴火。
剛才李玉清從院子里出去的時候,確實把火生了起來,但是古代的灶臺不是現代的燃氣灶,柴燒沒了火就滅了。
換句話說,剛才李玉清倒在甑里的水早就放涼了。
現在的火,是蒯呈在李玉清出去挖墳的時候生起來的。
“郎君儀表不凡啊。”
自稱蒯呈的老人,儀態端正的跪坐著,笑瞇瞇的伸出手烤著火。
現在的徐州已經是深秋,夜晚寒風瑟瑟。
“老人家,您就別夸我了,我火都不會生,剛學會的。”
李玉清盤腿坐在老人旁邊,靜靜看著火苗升騰,鍋里是他的執念——燒開了又放涼了的井水。
他不太擔心一個年老體弱的老人,會對他造成什么危險,況且劈柴的斧子已經被他拿到了身邊。
“呵呵呵,”蒯呈笑了笑,“老人家……呵呵。”
他似乎對這個稱呼感到很有趣,有一肚子問題要問,只是不知怎么說起。
但是李玉清就沒什么顧忌了。
他就是一個被旁白拉到這里做任務的過客。
“老人家,我實話跟你說了吧。”
李玉清雙手一攤。
“我來自一千八百多年以后,雒城人。”
“我來到這里的原因我也說不清楚,但是我過三天就會走,就三天。”
“老人家不用擔心我是什么壞人,我不偷不搶,剛才出門是因為不忍心看村民曝尸野外,所以給他們挖個墳,讓他們入土為安。”
“您有什么想問的就問吧,我知道的都會說。”
李玉清這一套坦白連招很絲滑,但是烤火的蒯呈只是笑了笑,過了一會才開口嘆了一聲。
“哎……”
他嘆氣的聲音很長很輕,差點淹沒在呼嘯的風聲里。
“老朽自是知曉郎君良善,也相信郎君所言俱實。”
他換了個姿勢,和李玉清拉開更遠的距離,面對面跪坐。
他端正的跪坐著,甚至仔細整理了灰頭土臉的儀表,沉默而鄭重的準備了很久。
等到李玉清已經快把目光轉過去,繼續觀察燒開水的時候,他才緩緩開口。
“老朽是南郡蒯氏旁支,早年間,大父與江夏黃氏不睦,率族人遷到彭城居住,直到如今。”
老人說的很慢,像是用盡全力才能鼓動唇舌。
“這片村莊名叫西紡村,老朽不才,忝為村中里正。”
蒯呈又嘆了口氣,突然雙手交疊,高高舉過頭頂,然后伸直手臂,深深地拜了下去。
“郎君所言,我俱信矣。君為千八百年之后人物,但能穿時跨宙,來到此處,想必定有奇術。”
蒯呈維持著深深下拜的姿勢,說話的時候喘著粗氣。
“呈,不求君夷滅賊寇,報血海深仇;”
“亦不求君臧否諸侯,言后事之果……”
老人粗糲的喘氣聲蓋過了柴火噼噼啪啪的聲音。
他像是在強忍著什么無法言說的情緒。
用力的說完了最后一句。
“但求君實言相告,”
“千八百年后,漢人何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