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么吃(太多):食欲的新科學
- (英)安德魯·詹金森
- 4167字
- 2023-11-28 14:23:19
引言
減重手術門診部,倫敦2012年12月
人們來到K診所,咨詢有關胃部切除的事宜。
K診所的辦公室占據了倫敦大學學院附屬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一樓的整個轉角。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倫敦城成了辦公室的布景。我注視著尤斯頓路上那些紅色巴士和黑色出租車,回想起曾經目睹自己的一個病人緩慢步入醫院大門。她在暴風雨中撐著一把飄搖的雨傘,護著自己的龐大身軀,為了赴約而努力保持身體干爽,卻是徒勞。我為她感到難過。
幾分鐘后,她進入辦公室,臉上流露出不安與絕望。她最終還是舉白旗投降了,在與自身體重的戰斗中敗下陣來,輸掉了這場節食戰爭。她希望我為她切除大部分胃。她在超大號的診療椅上舒展開身體,聲淚俱下地追溯這些年來在節食上的敗績。她訴說著,而我一邊傾聽一邊學習。
寫作《我們為什么吃(太多)》的靈感正是源于和這位女士一樣的病患,他們是一些多年來深受自己體重困擾的普通人。他們找到我,尋求治療方案。
是病人給了我寫作本書的勇氣。年復一年,我傾聽他們的訴說,但他們的話與我對肥胖的理解大相徑庭。一頭是科學家、醫生和營養師的說法,告訴人們肥胖是什么,要如何應對它,另一頭是肥胖人群的實際經驗——兩頭對不上,肯定有人搞錯了。我想縮小這一差距。
如果像科學家告訴我們的那樣,通過節食和鍛煉可以輕松減掉體重,同時減肥又能在幸福感、自信心、健康以及財務方面帶來巨大益處,那么人們為什么做不到呢?此后的五年里,我癡迷于這個問題:為什么看似如此簡單的事,實際上卻困難重重,難以做到。人們為什么無法保持減肥成果?節食減肥為何這么難,居然會讓人轉而訴諸胃部切除手術(或者胃旁路手術[1])這種極端手段?
倫敦大學學院附屬醫院(UCLH)擁有一支新陳代謝研究的夢之隊,由我的同事拉赫爾·巴特漢姆(Rachel Batterham)教授領銜。她的前沿研究助了我一臂之力,讓我了解到食欲如何受制于強大的激素(產生自腸胃,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吃什么以及吃多少)。看起來,食欲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意識控制;實際上,它是由新近發現的這些激素掌控的。
研究引導著我從食欲轉向新陳代謝。我們消耗的能量多寡是如何得到控制的?這似乎牽涉到更多種類的激素。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解釋人體新陳代謝的開創性研究大多為主流醫學所忽視。為什么會這樣?
如果我們的食欲和新陳代謝的確受制于某些強效激素,那么這便解釋了為何我的病人單靠毅力減肥會如此困難。驅動我們進食和休息行為的激素因素似乎主要受環境變化的影響。
在本書中,我會利用有關新陳代謝和食欲的最新科學發現,并把這些知識與肥胖人群多年來試圖告訴我們的事情結合到一起。我會解釋為什么你聽說的大部分有關減肥的內容都不過是建立在糟糕研究和既得利益基礎之上的神話。我會解釋:
●為何聽從來自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專家的流行建議,很難減輕體重;
●為何某些節食建議往往適得其反,令減肥變得更加困難;
●適用于長期減肥和健康的最佳策略,無論你是想減掉5磅(約2.27千克)還是5英石(約31.75千克);
●為何許多異常肥胖的人會覺得無論多么努力,都無法擺脫肥胖。
讀完這本書,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何醫學專家多年來都給不出很好的減肥建議,更重要的是,你能夠運用書里的知識來促進自身的健康幸福。讀到最后,我希望你能感受到一絲釋然,因為你不僅了解了肥胖的來龍去脈,也知道該如何對付它。我會避免頻繁使用醫學術語(必須使用時也會給出解釋),用一種易于接受(時而令人愉悅)的方式來表達我的觀點,保證你能讀下去。
不過首先要交代一些背景信息。我是倫敦大學學院附屬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我的工作是治療那些無法通過節食減輕體重的人,他們往往已經走投無路,接受現實,認為減肥對自己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他們覺得除非發生重大變故,否則自己一輩子都會陷在層層脂肪下過活,逐漸染上各種疾病,變得沮喪挫敗、郁郁寡歡。在過去的15年里,我采訪了超過兩千個有類似遭遇的人。
我的病人把手術當作他們的唯一出路。不是那種抽取脂肪的抽脂手術,而是動手術改變腸胃結構,令他們更容易減重。這被稱作減重手術。你或許在媒體上聽說過這種手術。胃束帶手術便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減重手術。這項手術會將一條可調節的束帶(由某種塑膠制成)環繞于胃的上半部分。其工作原理是讓你只吃一點點就感到飽腹(有時還會不適),通過這種方式讓你無法快速進食。在受歡迎程度上,胃束帶手術現在已經被另外兩種手術超過了:一種是完全繞過胃部(于是食物根本就到不了胃),另一種是移除3/4的胃,剩下的部分在尺寸和形狀上就像一根試管那么大。這被稱為胃袖狀切除術(詳見第六章)。
我的第一臺減重手術是2004年的一次胃旁路手術,運用了腹腔鏡(微創)技術。手術過程十分艱難。我受過很好的訓練,但在手術當天一早見到病人時,我為他感到擔心。他是一名高危病患:足有210千克重,是一位正統猶太教廚師,名叫雅克。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花了兩個半小時,盡管感覺并沒有那么久。一旦上了手術臺,你就會全神貫注,仿佛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當你開始動手術時,通常并不會因為身負重任而感到緊張,因為你知道自己應該能夠解決冒出來的大多數問題。操作一臺手術,幾乎可以當作是一次冥想、一次深度放松的體驗,尤其在你對它熟悉了之后。
雅克恢復得很不錯。而且因為微創手術不會在腹部留下大的創口——只有小的切口,術后的痛苦也降到了最低。沒過多久,他就毫無痛苦、開開心心地走出了醫院。
我的很多醫生同行都認為,減重手術是一種不必要的殘害。他們會這么想或這么說:“你的病人為何不能多點毅力,就靠節食把體重減下去?”這么想的人不只有醫生。還有許多政客和記者,他們是握有實權的人,也同樣認為此類手術并非必要,不該進行。而我的看法是,他們都錯了。本書將澄清我們關于肥胖癥成因及其治療的一些基本誤區。正是由于在專家顧問中存在著這些錯誤想法,令肥胖癥危機愈演愈烈,也令每一個深受肥胖癥困擾的患者愈發苦惱。如果我們整個社會都能對肥胖癥有所了解,聯起手來對付它,那么就用不著我和減肥手術來幫忙了。
2004年首戰告捷之后,我開始接手越來越多同類型的減重手術:胃旁路手術、胃束帶手術,還有胃袖狀切除術。隨著我對這些手術愈發精通,霍默頓大學醫院(我最初作為顧問醫師 [2]來到這里)也逐步成為倫敦最繁忙的減肥手術中心。我的手術經驗越來越豐富,一臺手術耗時縮短至一小時,大部分病患也只住院一晚,之后休工一周即可恢復。
時光飛逝,我的手術門診日漸擠滿了不同程度的肥胖病人。我和幾百位病人交談過,詢問他們對自身狀況的看法和切身體會。過后得出了如下結論:這些患者的說法幾乎千篇一律,每個人都在對著我不斷重復。他們之間并沒有共謀,每個人都不會知道其他人說了什么。他們對肥胖的看法和體會與醫生、營養師以及其他健康專家的傳統觀點大相徑庭。這些病人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娓娓道來,而我開始傾聽和思索。
我回想起大衛·麥克萊恩的教誨。他是我在倫敦皇家醫院工作時的同事,一名著裝整潔的外科醫生。當時他已有68歲,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卻仍堅守崗位,因為院方找不到替代他的合適人選。大衛會看著我的眼睛,對我說:“要認真傾聽病人對你講的話。”這個建議一直跟隨著我。我傾聽著。以下是我經常會聽到的一些話,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邊重復:
●“醫生,我能把體重減下來,但我沒法保持體重。”
●“我覺得跟周圍的人比起來,自己的新陳代謝很慢。”
●“我認為肥胖刻在了我的基因里。”
或者
●“節食對我沒有用,我試過各種方法,最后比不節食的時候還胖。”
●“光是看一眼奶油,我就能胖一圈!”
●“我控制不了自己的饑餓感,不吃東西我就撐不住。”
我剛開始接觸門診病人的時候,靠的是在醫學院接受的十分有限的肥胖癥治療訓練。后來,我對減重手術逐漸精通,然而和許多面對肥胖病患的醫生一樣,我缺乏同情心——并沒有真正重視他們的遭遇。我認為能量守恒定律說得很明白——如果你通過(食物)熱量的形式攝入的能量,超過了你(通過運動)消耗的能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會變成脂肪貯存在你體內。因此在我看來,減肥再簡單不過。你只須做到少吃多運動。以上便是我們這些醫生的看法,但在病人那里,事情卻沒有這么簡單。
在治療肥胖病患的最初幾年,病人術后的轉變也令我深受觸動。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肥胖,這一他們畢生都在與之對抗的疾病,突然間不復存在了。很多人都說他們找回了從前的自己——還沒發胖的自己。他們年復一年、餐復一餐,在接連不斷的失望沮喪中努力試著要解決的問題,現在消失了。他們從肥胖的陷阱中重獲自由。
我突然意識到,術前,每個病人向我講述的都是幾乎相同的故事,而到了術后,他們又變成了完全不同的人。于是我開始疑惑,會不會病人的話是對的,我們這些醫生的話反而是錯的——我們對肥胖癥的傳統理解是否存在問題?這是否是一種病人無法控制而只能任其發展的病?換句話說,肥胖更像是一種疾病,而非生活方式?我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小報記者、醫生、決策者、公眾和政客,他們都會指著我的病人說:“這是你自己的問題,是你自討苦吃,如果你意志堅定就一定能克服肥胖。”但我的病人向我傳遞了不同的信息:“我真的什么都愿做,但我確實被困住了。”于是乎,我認為自己應該試著找到真相。萬一我的病人是對的,而醫生是錯的呢?我又重新埋首故紙堆,研究了與新陳代謝、體重調節以及食欲相關的整個領域。我想在多年治療肥胖癥患者時的所見所聞,與這些醫學研究文獻的說法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于是我著手對代謝學,對肥胖癥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以及人類學、地理學和經濟學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食物的,科學家和說客又是如何影響了我們對肥胖的理解的。
研究完成時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病人們喜歡聽我給他們解釋,為什么肥胖會把他們困住;為什么體重無法受到操縱,因此無法通過節食來控制其下降;以及如何通過改變身體每天接收到的信號,來鼓勵它想要讓自己變得更輕。這些構成了本書的基礎。
我希望每一個想要控制自己體重卻又疲于節食的人,都能讀到這本書。我也希望想要全面了解肥胖癥和體重調節的人能拿起這本書——你們的親友或許正在與肥胖癥做著無謂的抗爭。最后,我希望那些掌握著權力的人——政客、記者以及(斗膽列上)醫生——好好讀一讀這本書。它會改變你們對于肥胖癥的認識,如果可能的話,它或許能讓將來的人免遭其罪。
[1] 譯注:通過手術方法改變腸道結構,從而改變食物的消化路徑,達到減肥目的的外科手術。
[2] 譯注:Consultant,相當于國內的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