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看不懂的曲譜!
- 盛世唐音
- 雅凌軒
- 2089字
- 2023-11-23 15:40:09
蕭然打開食盒,最上面的還是胡麻餅。
熱騰騰的,香味撲鼻。
另一邊的大春把被子先折疊起來,整理一下三個人睡覺的‘草窩’。
雖然是大塊頭,但是大春給蕭然的感覺就是心思細膩,會照顧人,又當爹又當媽的。
條件很艱苦,但是小丫頭被照顧的挺好,至少看得出來,大春已經是竭盡所能了。
自己為數不多的口糧都要攢下來給小丫頭。
蕭然看到了有粥。
湯餅也有。
還有一碟不知名的小菜,應該是咸菜榨菜一類的東西。
“大春,過來吃飯!”蕭然喊了一聲。
給了三份,應該是玉舒準備的。
差不多三個人的早飯量,小丫頭能吃飽,蕭然也差不多夠了,大春吃不飽。
但是也滿足了,這比硬邦邦的胡麻餅強很多。
蕭然和二春分了一個胡麻餅,大春自己吃了一個。
大春要吃昨天晚上的,被蕭然阻止了。
蕭然的思維理解不了那種吃水果先吃壞的這種想法,最后的結果就是好的也壞了。
現在有熱的為什么不吃,現在去吃涼的,下一頓還是吃涼的。
二春沒有吃完,有大春在,自然是不會浪費。
大春也把食盒裝好。
蕭然起身,“我得去看看了。”
蕭然沒有忘記上官淑還等著自己。
“小郎君,要我一起去嗎?”
“我記得路了,我自己過去就行。”蕭然輕輕揉了揉二春腦袋。
蕭然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小丫頭了。
大春和二春陪著蕭然出門,剛好看到玉舒又來了。
大春轉身去拿食盒。
二春伸出小手拉著蕭然。
“玉舒娘子!”
“小郎君,早飯可還吃得慣?”
“吃得慣,感謝淑娘!”蕭然繼續說道:“是不是淑娘著急了?”
“那倒不是,淑娘擔心小郎君找不到路,讓我來看看。”說話的時候玉舒笑了笑。
這件事有點逗,居然不認識路。
“害!”蕭然接過大春給的食盒,揉了揉二春腦袋,“我走了!”
玉舒看了看小丫頭,單薄的衣服縫縫補補的地方很多。
還有有破洞。
鞋子也是,都看到二春的小腳丫了。
蕭然看著都冷。
玉舒看到蕭然和二春的關系,心里就有其他想法。
大春是很震驚的,蕭然居然和上官淑說上話了。
還換回來食物。
之前蕭然也沒有和大春說過,自己懂音律,會樂器。
到了上官淑房間門口,玉舒停下腳步,“小郎君,淑娘在里面。”
“又麻煩娘子了!”
“分內之事!不麻煩的!”
蕭然和玉舒都感覺到對方的善意,也愿意表示自己的善意。
蕭然進入房間,感覺里面的溫度比外面高很多。
下意識把羽絨服的拉鏈往下拉一點。
上官淑的房間不冷。
有火爐,還有火盆。
“淑娘!”
上官淑看起來和顏悅色,心情不錯。
蕭然能感覺到,服飾也穿的更大膽開放了些。
“坐!”上官淑指了指火爐對面的墊子。
蕭然也就沒有客氣。
目前的情況,上官淑就是蕭然的大腿。
蕭然看到旁邊的笛子,琵琶還有古箏。
心里也明白上官淑想干什么。
“開始吧!”上官淑側著身子胳膊倚在旁邊的案桌上。
蕭然拿起旁邊的笛子,開始吹【漁舟唱晚】。
之后是簫,琵琶,古箏都給上官淑演奏一遍。
上官淑閉著眼,臉上的表情很享受。
“學藝不精,以后還得勤學苦練才是。”上官淑也聽得出來蕭然技術水平很一般。
這種水平連去演出的資格都沒有。
“淑娘教訓的是,謹遵教誨!”
“可有曲譜!”上官淑想要的是這個。
蕭然也明白。
“沒有,但是我可以給淑娘寫出來。”
“很好!”上官淑看著另一邊喊了一聲,“玉舒,筆墨紙硯來!”
“是,娘子!”
沒多久玉舒拿著東西進來了,放在蕭然旁邊的案桌上。
玉舒跪坐在另一邊,開始磨墨。
蕭然拿起紙張看了一下,第一感覺是粗糙。
這個時代有好紙,但是普通人用不起。
皇宮里面的紙張肯定不錯,但是造價也高。
蕭然心里也萌生了一條發財的路子。
把宣紙的價格打下來!
“小郎君請!”
玉舒的聲音打斷了蕭然的思緒。
蕭然拿起毛筆,很不習慣。
沒有練過毛筆字。
早知道會穿越,應該練練毛筆字的。
看著蕭然別扭的握筆姿勢,上官淑淡淡問道:“會寫字?”
“會,但是不多,而且還難看!”
蕭然沒有謙虛,這是實話。
“無妨!”上官淑不在意這些。
蕭然提起筆蘸了一下墨水,在宣紙上寫下一排數字。
旁邊的玉舒看的是一臉的問號。
蕭然沒有停,繼續在宣紙上寫,偶爾還有個點,畫個小橫線。
玉舒看了看蕭然,又看了看旁邊側身的上官淑。
上官淑注意到玉舒的表情異樣了,但是沒有說話。
蕭然也不能保證自己寫的完全對,偶爾還要涂了重新寫。
不長的曲譜,蕭然寫了很久。
上官淑沒有打擾。
蕭然寫完自己又檢查一次,里面還有一些是錯的,提起毛筆修改一下。
旁邊的玉舒秀眉緊蹙,完全看不懂蕭然寫什么。
五線譜太難畫了,蕭然直接寫的簡譜。
蕭然寫完看向上官淑,“淑娘可以了!”
玉舒拿起簡譜雙手呈給上官淑。
上官淑接過簡譜,也是滿頭問號。
“這是何意?”上官淑看向蕭然。
“【漁舟唱晚】的簡譜,五線譜太難畫了。”
“這是曲譜?”上官淑看著蕭然。
蕭然點點頭。
上官淑看了看玉舒,給了玉舒一個眼神。
玉舒起身去了一邊的書架上拿來曲譜,放在蕭然面前。
“曲譜不是這樣嗎?”上官淑指了指。
蕭然拿起曲譜看了一下,和蕭然學過的完全不一樣。
勉強能看懂,但是感覺到這種曲譜記錄的時候很麻煩,看的時候也很麻煩。
上古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體。
因此,擊重節律的鼓點便成為華夏樂譜最早的使者。
禮記·投壺記載,魯、薛兩國射禮時鼓的節奏譜:一種符號繪作圓圈,一種符號繪作方框。
它們無疑就是兩種鼓形的象形摹畫。
一般來說,無論何種譜式,都應具備兩種功能,一是記音高,二是記節奏。
華夏早期的大多數譜式都沿用了以圓圈或圓點、方框“點拍”的方式。